【14】 跳表:为什么Redis一定要用跳表来实现有序集合?

1. 什么是跳表?

为一个值有序的链表建立多级索引,比如每2个节点提取一个节点到上一级,我们把抽出来的那一级叫做索引或索引层。对于节点数为n的链表,大约可以建立log2n - 1级索引。像这种为链表建立多级索引的数据结构就称为跳表。

2. 跳表的时间复杂度?

  1. 计算跳表的高度
    如果链表有n个节点,每2个节点抽取抽出一个节点作为上一级索引的节点,那第1级索引的节点个数大约是n/2,第2级索引的节点个数大约是n/4,依次类推,第k级索引的节点个数就是n/(2k)。假设索引有h级别,最高级的索引有2个节点,则有n/(2h)=2,得出h=log2n-1,包含原始链表这一层,整个跳表的高度就是log2n。
  2. 计算跳表的时间复杂度
    假设我们在跳表中查询某个数据的时候,如果每一层都遍历m个节点,那在跳表中查询一个数据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m*logn)。那这个m是多少呢?如下图所示,假设我们要查找的数据是x,在第k级索引中,我们遍历到y节点之后,发现x大于y,小于后面的节点z,所以我们通过y的down指针,从第k级下降到第k-1级索引。在第k-1级索引中,y和z之间只有3个节点(包含y和z),所以,我们在k-1级索引中最多只需要遍历3个节点,以此类推,每一级索引都最多只需要遍历3个节点。所以m=3。因此在跳表中查询某个数据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logn)。

3. 跳表的空间复杂度及如何优化?

  1. 计算索引的节点总数
    如果链表有n个节点,每2个节点抽取抽出一个节点作为上一级索引的节点,那每一级索引的节点数分别为:n/2,n/4,n/8,…,8,4,2,等比数列求和n-2,所以跳表的空间复杂度为O(n)。
  2. 如何优化空间复杂度
    如果链表有n个节点,每3或5个节点抽取抽出一个节点作为上一级索引的节点,那每一级索引的节点数分别为(以3为例):n/3,n/9,n/27,…,27,9,3,1,等比数列求和约为:n/2,所以跳表的空间复杂度为O(n),和每2个节点抽取一次相比,索引占用空间要少一半。

4. 高效的动态插入和删除?

跳表本质上就是链表,所以仅插作,插入和删除操时间复杂度就为O(1),但在实际情况中,要插入或删除某个节点,需要先查找到指定位置,而这个查找操作比较费时,但在跳表中这个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所以,跳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是时间复杂度也是O(logn)。

5. 跳表索引动态更新?

答:当往跳表中插入数据的时候,可以选择同时将这个数据插入到部分索引层中,那么如何选择这个索引层呢?可以通过随机函数来决定将这个节点插入到哪几级索引中,比如随机函数生成了值K,那就可以把这个节点添加到第1级到第K级索引中。

6. 思考

  1. 为什么 Redis 要用跳表来实现有序集合,而不是红黑树?
    Redis 中的有序集合是通过跳表来实现的,严格点讲,其实还用到了散列表。不过散列表我们后面才会讲到,所以我们现在暂且忽略这部分。如果你去查看 Redis 的开发手册,就会发现,Redis 中的有序集合支持的核心操作主要有下面这几个:
    插入一个数据;
    删除一个数据;
    查找一个数据;
    按照区间查找数据(比如查找值在 [100, 356] 之间的数据);
    迭代输出有序序列。
    其中,插入、删除、查找以及迭代输出有序序列这几个操作,红黑树也可以完成,时间复杂度跟跳表是一样的。
    但是,按照区间来查找数据这个操作,红黑树的效率没有跳表高。 对于按照区间查找数据这个操作,跳表可以做到 O(logn) 的时间复杂度定位区间的起点,然后在原始链表中顺序往后遍历就可以了。这样做非常高效。
    当然,Redis 之所以用跳表来实现有序集合,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跳表更容易代码实现。虽然跳表的实现也不简单,但比起红黑树来说还是好懂、好写多了,而简单就意味着可读性好,不容易出错。
    还有,跳表更加灵活,它可以通过改变索引构建策略,有效平衡执行效率和内存消耗。
    不过,跳表也不能完全替代红黑树。因为红黑树比跳表的出现要早一些,很多编程语言中的 Map 类型都是通过红黑树来实现的。我们做业务开发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不用费劲自己去实现一个红黑树,但是跳表并没有一个现成的实现,所以在开发中,如果你想使用跳表,必须要自己实现。
  2. 如果每三个或者五个结点提取一个结点作为上级索引,对应的在跳表中查询数据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
    答:如果每三个或者五个节点提取一个节点作为上级索引,那么对应的查询数据时间复杂度,应该也还是 O(logn)。
    假设每 5 个节点提取,那么最高一层有 5 个节点,而跳表高度为 log5n,每层最多需要查找 5 个节点,即 O(mlogn) 中的 m = 5,最终,时间复杂度为 O(logn)。

7. 参考资料

  1. 王争老师在极客时间的专栏《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2. 专栏下的所有评论

8. 声明

本文章是学习王争老师在极客时间专栏——《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的学习总结,文章很多内容直接引用了专栏下的回复,推荐大家购买王争老师的专栏进行更加详细的学习。本文仅供学习使用,勿作他用,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发布了12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57 · 访问量 1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7283619/article/details/10229392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