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罗)山

蠡(

杨森翔

 

    罗山云青寺有一今人所撰碑记云:罗山,古不知何名,明庆王府内史刘昉以其形似蠡,故名为蠡山,后讹为罗山……(大意)。这是说,罗山得名,是从明代才有的。其实,这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不符。这是受明《嘉靖宁夏新志》的一条记载的误导而造成的。

    而《嘉靖宁夏新志》的这条记载又源于朱栴的《宣德宁夏志》。在《宣德宁夏志》卷上(七)“山川”里,有这样一条记载:“蠡山,在韦(州)城西二十余里,层峦叠嶂,苍翠如染,以其峰如蠡也,故谓之蠡山焉。此予(朱栴自谓)府长史刘昉名之也。山之旧名竟不知为何名也。”

    但是,我们翻开《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文献,发现,至迟在唐代,“蠡山”就已有了“铎乐山”“达乐山”“安乐山”“乐山”……的名称了。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灵州”:“……长乐山,旧名达乐山,亦曰铎乐山,以山下有铎乐泉水,故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

       我们知道,《元和郡县图志》,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一部地理总志,系中唐宰相李吉甫所撰,其成书年代在唐元和八年(813年)。原本四十卷,目录二卷,共四十二卷。内容以贞观时期的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为纲,配以宪宗时的四十七镇,每镇绘有图,记载各镇之地理沿革、户口、山川、贡赋等,内容可上溯到三代或《禹贡》的记载。南宋以後图已亡佚,略称为《元和郡县志》,文字也有残缺,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诸卷已佚,第十八卷和第二十五卷缺一小部份。《四库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於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後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清代严观著有《元和郡县补志》,缪荃荪有《元和郡县志缺卷逸文》。

       李吉甫在宪宗时,两度被升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官居宰相要职。他编写《元和郡县图志》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巩固帝王统治。如他在原序中所说: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他精研地理,编写《元和郡县图志》的目的正是为皇帝便于周览全国形势,以达到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的目的。但这书毕竟保存了大量丰富的资料,对全国各地的地理沿革、山川、物产,都有一个简要的叙述。在编写体例方面,对宋代乐史的《太平宇记》,元、明、清各代的《一统志》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人们盛赞《元和郡县图志》开我国总地志的先河,这话也并非过誉。其关于大罗山(即铎乐山、达乐山)的记载为我们认识和研究罗山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和依据。

       事实上,今之“大罗山”,是唐代“达乐山”的音转。在唐代,由于唐太宗确立了比较开放、先进的民族政策和羁縻州制度,自然条件较好的罗山脚下便成了安置归附少数民族羁縻州的天堂。据文献记载,唐时安置在罗山附近的羁縻州至少有六个,它们是:鸡鹿州、鸡田州、燕然州、燕山州、烛龙州、东皋兰州等。特别是安置吐谷浑诺曷部的安乐州,就在今罗山脚下的韦州地区,因此,韦州川又叫安乐川、长乐川。处于安乐川附近的罗山,叫“达乐山”、“铎乐山”、“乐山”也便顺理成章。因此,罗山,就是“乐山”的音转;大罗山,就是“达乐山”的音转,都是唐代民族杂居、民族和谐的产物和证明。

      “罗山”一名,还可以追溯到汉代。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曾将归附的匈奴一部安置在罗山脚下,史称北地属国。后来在元鼎三年(前114年)将北地郡西部地区(今宁夏大罗以南)析出另置安定郡,罗山地区改归安定郡管辖,因此,原“北地属国”又叫安定属国。又因为属国治汉三水县,故又有“三水属国”之称。汉代的三水属国有一匈奴王叫“左谷蠡王”。古代称东为左,如“江左”,即江东。“左谷”就是罗山东侧的川谷,也就是韦州川。“蠡”,即“螺”,读若“罗”。韦州川的“蠡王”,显然与罗山有关系。中国古代分封某王到某地,常以当地地名称呼之,如“淮阳王”是封地在淮阳。那么,这个“蠡王”自然就是“蠡(读若“罗”)”地的王了。因此“蠡山”(螺山、乐山、罗山)之名,便可追溯到汉代了。

      这样看来,朱栴“山之旧名竟不知为何名”,但他的“内府长史”刘昉却可能知道,否则也不可能呼出与“蠡”、“螺”、“乐”读音相同的山名来。

    罗山自古就是影响这一地区气候的重要因素。“一年七十二场巡山雨”,“罗山戴了帽,长工睡大觉”,这些谚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情形。山上野生动植物成群,有300多种植物,成片笔直的青海云杉和枝叶繁茂的桦木、山杨、油松、柳榆,满山遍野。大罗山还是药用植物的王国有黄芪、柴胡、玉竹、地黄、大苁蓉、秦艽等60余种。是一个四周被荒漠化土地包围的严酷条件下形成的温带森林草原自然景观,是宁夏仅有的三大天然林区之一,又是宁夏中部的水源涵养林和宁南山区的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屏障。

    大蠡山的森林在汉唐时期虽未明确见于记载,但在宋夏时期,却由韦州城的重建而引起注意。韦州在宋时叫做威州,本是唐代早已建置的。由于西夏崛起,曾一度废去。宋初打算重建。当时有一个叫做郑文宝的地方官,很熟悉边事,曾经12次到过灵州(今吴忠)城下。北宋政府向他征求重建威州的意见,他极力赞同。其中有一条理由,就是当地“水甘土沃,有良木薪秸之利”。当时要恢复威州城当然不能仰给已为西夏所控制的贺兰山的材木,而环庆路(今甘肃环县庆阳县及其附近各处)的材木也难于运到这里,只能就近求之于山水河两岸。大蠡山的森林到现在还是这样的畅茂,当不是短期内的现象。郑文宝所说的当地有良木,殆舍此莫属。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罗山周围农牧民大量放养山羊,导致罗山生态严重恶化,林业上移,草坡破坏,经新闻媒介披露后引起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保护和限制性措施,罗山的生态得到初步恢复。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宁夏将罗山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当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0.8万亩,有林地面积3.7万亩。为了更好的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国家目前将罗山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将面积扩大到33710公顷。主要保护以青海云杉、油松为代表的森林、草原和荒漠三大类型的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ysx4221/p/909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