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三大主义:符号主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

一、符号主义(symbolicism)

符号主义(symbolicism)=逻辑主义(Logicism)=心理学派(Psychlogism)=计算机学派(Computerism),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
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者绝大多数属于此类。
主要观点:

  1. 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单元是符号
  2. 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
  3. 认知过程就是在符号表示上的一种运算

所以,计算机能够实现和人类相同或相似的认知。
代表成果:1957年纽威尔和西蒙等人研制的成为“逻辑理论家”的数学定理证明程序LT。证明了怀特海德和罗素的《数学原理》中前52个定理中的38个,其他的一些也相继被证明。

二、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

连接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为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其主要原理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

连接主义是一种利用数学模型来研究人类

Connectionism
Connectionism is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human cognition that utilizes mathematical models, known as connectionist networks o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Often, these come in the form of highly interconnected, neuron-like processing units. There is no sharp dividing line between connectionism and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but connectionists tend more often to abstract away from the specific details of neural functioning to focus on high-level cognitive processes (for example, recognition, memory, comprehension, grammatical competence and reasoning). During connectionism’s ideological heyday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its proponents aimed to replace theoretical appeals to formal rules of inference and sentence-lik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with appeals to the parallel processing of diffuse patterns of neural activity.

认知的方法,被称为连接网络或人工神经网络。通常,它们以高度互联的、类似神经元的处理单元的形式出现。
在连接主义和计算神经科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但连接主义者更倾向于从神经功能的具体细节中抽象出来,专注于高层次的认知过程(例如,识别、记忆、理解、语法能力和推理)。在20世纪后期,连接主义的意识形态全盛时期,它的支持者试图用对神经活动的扩散模式的并行处理来取代对形式推理规则和句子式认知表征的理论诉求。

三、行为主义(actionism)

行为主义(actionism),又称为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

控制论思想早在20世纪40 ~ 50年代就成为时代思潮的重要部分,影响了早期的人工智能工作者。维纳(Wiener)和麦克洛克(McCulloch)等人提出的控制论和自组织系统以及钱学森等人提出的工程控制论和生物控制论,影响了许多领域。控制论把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信息理论、控制理论、逻辑以及计算机联系起来。

早期的研究工作重点是模拟人在控制过程中的智能行为和作用,如对自寻优、自适应、自镇定、自组织和自学习等控制论系统的研究,并进行“控制论动物”的研制。

到20世纪60~70年代,上述这些控制论系统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播下智能控制和智能机器人的种子,并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智能控制和智能机器人系统。

行为主义是20世纪末才以人工智能新学派的面孔出现的,引起许多人的兴趣。这一学派的代表作者首推布鲁克斯(Brooks)的六足行走机器人,它被看作是新一代的“控制论动物”,是一个基于感知-动作模式模拟昆虫行为的控制系统。

发布了4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2 · 访问量 9085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ftimes/article/details/10502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