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存储1

第一章 盘古开天

1. 存储的发展

竹筒 -> 纸张 -> 选数管 -> 穿孔卡 -> 穿孔纸带 -> 磁带 ->  磁鼓存储器 -> 硬盘驱动器 -> 软盘 -> 光盘 -> Flash芯片 -> 卡式存储 -> 硬盘阵列 -> 大型网络化硬盘阵列

第二章 IO大法

由于CPU和内存足够快,因此有单独的总线进行连接,而IO总线较慢,因此用北桥芯片连接CPU,内存和IO

 网络主要可以称为:连,找,发

连:HUB总线,以太网交换,电话交换等。

找:如TCP/IP中,IP的命名,使得节点间可以区分,进行查找。

发:已经为OSI模型上三层的内容。

CPU位数:寄存器与运算单元的总线条数

总线位数为:前端总线的条数。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9439545 查看本文章

由于IO总线速度较慢,因此设立南桥,集成众多外设控制器。

而通过网卡,则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

第三章 磁盘大挪移

由于磁盘的磁头距离磁面过远读取数据的信号很弱,过近又会划伤,因此完全通过磁盘旋转时,利用空气动力学使磁头悬浮于磁盘上空。

数据的写入按照柱面进行,因为磁头的切换远比磁道的移动快得多。

512字节作为一个扇区。每个扇区都有扇区头标,间隔,数据区,扇区间的间隔。

扇区头标:地址号(柱面,磁头,扇区,简称CHS地址),是否为坏删除,重定向删除号等。尾部有CRC校验码。

间隔:为读写切换保留时间。

数据区:存储数据。以及ECC纠错码。

扇区间的间隔:为读写切换保留时间。

目前不采用CHS编码方式,采用LBA线性地址,有助于编程。但磁盘内控制电路仍需要保持这种对应关系。

扇区编号:由于磁盘转速较快,若顺序编号,可能导致上一个扇区数据未处理完,磁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超过扇区的头标部分,因此采用交叉因子的方法,如n:1,即间隔n个进行编号。

对于2:1的交叉因子,若有17个扇区                 (与交叉因子类似的还有磁盘扭斜,用于磁道转换时节省时间)

1, 10, 2, 11, 3, 12, 4.......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lmhyhblog/p/1237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