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化思维

以前对结构化思维并不太了解。最近有些感想,地铁上聊聊。2018/8/10

#归纳和演绎#

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在一本书提到了两种思维模式、令人二十年来都难以忘怀。一种是自底向上、发散式、启发式的思维,从现象到理论,据传美国的创新来自于此。另外一种是自顶向下、从理论到现象,更偏应用实践层面。

归纳和演绎,大抵是这两种思维模式的总结。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而不是单一的一种。

#数学题#

也是从初中开始,开始做很多证明题。我们的套路是什么?一般会有因果法、归纳法、反证法、分析法等。他们还是属于逻辑学的一个范畴,这些方法还可以放在归纳和演绎的下面,只是拆得更细。

#大作文#

我们从小学开始写作文,最开始写的是叙事文,像给老师写一张请假条、写一次春游等。接着开始写议论文、散文。一般文章都会有主题、思想,会有大纲、讲究首尾、以及逻辑结构条理,最后是词藻、修饰要优美。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9131759 查看本文章

作文的特点是结构思维,它不仅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还包括整体局部、思想主题。好像建筑学它会有结构,文章也会有。当然写作属于文学范畴,包含很多情感。也含有一些主题不很明确的文章,譬如杂文、就是个大杂烩。

所以也就理解了《金字塔原理》为什么从写作开始。因为写作有几千年历史,比起口语、更有思考的沉淀,就像一个内容思考与组织的工具。除了写作,还会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像事情分析呀、演讲表达、工作汇报等,各方面都可以用这样一种工具去帮忙我们更好的任务。

#文学要有情感#

逻辑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很多时候文学也需要感性。感性的价值,有的时候会比理性更大哦。就好比灵感,对于作曲家而言,可能走路间突然有个灵感就写出首歌词来;有可能有几年都想不出来。

结构化思维并不能解决我们所有思维的问题。人类的大脑,还有很多是未知的,但文学这个范畴更广,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更多的一些思维。

乔布斯说过我们的人生就像很多点,突然会在某一时刻会把这些点连成一条线。

#写作的架构#

有那么多的应用场景,那我们怎么去做一些知识的抽象呢?通过把写作模式的元数据、提取与抽象出来,这就是金字塔的成书思路。所谓元数据、就是知识的知识,才能从写作运用到呈现、演讲、晋升等其它场景。

写作的元数据构成。我们类比软件架构,软件架构指的是组件及其关系。文章的架构就是内容块及其关系。

结构关系就像一棵树,每个节点代表了一段话。树的关系有两种,一种父子关系、一种兄弟关系。

父子关系是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从上到下、由浅到深等,本质是归纳或演绎关系;而兄弟关系实质是组合构成的平行元素。

 从写作抽象的思维工具,可以运用到表达、思考、解决问题、演示等场景。

结构化思维真的是一棵树吗?不见得!我们正常的一个思维世界,是交织在一起的很多图。我们应该有意识的从多个视角,有条理、有结构的去做分析,就是拆成一颗颗树做分析。

我们在分析问题、可能用了两个金字塔x、y,我们在找解决方案的时候是金字塔z,我们给老板看的是金字塔w,我们给客户看的是金字塔k。

金字塔只是帮我们在某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工具。

#突破金字塔#

有一段时间我看了金字塔很多资料、听了很多分享。都不明所以;当然今天也不怎么深入理解。这就是读书人固有的一个学习模式,我太温顺、照着它一步一步做,但实际不结合我们自身的认知与能力域,不做一下翻译,是很难使其真正其融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去。

如果我们把金字塔当成一个严格的工具,倒反而束缚了我们的思维。就像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算数学题。这都是可以加以抽象的思维工具。

有句话:使着顺手的工具才最合适。

一开始学金字塔,头疼的要命、不理解。但突然某一天意识到写作文也是一种工具,脑子就滚了。

因为我个人写作积累了蛮多年经验,我熟悉它,就可以造出自己的金字塔。再拿着我的见解去理解芭芭拉的金字塔,反而是理论层面的交流、探讨,而不是仅仅只是学生了。

参考推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thematical_proof

发布了13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78 · 访问量 1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Ture010Love/article/details/8166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