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回应“木兰”套壳争议:当事人5年不得晋升,取消3年科研项目申请资格

2020 年 1 月 15 日,一则从中科院传出的消息曾让外界为之振奋:中科院计算技术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编程语言“木兰(Mulan)”。

在当时的宣布中,这款编程语言的几大属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员工、“木兰”语言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雷称,“木兰”由团队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面向智能物联应用,且与之配套的编译器与集成开发工具,也由团队自主实现。

然而,“木兰”语言一经发布,就被一些使用者发现,这似乎是一款 Python 语言的套壳产品。

“木兰”疑似换皮的讨论迅速发酵,针对网络质疑,刘雷在科学网上发表回应称,“木兰”语言在 8 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 32 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 Python 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中科院计算所科研道德委员会后组织对此事初步调查,并在 1 月 19 日表示:“木兰”语言产品的开发包中包含了 Python 开源编译器,对外却声称“全自主”,该行为存在欺瞒与虚假陈述的科研不端问题。

1 月 23 日,中科院计算所公开了对涉事人、计算所员工刘雷的更多处罚细节。

根据调查小组和计算所科研道德管理委员会的调查结果,首先,刘雷确实是计算所员工,工程师岗位,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但并非“副研究员”;与此同时,他也是中科智芯公司负责人,负责带领团队开发面向青少年编程教育的“木兰”语言,“木兰”语言分为 MiniLua 和 u Lang 前后两个版本;u Lang 以 Python 为基础,在语法上做了一些 C++风格的修改,刘雷团队实现了编译器前端,语言后端和运行环境直接使用 Python 系统,宣传“完全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的编程语言”属虚假陈述。

根据调查结果,刘雷工作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一共获得过五项企业委托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七项,承担一项所内创新项目(已追回),“木兰”未获得过国家科研项目资助。

“鉴于刘雷在“木兰”语言的宣传活动中存在欺瞒、虚假陈述和夸大宣传的行为,违背了科学共同体公认的道德,也违反了计算所的管理制度,产生了十分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不过考虑到其经批评教育确有悔改表现,能主动承认错误积极配合调查,计算所对刘雷做出以下处理: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8966407 查看本文章

1、取消五年内专业技术岗位晋升的申请资格;

2、取消三年内科研项目的申请资格;

3、全所范围内通报批评;

4、岗位等级从工程师降一级为助理工程师。”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由此事出发,也有声音指出,近年来,国产自研、自主替代成为迫在眉睫的“刚需”,尤其芯片设计、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互联网底层技术是亟须突破的短板,走捷径的套壳行为也多见于报端,诸如今年的“木兰”、此前的“红芯”浏览器,甚至有带着“自主”旗号项目骗取国家研发经费的可能。

针对这种现象,正如计算所对“木兰”语言事件的反思所言:“对‘学术不端’科研宣传浮夸等问题的警示教育不足;管理人员对科研宣传工作的严肃性认识不到位,存在管理漏洞;实验室业务主管对科研工作对外报道的严谨性不够,把关不严。计算所已经责令相关管理人员做出检讨,将以此事为戒,加强学术不端和学术伦理警示教育,加强宣传规范等制度建设,加强对计算所参股公司的监督,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关注微信公众号【程序员生活志】不错过一件互联网新鲜事儿

发布了5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60 · 访问量 6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xyshenghuozhi/article/details/10408664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