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代码规范总结

作为一名程序员,代码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项目中特别能感受到这点,经常遇到代码不规范给大家带来的麻烦,所以我们应该从开始学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即使自己不想得到什么方便,也要在为他人方便。我在没有学习之前认为代码规范嘛,无非就是些大小驼峰的问题,学完以后确实让自己感受到了一种无知的感觉。

思维导图

编程规约

一、命名总体原则和概述

  1. 名字应该能够标识事物的特性,并且与业务挂钩。
  2. 名字一律使用英文单词,而不能为拼音。
  3. 名字可以有两个或三个单词组成,但不应多于4个,控制在3至30个字母以内。
  4. 在名字中,多个单词用大写第一个字母(其它字母小写)来分隔。例如:IsSuperUser。
  5. 命名避免和以下关键字冲突。如:Base,Date,Class……
  6. 方法名、参数名统一使用驼峰命名法(Camel命名法),除首字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类名每个组合的单词都要大写; 正例:localValue/getHttpMessage()/inputUserId

二、注释原则

  1. 避免使用装饰性内容,保持注释的简洁。
  2. 注释信息不仅要包括代码的功能,还应给出原因,不要为注释而注释。
  3. 除变量定义等较短语句的注释可用行尾注释外,其他注释当避免使用行尾注释。
  4. 注释类型:javadoc注释,失效代码注释(eclipse下ctrl+shift+/),代码细节注释 //。
  5. 对类、方法、变量等的注释需要符合JavaDoc规范,对每个类、方法都应详细说明其功能、条件、参数等,并使用良好的HTML标记
  6. 格式化注释,以使生成的JavaDoc易阅读和理解。
  7. 如果注释太复杂说明程序需要修改调整,使设计更加合理。
  8. getter、setter方法不用注释
  9. 注释不能嵌套
  10. 生成开发文档的需要用中文编写
  11. 如果需要注释的内容太多,需附加文档进行说明, 注释时加上"参见《****》"
  12. 距离较远的}必须注释
  13. 复杂的分支流程必须注释
  14. 代码质量不高但能正常运行,或者还没有实现的代码用//TODO:声明
  15. 一般情况下,源程序的有效注释量必须在30%以上。

 三、格式规约总原则

    1. 采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编码风格总体和eclipse编码风格一致。
    2. 写代码时,不必特意设定空格、对齐等;写完一个方法或一个类后,用eclipse的格式化工具完成格式化即可,快捷键:  CTRL+Shift+F
    3. 注意:Eclipse格式化工具默认会进行空格、缩进排版,会自动在两个函数间加入空行,但不会自动修改函数体内的空行——即:函数
    4. 体内语句间如果需要空行,则要手工加入。

数据库规范

1.必须使用InnoDB存储引擎
说明:支持事务、行级锁、并发性能更好、CPU及内存缓存页优化使得资源利用率更高 
2.必须使用UTF8字符集
说明:万国码,无需转码,无乱码风险,节省空间
3.数据表、数据字段必须加入中文注释
说明:N年后谁tm知道这个r1,r2,r3字段是干嘛的
4.禁止使用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Event
说明:高并发大数据的互联网业务,架构设计思路是“解放数据库CPU,将计算转移到服务层”,并发量大的情况下,这些功能很可能将数据库拖死,业务逻辑放到服务层具备更好的扩展性,能够轻易实现“增机器就加性能”。数据库擅长存储与索引,CPU计算还是上移吧
5.禁止存储大文件或者大照片
说明:为何要让数据库做它不擅长的事情?大文件和照片存储在文件系统,数据库里存URI多好

异常日志规范

1.  Java类库中定义的一类RuntimeException可以通过预先检查进行规避,而不应该通过catch来处理,比如: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NullPointerException等等。
说明:无法通过预检查的异常除外,如在解析一个外部传来的字符串形式数字时,通过catchnumberFormatException来实现。
正例:if (obj != null) {...}
反例:try { obj.method() } 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
2. 异常不要用来做流程控制,条件控制,因为异常的处理效率比条件分支低。
3. 对大段代码进行try-catch,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catch时请分清稳定代码和非稳定代码,稳定代码指的是无论如何不会出错的代码。对于非稳定代码的catch尽可能进行区分异常类型,再做对应的异常处理。
4. 捕获异常是为了处理它,不要捕获了却什么都不处理而抛弃之,如果不想处理它,请将该异常抛给它的调用者。最外层的业务使用者,必须处理异常,将其转化为用户可以理解的内容。
5. 有try块放到了事务代码中,catch异常后,如果需要回滚事务,一定要注意手动回滚事务。
6.  finally块必须对资源对象、流对象进行关闭,有异常也要做try-catch。
说明:如果JDK7,可以使用try-with-resources方法。
7. 不能在finally块中使用return,finally块中的return返回后方法结束执行,不
会再执行try块中的return语句。
8. 捕获异常与抛异常,必须是完全匹配,或者捕获异常是抛异常的父类。
说明:如果预期抛的是绣球,实际接到的是铅球,就会产生意外情况。
9. 方法的返回值可以为null,不强制返回空集合,或者空对象等,必须添加注释充分说明什么情况下会返回null值。调用方需要进行null判断防止NPE(Null Pointer Exception,空指针异常)问题。
说明:本规约明确防止NPE是调用者的责任。即使被调用方法返回空集合或者空对象,对调用者来说,也并非高枕无忧,必须考虑到远程调用失败,运行时异常等场景返回null的情况。
10. 防止NPE,是程序员的基本修养,注意NPE产生的场景:
1) 返回类型为包装数据类型,有可能是null,返回int值时注意判空。
反例:public int f(){ return Integer对象},如果为null,自动解箱抛NPE。
2) 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可能为null。
3) 集合里的元素即使isNotEmpty,取出的数据元素也可能为null。
4) 远程调用返回对象,一律要求进行NPE判断。
5) 对于Session中获取的数据,建议NPE检查,避免空指针。
6) 级联调用obj.getA().getB().getC();一连串调用,易产生NPE。
正例:可以使用JDK8的Optional类来防止NPE问题。
11. 在代码中使用“抛异常”还是“返回错误码”,对于公司外的http/api开放接口必须使用“错误码”;而应用内部推荐异常抛出;跨应用间RPC调用优先考虑使用Result方式,封装isSuccess、“错误码”、“错误简短信息”。
说明:关于RPC方法返回方式使用Result方式的理由:
1)使用抛异常返回方式,调用方如果没有捕获到就会产生运行时错误。
2)如果不加栈信息,只是new自定义异常,加入自己的理解的error message,对于调用
端解决问题的帮助不会太多。如果加了栈信息,在频繁调用出错的情况下,数据序列化和传输的性能损耗也是问题。
12. 定义时区分unchecked / checked 异常,避免直接使用RuntimeException抛出,更不允许抛出Exception或者Throwable,应使用有业务含义的自定义异常。推荐业界已定义过的自定义异常,如:DaoException / ServiceException等。
13. 避免出现重复的代码(Don’t Repeat Yourself),即DRY原则。
说明:随意复制和粘贴代码,必然会导致代码的重复,在以后需要修改时,需要修改所有的副本,容易遗漏。必要时抽取共性方法,或者抽象公共类,甚至是共用模块。
正例:一个类中有多个public方法,都需要进行数行相同的参数校验操作,这个时候请抽取:
private boolean checkParam(DTO dto){...}

发布了13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0 · 访问量 10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hc888666/article/details/10393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