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七版 课后习题与问题 答案

非官方答案,本人已尽最大努力,使结果正确,如有错误,请大佬指出




正文:

1.1节

R1

在计算机网络中,主机就是端系统
举例:PC,手机,服务器,网络电视
WEB服务器是一种端系统

R2

A protocol is a rule which describes how an activity should be performed,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diplomacy. In diplomatic services and governmental fields of endeavor protocols are often unwritten guidelines. Protocols specify the proper and generally accepted behavior in matters of state and diplomacy, such as showing appropriate respect to a head of state, ranking diplomat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of their accreditation at court, and so on. One definition is:

Protocol is commonly described as a set of international courtesy rules. These well-established and time-honored rules have made it easier for nations and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together. Part of protocol has always been the acknowledgment of the hierarchical standing of all present. Protocol rules a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civility.

大体意思就是说,外交协议是指在外交事务中,一种非书面形式的,被各国认为是适当的并普遍接受的一种国际礼节规则,有助于各国人民和谐共处

R3

如果两个端系统发送和接受信号的标准不同,双方可能并不能正常通信。这样会导致网络中的各个端系统不能互联。
同理,如果是两个局域网中使用的标准不同,那么两个网络也可能不能正常通信。(事实上IP可能会屏蔽这种差异,目前还没学到这一块,今后会回来补充)
由此可见,协议规定的标准是互联网协议能够正常运作的保证。

1.2节

R4

书中一共介绍了以下接入技术:
数字用户线(DSL)、电缆、光纤到户(FTTH)、拨号、卫星、以太网、WIFI、蜂窝移动网络
数字用户线(DSL)、电缆、光纤到户(FTTH)、拨号、卫星、以太网、WIFI为家庭接入
以太网、WIFI为企业接入
蜂窝移动网络为广域接入

R5

HFC 混合光纤同轴
在HFC中,用户间的传输速率是共享的。
下行信道中不会发生碰撞,因为只有电缆头端发出信号
但是上行信道中可能发生碰撞,需要一个分布式多路访问协议来协调传输和避免碰撞(P11)

R6

懒得查
不得不说,我家WiFi确实不太行,英雄联盟100ms的延迟,只能下下棋了
这是我家WIFI的上网方式设置,找了半天这个管理页面也没给我什么有用的信息,也不敢乱点。。。
WIFI

R7

这个题应该是超纲了,第一章没有详细介绍这一点
不过还是能找到一两句话回答这个问题:
基于IEEE 802.11技术的无线LAN接入,今天提供了高达100Mbps的共享传输速率
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的协议与技术提供的传输速率是不同的。

R8

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既然如此,只要可以同于局域网的物理媒体应该都可以答上吧:
双绞铜线、同轴电缆、光纤、陆地无线电信道应该都可以,但是目前我还不知道他们具体应用在那些地方
但是可以肯定他们都存在于局域网中
百度百科:网线是连接局域网必不可少的。在局域网中常见的网线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三种。
而使用WIFI的话,肯定会用到陆地无线电信道

R9

●拨号调制解调器在书里应该没出现过,有兴趣的网友自己去查一下
●HFC:DOCSIS2.0定义了42.8Mbps的下行速率和30.7Mbps的上行速率
●DSL:[ITU 1999]定义了12Mbps的下行速率和1.8Mbps的上行速率
[ITU 2006]定义了55Mbps的下行速率和15Mbps的上行速率
●FTTH:书上没写,我也就不采用网上的说法了,但是按照常识,FTTH一般比以上三者都要快

总结一下,不同的技术之间,有相对的快慢关系,但是具体来说,还是要看各个技术使用的协议版本,实际一点来说,你交给ISP的钱,也决定了你的网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传输速率是共享还有专用的,我认为并没有一项技术可以使传输速率完全专用,即使在用户端,相当一段物理距离的信道被用户单独占有,但是当分组发送到网络中心时,总要与他人共享信道。

R10

最为流行的当然是WIFI和蜂窝移动网络了。

name WIFI 蜂窝移动网络
范围 局域网 广域网
速率 100Mbps 20Gbps(5G)
物理媒体 陆地无线电信道 陆地无线电信道
价格 较低 较高

1.3节

R11

存储转发分组方式是指交换机转发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先获得整个分组
所以答案是: \(L/R_1+L/R_2\)

R12

贴一段百度知道的回答:电路交换网络的优点
(1)数据直达传输,延迟小,具有很强的实时性。
(2)双方通信是有序的,不存在失序问题。
(3)该种交换方式既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第三点看起来有道理,但是书上找不到佐证了

TDM对于FDM的优点
(1)TDM对于带宽的利用更加灵活(需要更加灵活的时隙分配方案)
(2)干扰更少(我猜的,别轻信)

R13

a.2
b.两个用户刚好占满带宽
c.20%

d.
\(0.2*0.2*0.2=0.008\)

R14

为了减少支付给提供商ISP的费用
IXP怎么赚钱?可能是收过路费吧,但是如果这样,那和那些提供商ISP有什么区别。各级ISP本来就是为了少交钱才建立的IXP。。。

R15

(1)减少向顶层ISP缴纳的费用
(2)对自身的服务有了更多的控制

1.4节

R16

处理时延:与分组长度,路由器的运算速度有关
排队时延:与所在路由器的队列长度和路由器的运算速度(决定了队列的前进速度)有关
传输时延:与分组长度,路由器之间的链路传输速率有关
传播时延:与物理媒介有关

R17

翻译本上没找到注册需要的访问码,无法拿到小程序
更可恨的是,求助于百度网盘都没用

R18

传播时延:2500000/250000000=0.01s
传输时延:1000*8/2000000=0.004s
不考虑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的话那就是0.014s了
很疑惑为什么大家都忽略那0.004s了
注意这里k取到了1000,而不是1024

一般情况下
\(t=L/R+d/s\)
显然是有关的
但是有人说问的是传播时延,但是看翻译本确实看不出这个意思

R19

a.首先我们知道,吞吐量是瓶颈链路的传输速率,所以如果这三段是串联(借用一下其他学科的词汇吧)的话,那么吞吐量显然应该是\(500kbps\)
b.\(4MB*8/500kbps=64s\)
c.吞吐量变为\(100kps\)\(t=4MB*8/100kbps=320s\)

R20

端系统将大文件分为许多小块,为每一块小块添加头部信息,便成为了分组。分组上会有接收端的地址,分组交换机的缓存中包含了,要让分组交付到接收端,应该交付的,下一个交换机的地址
如果驱车时,进入一个城市,便根据目的地点,询问一次下一个城市应该是哪一个的话,这样的操作和分组的转发实际上是一样的。

R21

~~~~~~~~~~~~~

1.5节

R22

此题无法保证答案正确性:
差错控制,转发分组,封装数据,流量控制,添加参数
这些都由某一层独立完成,不能由两个层次合作完成,但是不同的层次可以各做一遍(如应用层,运输层都可以提供差错控制服务)

R23

(1)应用层
网络应用程序及其用户层协议,是产生数据和接收数据的源头
(2)运输层
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服务和拥塞控制(TCP)或者是无连接的服务(UDP)
(3)网络层
通过IP地址,将数据报转发到对应的主机上
(4)链路层
沿着路径将数据转发给下一个节点
(5)物理层
将链路层的整个帧从一个网络元素移动到邻近的网络元素

R24

应用层报文是指位于应用层,一个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与另一个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在某种协议下的信息分组
运输层报文段是指运输层为应用层报文添加上相应头部的分组,在此过程中,应用层报文可能被分割为短报文(TCP)
网络层数据报是指将运输层报文段添加IP头部的分组
链路层帧是链路层的分组,为网络层提供不同的服务

R25

路由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链路层交换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主机:全部五层

1.6节

R26

病毒需要用户交互,才能感染用户设备,蠕虫不需要

R27

僵尸网路是被感染恶意软件,做着各种不正当的工作的主机的统称。
利用僵尸网络的主机(多个源),向目标发起DoS攻击,就是DDoS攻击

R28

获取Alice,Bob的个人信息,包括网络账号,真实姓名,聊天记录甚至相关密码,通过这些信息,Trudy可以窥探他人隐私,甚至可以依次勒索受害用户,或者贩卖这些信息来牟利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ZGQblogs/p/12218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