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十一学

每每读起十一学,思绪感慨难言以表。遂以镇楼,以常观之、思之、省之、自勉之。

 

原文摘自:王明夫《三度修炼》气度篇 

 

  修身十一学

文/佚名

万象未审凡几,约其范围,则“我、人、事、物”四纲。故世间学问,亦“修身、待人、接事、应物”四样。

儒者首重修身,修身有成,称为内圣;次重“待人、接事、应物”,称为外用(外王)。

修身有十一方面,分别是:性、情、见、念、习、智、验、知、言、体、行。

 

一曰性:如懒惰、懦弱、刚强、好胜、恬淡、大方、豪爽、小气、毅力之类。

性的学问,有人懦弱,有人刚强;有人恬淡,有人好胜。诸如此类比比皆是。懦弱与刚强、恬淡与好胜,其性相反,但各有优劣。若懦弱过甚,就不能勇于任事;若刚强过甚,易与人争斗而不肯妥协,过刚易折。所以,性过儒弱者,需使之刚强些;性过刚强者,需使之懦弱些。所以不足与过甚者,使之中和,此之谓心性上的学问。其他心性的学问以此类推。

二曰情:如喜、怒、哀、乐之类。 

情的学间,若绝情无情,人乃草木矿物。若纵情滥情,人乃低等动物,大喜大怒大悲大乐,最是伤身。且情者善变,昨喜今怒,昨怒今喜,无有固态。若率情而为,最易伤人,最易偾事,最易乱物。若为人处世。皆弃情欲而唯理智,恐机械方能如此,人则不能矣。因此,情不可泛滥,亦不可断绝。泛滥则稍稍抑制,断绝则稍稍引发。用情而不为情所用。取情之利,塞情之弊。夫情者本无利弊,利弊在用者。若为情所困,则情为弊。若不为情所困,于喜怒哀乐中,优哉自如,与情共舞,其情为利。如此真是练情学问。

 

三曰见:如是非观、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信仰、戒条、理念之类。

见的学问,即各种后天自觉或不自觉建立的观念,无论是个人观念或集体约定俗成的观念。若人完全没有这些世界观、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原则、信仰、信念、信条、戒律等观念,恐又难以处世。若过于执着诸观念,以为天经地义、亘古不变、不可或偏,则又易走火人魔。所以,能建立诸见,又不唯其实从,不为其所困。到达“用见而不为见所用”。这就是关于如何修炼意见、观念上的学问。

 

四曰念:种种瞬间想法。

念的学问,各种财色名权,纷繁庞杂之想法,日夜如江河竞注,不可或止。所以,凡夫于此际,当做学问。要引导想法,而不为想法所引导。

 

五曰习:如烟瘾、酒瘾、毒瘾、口头禅之类。 

习的学问,已经产生的好习惯,要令它坚持;已经产生的坏习惯,要令它遏止:尚未产生的好习惯,要令它建立;尚未产生的坏习惯,莫令它产生。

 

六曰智:记忆、理解、学习、思维等能力。

智的学间,懂得使用各种智力工具,如思维导图、记忆法、思维法、学习法、阅读法等。

 

七曰验:亲身的成败得失的经历、实践过后,沉淀下来的感性和理性的直接信息。

验的学问,即重视实践中的感觉的、第一手的信息。要总结这些信息,使之成为条理清晰的理论。

 

八曰知:他人的成败得失的经历、实践过后,借鉴来的理性上,概念上的间接信息,以及技能、技艺。

知的学问,即重视他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  

 

九曰言:聆听、表达的能力。

言的学问,与人交流的要点在于言。言的要点在于聆听(接收信息)、思索(处理信息)、表达(发送信息)、反馈(别人对我发发送的信息的反馈)。

 

十曰体:体质、体技等方面。

体的学问,大脑的学问固然重要,身体的学问也很重要。所以,舞蹈、武术、体操、弹琴、写字、作画、做实验,这些都需要肢体去操作,这些都是肢体上的技能。另者,如何保养身体健康,祛除身体疾病,使人长生久视、祥和安乐,这也属于体上的学问。

 

十一曰行:动手、实践、执行、行动、操作、实验的能力。

行的学问,一切学问的出发点是行动,落脚点也是行动。离开行动,一切学问的灵魂就丢失干净了。所以,有计划地尝试试验、实践、操作、执行,这是很重要的。在试验、实践、操作、执行的具体过程中,在身心上以及外界里会发生怎样的具体细微的变化,怎样根据具体的情况将行动贯彻始终,达致成功,行动遇到挫折,要如何临事应对,等等。这都是行的学间。行的学问是一切学问之母。如果离开行之外还能谈论什么别的学问,那就是空中建立楼阁。

 

此十一者,内圣之学也。先由省入手,内观反照,有所感悟,统统著之。待功夫到处,遂融会贯通。已融会贯通,则起手修。 凡我有不足者,补之。是曰修身,是曰内圣。

内圣已学,其人心性老成,不为情见念习所困,知广阅深。体健行敏,经验丰富,言谈无碍,聪明睿智。于待人、接事、应物,皆行云流水。可以举重若轻,拨乱反正,转害为利,转败为成,转无为有,转穷为通,转贱为贵,转阴为阳。

人事物潜害未萌,能塞之防之。人事物潜害已萌,能削之除之。
人事物潜利未萌,能扶之促之。人事物潜利已萌,能固之加之。

错综复杂,能化而简之。矛盾冲突,能转而安之。

昔太公垂钓渭水,修十学,八十三岁出山,定周八百年。张良读书圮上,修十一学,二三十岁出山,开汉四百余年。孔明避世卧龙岗,修十一学,甘八岁出山,佐蜀三分天下。

 

十一学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以是为修身之本。

有重“知”者,视知为学问之全,谬矣。
有重“验”者,视验为学问之全,偏矣。

学而不思者,乃重知不重智。智乃思维、理解也。若不思维、理解,不谙知之内在联系,则无以建立体系,则无以举一反三。则知愈多,惑亦愈多。

思而不学者,乃重智不重知。弃前人已得之知,复前人已走之路。自忖高明,挂一漏万。且一人之智岂周万物?不免于某处专攻,深入而有过人之见。于某处忽略,谫陋而有贻笑之嫌。重知者,不轻视先贤已得;重智者,不盲从他人所证。必亲思亲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择三人之善,成一家之言。

有重体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有重性者,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无能之极。

 有重见者,如教徒固执信仰、学者固执理论、庸人固执已见、后人固执古人成见、愚人盲从众人之见。此乃为见所惑。

有重言者,堕于诡辩、好逞口舌。有重行者,蛮干而不三思。

修性修情之果,曰德。修智修知之果,曰才。多德多才曰圣人。多德少才叫君子。少德多才曰小人。少德少才曰庸人。

以十一学量人,如镜照物,纤毫不失。
 人于十一学,多有偏重,所以不足者补之。
 为人师者,当知十一学。

内圣不离外用,外用不离内圣。内圣即是外用,外用即是内圣。

修内圣者,非离群索居,不食烟火,之乎者也,道貌岸然。无非在吃喝拉撒睡中练就。五欲浊尘,即修行之道场。何以故者?

为学至简,只在起心动念、行住坐卧、扬眉瞬目、嬉笑怒骂中。故曰,寒窗苦读,只是痴人说梦。劈柴挑粪,端的内圣之学。

内圣成者,外用必成。故知,圣人治学,不独重内圣。只是首推内圣,后起外用。非重此而轻彼也。且内圣外用,并非二者,实乃一体两面焉。

 

 

 

 

 

发布了13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9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4901049/article/details/10351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