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思路梳理(一)——新团队新气象

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使思路越来越清晰,才能在2019年更上一层楼!
又是一年新年到,祝大家春节快乐!感谢并感恩在2018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回首2018,展望2019,勿忘老本行,憧憬新方向!

1. 前言

紧张的一年结束了,难得两天的清静,用粗浅的文字对目前的情况做个总结。只有不断的思考和总结,才能使思路越来越清晰,不至于跑偏。
首先,许个愿:回首2018年,感触最大的就是有半年都处在试用期,期望这次试用期结束后,不要再有试用期,哈哈!
再次,说一下我对当前工作状态的认识:感受最深的是这个事靠谱,我们有顶级的思维,有不同背景,不同思想的同事的加入。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有了形成思想大熔炉的团队氛围和组织架构,让我们的思维在一起不断碰撞,不断融合,不断前行。来了快两个月,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才认识到谭总思想的超前,思考的深度,才有了从传统工业软件思维向工业互联网思维转变的主线。
最后,年底参加了公司年会,虽然开了两天会,但是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领悟到了大家非凡的思想力。感触最深的还是老板提到的大时代和小趋势的精彩演讲,我被成功洗脑!

1.1 大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了国家发展,造就了社会的繁荣。1978年-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上半场已经结束。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或正要发生重大变化,科技正在形成绝对的垄断力量。对于行业,首当其中的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来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使得重工业兴起,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时代”,使得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更加便利和迅速;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使人类文明进入“智能时代”,实现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2 小趋势

在科技创建引领的大时代下,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新兴产业和新型商业模式,这都是一个个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每一个踏入新时代的企业和团体,都会形成一个个的小环境和小趋势。作为个人,在此大时代下,必须勇敢的拥抱大趋势。利用好身边的大趋势,抓住利于自己的小趋势。要抓住这个小趋势,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提升,借助公司大平台,和企业一起完成组织迭代和产品迭代,共享时代发展的红利。

1.3 工作方式的转变

为了跟上这个时代,首先要在方法论上做出改变,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推动个人和团队的工具迭代,方法迭代和知识的迭代。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重视三个力量,潜移默化的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
1). 思考的力量
2015年的某个契机,使我从只注重执行力的人转变为了注重思考和实践的人。3年不断的实践,也证明了思考力量的伟大。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抛弃积累6年的专业积累,2个月时间加上贵人相助,顺利转型,而且成功交付项目,得到客户方的高度评价,真是倍感欣慰!入行半年+1个项目的经历,实现从Project Manager 到Product Manager的转变,初步得到认可!这些都使我坚定不移的要转变为思考者。
2). 讨论的力量
2018年5月底的同事聚会,深切体会到了讨论的必要。从抛出一个话题,到引发大家吐槽,到哄堂大笑,再到最后讨论时才发现我们都以为自己和别人说的是一个事,引起了共鸣,但实际却是你笑你的,我笑我的的尴尬,使我意识到建立标准化的讨论机制和使用统一语言描述的必要性。
3). 执行的力量
回顾之前工作的6年,一直找不到我这种不爱思考的人为什么会不断受到重视,除了领导好,公司好之外,还有别的自身原因吗?今年下半年,在第二次跳槽之时,我才意识到,应该是我的超强的执行力了。回顾我做的各个项目和平时的工作表现,确实能够沉下心来,按照既定计划一步一步实施,认真执行,大都获得了比较圆满的结果。再玄学一点,可能这也和性格有关,通过职业性格测试,我是完美型+服从型性格,典型代表就是唐三藏,这和实际基本匹配。但是,所有人的社会属性/后天属性都是可以从不断坚持,形成习惯而得到的。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天,清晰的定位,才能走得踏实。一直总迷茫于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数字化企业和工业互联网的关系和概念,趁着假期,搜集一些资料,系统学习。不敢妄论,管中窥豹,从初学者角度,将认为比较重要的资料摘录放到这里。下面从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目的,内容以及关系分别描述。

2. 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19号,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通知,明确制造强国路线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图1 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图2 线路图[1]

2.1 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2]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图3 “三步走”战略目标[1]

2.2 内容

分为战略任务和重点,包括:

  1.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2.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3.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4.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5. 全面推行智能制造;
  6.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包括: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3)航天航空装备;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7)电力装备;8)农机装备;9)新材料;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7. 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8.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9.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其中,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内容,提到了智能制造工程,具体描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图4 智能制造工程[1]
发布了3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8 · 访问量 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zwdlut/article/details/8674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