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注意事项-班会记录

英语学习注意事项-班会记录

一、为什么很多人都学不好英语?

  空杯心态,这个在日后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来看一下这个数据:要通过大学四级、六级、雅思、托福你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分别是:4500、5500、8000和10000。但是已经考过四级的同学们,这4500个单词,你都会使用吗?

这说明词汇量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英语好不好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要能熟练的运用在日常对话中。

  接下来我们说说为什么很多人学不好英语。大家可以先想一想自己的中文是怎么学会的。像我们从小学中文的时候,当自己还是婴儿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天天在你耳边叫爸爸,叫妈妈,

通过这样不断的输入,最后我们终于会开口叫爸爸和妈妈了,然后更多的词语,到会说一句完整的话,都是先输入再输出的过程,也就是听和说的过程。那读和写呢?是不是等我们上幼儿园,

上小学才开始读书和写字呢? 

  所以语言的正确学习路径是 听→说→读→写。现在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 我们上学时传统的英语是如何学习的? 是不是光在那儿背各种单词,学习各种语法呢? 所以只会读和写,

听得少说得也少,这样的话你的口语怎么可能学得好,发音怎么可能会标准,是吧?

   而且其实大家小时候学英语,一般不会有发音特别标准地道的老师来教你们,正常都是中国的老师,所以他们本身也会带有一定的口音或者乡音,于是大家从小学的就是中式英语,

所以这个发音问题一定是从最简单的词语去纠正,比如说is,a,an,this,that,he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常见的错误,其实就是因为以前学的时候就不对,根深蒂固了口型和观念,

因此一定要用空杯心态去学习,把之前学过的感觉是正确的念法都抛掉,真正去听我们课文里的系统发音,也就是原音,我们是找的美国的播音员来录制,绝对是最地道的发音,

这样子慢慢训练和改正错误,才能说出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哦!

二、然后我们来说说第二个学不好英语的问题

  不!能!坚!持!

为什么大家学英语都是三分钟热度呢?为什么坚持不下来呢?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其实总结下来,就两点:需求和环境。 所以首先,你学英语的目的,一定要明确!!

   一般大家学英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目的:
1.各种英语考试需求
2.找工作/工作需要
3.甩掉字幕看美剧
4.出国旅行无障碍交流
5.宝妈宝爸型,可以教孩子学
6.纯粹兴趣/充实自己

   其中1和2是一类,比较紧急的,也是比较好的目的,3,4,5这三个稍微不那么紧急,动力也没有那么强,最后一个6,就是目标感最弱的那种的。

 因为学习是一件高投入、高回报的事情,但是见效很慢。 而你平时打打游戏,刷刷微博,都是能够立刻获得成就感的。。所以很多人学着学着就放弃,就去玩游戏、忙工作、做其他的事情了。

因为你没有足够强大的动力,去支撑你学习,明白了不。

   好,以上就是在给大家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学英语,直到大学毕业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了还是不会开口说。。原因总结这两点:
一是因为大家的学习方法不对,听说读写都倒过来了,达不到学习效果;二是因为没有明确的需求和学习环境,即使正确的方法,也很难坚持。

  好。提出了疑问,那怎么解决呢?到底怎么才能学好英语呢?大家购买的《懂你英语》课程!

首先,我们课程有着最先进,最正确的RHR学习理念,帮助大家用正确方法去学习。 如果对我们英语流利说或这个懂你英语课程完全不了解的话,

可以先看一下官网信息:https://www.liulishuo.com/dongni.html

  我们的懂你英语课程是基于RHR(Recursive Hierarchical Recognition)理论设计研发的,中文叫做层级递归认知理论,这套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Lance Knowles先生开创的,

是基于脑神经科学的学习理论,同时他也是我们英语流利说的首席顾问。

  简单来说,学习我们这个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就能掌握关键的语言模型,从而达到开口流利说的效果。简单来说,学习我们这个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

就能掌握关键的语言模型,从而达到开口流利说的效果。所以【复述】的练习是能够有效提高你的语块处理技能的,让你对长句子的理解更快,并且及时做出对应的反馈,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脱口而出说英语

得复述困难的同学们,最简单的办法,是降低课程的难度,从短的、简单的句子练习起来,然后再慢慢往长句子发展,才能真的去提高你的语块处理能力哦。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我们的每一个主课,都是需要重复练习的,并不是学过了就行,每一课都至少需要学习五遍以上的,所以今天学过的课程,需要连续三天进行再次复习。

 通过以上的讲解,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课程学习方式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了呢?如果没有,可以再回头听一遍,听明白了,再去学习课程,你才会更认可,并且学得更好更快哦!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bjx2020/p/895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