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

一、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的生命周期

 数据库设计的目标:

  • 满足应用功能需求(存、取、删、改),
  • 良好的数 据库性能(数据的高效率存取和空间的节省 共享性、完整性、一致性、安全保密性)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 直观设计法( 最原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
  • 规范设计法:(新奥尔良设计方法: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 基于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 ;基于第三范式的设计方法,是一类结构化设计方法)
  •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辅助软件工程工具)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的起点)

  • 目标:是了解与分析用户的信息及应用处理的要求,并将结果按一定格式整理 而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 作用:该分析报告是后续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的依据。

需求分析的步骤:

  • 确定数据库范围(数据库的第一项工作)
  • 应用过程分析---了解并分析数据与数据处理间的关系
  • 收集与分析数据
  • 编写需求分析报告

********************确定数据库范围(数据库的第一项工作)**************

(1)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设备及数据库系统的潜在能力; (2)提高数据库的应变能力; (3)避免应用过程中对数据库做太多或太大的修改; (4)延长数据库的生命周期。

********************应用过程分析********************************************

应用过程分析的结果是数据库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1)用到哪些数据; (2)数据使用的顺序; (3)对数据作何处理和处理的策略以及结果;

******************************收集与分析数据*******************************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任务是了解并分析数据的组成格式及操作特征,每个数 据元素的语义及关系等,并将它们收集起来整理归档。

分析内容:

静态结构 --- 不施加应用操作于其上时数据的原始状况(数据的( 静态结构 )是指不施加应用操作于其上时数据的原始状况, 这可通过数据分类表和数据元素表进行说明)

  • 数据分类表:用于数据的总体描述
  • 数据元素表:指通常意义下的数据项或属性

    

动态结构 ---将应用操作施加于数据之上后数据的状况

  • 任务分类表:一个任务指为完成某一特定处理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操作序列
  • 数据特征操作表:用以描述任务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不同任务对数据执行不 同操作的频率

    

数据约束 ---使用数据时的特殊要求

  • 1)数据的安全保密性
  • 2)数据的完整性
  • 3)响应时间
  • 4)数据恢复

**************************编写需求分析报告*****************************

概念结构设计(概念模型):独立于任何软件与硬件  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满足应用需求

  • 实体分析法 (自顶向下法)
  • 属性综合法 (自底向上法)
  • 概念模型 (自顶向下) 

逻辑结构设计:目标将概念模型转换为等价的、并为特定DBMS所支持数据模 型的结构

物理设计:具体任务主要是确定数据库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及存取方法, 因DBMS的不同还可能包括建立索引和聚集,以及物理块大小、缓冲区个 数和大小、数据压缩的选择等。

数据库实施:

  • 加载数据(收集、分类、整理、校验、输入等)
  • 应用程序 设计
  • 数据库试 运行:有利于工作人员掌握并熟悉系统; 有利于正式运行时避免人为的操作不当等损害。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保证数据库的正常运行;系统维护中最困难的工作是 数据库重组与重构。

三、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jalja/p/1159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