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思维、智能的区别

      如果把智能看做大海,那么认知就是通向大海的河流,而思维则是河流中的大船,上面载满了各种的深思熟虑和各样的奇思妙想。 如同大海不是河流也不是大船一样,智能不是认知,也不是思维。

640?wx_fmt=jpeg

    毕达哥拉斯把数与图当做信仰,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准确预测斜边的长度,多么神奇而又准确的占卜啊!实际上,毕达哥拉斯这个崇拜可能仅仅是个发现,而不是真正的发明创造,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创造并非逻辑推理之结果 , 逻辑推理只是用来验证已有的创造设想。”,不难看出,真实的创造往往含有非逻辑的成分抑或是逻辑与非逻辑成分的混合,不单纯是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还有价值上的因果构建,包括有的放矢的果因关系,仿佛作家作文、画家画画一般。

640?wx_fmt=jpeg

       人类伊始,犹如婴儿,并无思维和智能。开始只是观察并以本能生存。慢慢通过把个人的认知(观、察、觉)与其他成员交流汇成思维方法,最终变为智能形式开天辟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着自己和同族。
      从上述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认知、思维、智能都是时空性人物环境系统的混杂交互嵌套,而不是三元的绝然分立,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有灰的进程。尽管如此,三者还是各有千秋,棱角分明。
     认知是初始阶段,它是人类通过观察获得数据、信息、知识、模式、状态、趋势的第一步,通过认知,人们从自然和社会交互中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名),提炼出差异的规律(道),梳理为多种工具和方法。 认知是数据和信息的流动过程。
     思维就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形而上、学而思出的高级认知维度,这个维度侧重于语言产生后的反映及其手段。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涉及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其他媒介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对一类事物非本质属性的摒弃和对其共同本质特征的反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在人类智能应用过程中,这些思维途径往往是混合甚至是融合使用的,而在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中,这些思维方式略显孤立或被机械捆绑实施的。
    智能与认知和思维最大的区别是:智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性和洞察性。即这里的智能可能不同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而是洞察性的智能,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鹿为马、指桑骂槐……,尽管表面上,东方有点不讲理,西方有些不尽情,但老子、亚里士多德、刘徽、莱布尼兹等圣人先贤依然在没有现代精密仪器设备和大数据的情况之下,却也可以发现不少道和名的规则、概率,估计有些至理应该是超越科学技术中的实验求得吧……人,本身也许就是最好的精仪和设备,人可以将事物进行人格性同化,而机器却不能进行机格化顺应。 智能的是非观,不是截然的二元对立,而是彼此间的渗透。好的智能使我们能了解到“是什么”,也能知道“应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

640?wx_fmt=jpeg

      认知科学、思维科学、智能科学三者肯定有重叠部分,但是各自的主要思想是不同的,如果这样,就需要特别关注三者的主要区别,而不是过多考虑他们重叠的地方: 认知是数据与信息的流动,思维是概括性的推测反映,智能为 涉及 认知、思维的是非 使能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ucNdnrzk8iwX/article/details/10011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