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劳动”

https://www.toutiao.com/a6641311763126026765/

2019-01-01 08:01:32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经济学家、技术专家和未来学家都对人类未来的工作前景感到忧虑。很多人都觉得,那些低技能的工作会很快被人工智能取代。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说,分析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不能只用“低技能”或“高技能”这样的单一维度来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后,既有赢家,也有输家,这取决于具体的工作内容。

概念|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劳动”

比如,李开复把“认知劳动”分成了四个象限。认知劳动指的是,通过个体的心智复杂操作,对信息进行处理,才能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工作目标。这四个象限分别是危险区、安全区、结合区和慢变区。在危险区里面的工作,比如卡车司机等,在未来几年面临着被取代的高风险。在安全区的工作,比如心理学家、按摩师等,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不太可能被自动化。而结合区和慢变区的工作界限不太明确,尽管目前不会完全被取代,但随着工作任务的重组或者技术的稳定进步,可能引发针对这类工作岗位的大范围裁员。

在结合区中,大部分计算和体力性质的工作,机器已经可以做到了,但这类工作还需要社交互动,所以很难完全自动化。因此,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幕后优化由机器来做,跟客户进行社交的部分需要人类去做,人和机器形成共生关系。这样的工作包括保安、报税员,甚至放射科医生。这些工作消失的速度和比例取决于公司改造员工工作内容的灵活度,以及客户跟机器互动的意愿。

在变慢区的工作,比如水管工、建筑工人、平面设计师等,不依赖人类的社交技能,靠的是动手能力、创造性或者适应非结构化环境的能力。这些仍然是人工智能的短板。随着技术发展,这些短板可能会提升,所以这类工作消失的速度更多取决于人工智能能力的实际扩展。

大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商金盛网聚WJFabric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从客观上能够倒闭整个社会人群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于传授的知识内容会进行颠覆性的更迭。人工智能将逐步取代那些所谓的传统行业和职位,但同时新生了具有更高知识和技术含量的新行业,而要从事这些行业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补充新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这将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既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停滞于某个节点。因此,终身学习,不断实现自我精进将成为每个现代人必须遵守的生存法则。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137700/article/details/85595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