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格朗日对偶性(Lagrange duality)

拉格朗日对偶性(Lagrange duality)

1. 从原始问题到对偶问题

 对偶性是优化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带约束的优化问题是机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类问题都可以用如下形式表达
\[ \begin{aligned} min \;\; &f(x) \\ s.t.\;\; & g_i(x) \le 0 ,\;\; i=1,\cdots, m\\ & h_i(x) = 0,\;\; i=1,\cdots,n\\ \end{aligned} \]
约束条件减少需要求解的空间,但在机器学习中,约束条件往往比较复杂并且较多。因此先计算约束条件再在约束空间中计算最优值非常不方便。于是用广义拉格朗日函数将带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
\[ L(x,\lambda,\eta) = f(x)+\sum_i^m \lambda_i g_i(x) + \sum_i^n \eta_i h_i(x) \]
 这时,若按照拉格朗日乘数法直接对\(x、\lambda、\eta\)求偏导的话,结果对简化复杂的约束条件没有益处。我们希望获取一种能够优化原问题,又能简化计算的方法。于是进一步挖掘\(\lambda、\eta\)能够带来的东西,当我们对广义拉格朗日函数作关于\(\lambda、\eta\) 的最大化时
\[ \theta_P(x) = \underset {\lambda \ge 0,\eta} {max}\;L(x,\lambda,\eta) \]
其中,要求\(\lambda \ge 0\) ,很容易发现,在这个最大化问题中,若\(x\) 不满足原问题中的约束,那么这个最大化的结果一定是正无穷。例如,\(g_i(x)>0\) ,在关于\(\lambda、\eta\) 最大化时,其系数便会趋于无穷大使得整个式子趋于无穷大。而当\(x\) 满足约束时,最大化的结果一定是\(f(x)\) 。依据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将原广义拉格朗日函数的极小化问题拆解为两步
\[ \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 = \underset x {min} \;\theta_P(x) = \underset x {min} \;\underset {\lambda \ge 0,\eta} {max}\;L(x,\lambda,\eta) \]

拆解后的问题$ \underset x {min} ;\underset {\lambda \ge 0,\eta} {max};L(x,\lambda,\eta)$ 称为广义拉格朗日函数的极小极大问题,它与原问题是完全等价的。在对偶性中,这个问题被称为原始问题(Primal problem)。

  通过原始问题的极小极大问题,可以引出它的对偶问题(Dual problem),其对偶问题就是极小极大问题交换一个位置而已。首先定义
\[ \theta_D(\lambda,\eta) = \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 \]
那么其对偶问题就是
\[ \underset {\lambda \ge 0,\eta} {max} \; \theta_D(\lambda,\eta)= \underset {\lambda \ge 0,\eta} {max} \;\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 \]
这个问题是广义拉格朗日函数的极大极小问题,将其展开为约束最优化问题得到
\[ \underset {\lambda ,\eta} {max} \; \theta_D(\lambda,\eta)= \underset {\lambda ,\eta} {max} \;\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 s.t. \lambda_i \ge 0,\;\; i= 1,2,\cdots,k \]
  可以看出两个函数的变量并不相同,对于原始问题,它的变量是\(x\),而对于对偶问题,它的变量是\(\lambda,\;\eta\) 。并且,这两个问题并不等价,有时候甚至差的有点多。可以理解为其他国家最厉害的乒乓球队员,也没有中国最菜的乒乓球队员厉害,当然这比喻并不准确。

2. 弱对偶与强对偶

  对偶函数可以理解为给原始函数找了一个下界,在原始函数计算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解对偶函数来得到一个近似的值。并且在函数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对偶函数的解与原始函数的解是等价的。具体来说,对偶 函数\(\theta_D(\lambda,\eta)=\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 确定了原始问题的一个下界,即
\[ \theta_D(\lambda,\eta) =\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le L(x,\lambda,\eta)\le \underset {\lambda \ge 0,\eta} {max}\;L(x,\lambda,\eta)=\theta_P(x) \tag{2-a} \]


\[ \theta_D(\lambda,\eta) \le \theta_P(x) \]
其中,\(\theta_d(\lambda,\eta)\)看作其他国家乒乓球运动员,\(\theta_P(x)\)看作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那么其他国家最厉害的也不一定比得上中国最差的。即
\[ d^* =\underset {\lambda ,\eta} {max} \; \theta_D(\lambda,\eta)\le \underset x {min} \;\theta_P(x)=p^* \tag{2-b} \]
这个性质便是弱对偶性( weak duality )。弱对偶性对任何优化问题都成立,这似乎是显然的,因为这个下界并不严格,有时候甚至取到非常小,对近似原问题的解没多大帮助。既有弱对偶性,那么便有强对偶性,强对偶性是指
\[ d^* = p^* \]
显然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性质,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求解较简单的对偶问题(因为对偶问题总是一个凸优化问题)来得到原问题的解。不过强对偶性在优化问题中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对我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只能介绍关于强对偶的两个条件:严格条件和KKT条件。

3. KKT条件

  严格条件是指原始问题是凸函数,约束条件是仿射函数,若此时不等式约束满足严格条件,即不等号是严格不等号,不能取等号,则强对偶性成立。这个条件在SVM中即变成了对任意一个点,都存在超平面能对其正确划分,也就是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严格条件是强对偶性的充分条件,但并不是必要条件。有些不满足严格条件的可能也有强对偶性。

  KKT条件是在满足严格条件的情况下,推导出的变量取值的关系,假设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的极值点分别是\(x^*\)\(\lambda^*,\eta^*\) ,对应的极值分别是\(p^*\)\(d^*\) 。由于满足强对偶性,有\(p^*=d^*\) 。将极值点带入得到
\[ d^* = \theta_D(\lambda^*,\eta^*) =\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 \tag{3-a} \]
这说明\(x^*\)\(L(x,\lambda^*,\eta^*)\)的一个极值点,那么\(L(x,\lambda^*,\eta^*)\)\(x^*\)处的梯度为0,即
\[ \triangledown f(x^*)+\sum_i^m\lambda_i g_i(x^*) + \sum_i^n \eta_i h_i(x^*) = 0 \tag{3-b} \]
由式\((2-a)\)
\[ \begin{aligned} d^* =& \underset x {min} L(x,\lambda^*,\eta^*) \\ \le &L(x^*,\lambda^*,\eta^*)\\ =& f(x^*) + \sum_i^m \lambda_i g_i(x^*) + \sum_i^n \eta_i h_i(x^*)\\ \le & p^* = f(x^*) \end{aligned} \tag{3-c} \]
由于\(p^*=d^*\),因此上式不等号应取到等号,再与式\((3-b)\)
\[ \sum_i^m \lambda_i g_i(x^*) + \sum_i^n \eta_i h_i(x^*) = 0 \tag{3-d} \]
由于注意\(x^*\)作为该问题的解,是一定满足\(h(x^*) = 0\)的,因此
\[ \lambda_i g_i(x) = 0,\;\;\;i=1,2,\cdots,m \]
这个条件叫做互补松弛性(complementary slackness)。

  其中,\(\lambda \ge 0\)称为对偶可行性。并且它似乎可以从原始问题到对偶问题的极小极大问题中总结出。不过这里可以有另一种解释,简化一下,考虑只有不等式约束的问题
\[ \begin{aligned} min \;\; &f(x) \\ s.t.\;\; & g(x) \le 0 \\ \end{aligned} \]
其中\(g(x) \le 0\)称为原始可行性,由它确定的区间称为可行域。假设\(x^*\)为该问题的解,那么其位置有两种情况

  • (1) \(g(x^*)<0\)时,解在可行域中取得。这时解称为内部解,约束条件无效,原问题变为无约束问题。

  • (2) \(g(x^*)=0\)时,解在边界上取得, 这时解称为边界解,约束条件有效。

内部解直接由梯度为0即可解得,这里主要讨论边界解。

  对于\(g(x)=0\)的约束问题,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 L(x,\lambda) = f(x) + \lambda g(x) \]
因为驻点\(x^*\)在其上取得,那么该函数在\(x^*\)处的梯度为0,即
\[ \triangledown f(x^*) + \lambda \triangledown g(x^*) = 0 \]
这里两个梯度的方向应该是可以确定的,\(f(x)\)的极小值在边界取到,那么可行域内部的\(f(x)\)应该都是大于这个极小值的,因此\(\triangledown f\)的方向是可行域内部。而\(\triangledown g\)的方向是可行域外部,因为约束条件是\(g(x)\le 0\),也就是可行域外部都是\(g(x)>0\),所以梯度方向指向函数增加的方向。这说明两个函数的梯度方向相反,那上面这个等式要成立,\(\lambda\)只能是大于等于0。这就是对偶可行性。

  再将其他的条件组合起来,便得到了KKT条件:
\[ \begin{aligned} \triangledown _x L(x^*,\lambda^*,\eta^*) =0 \\ g_i(x^*) \le 0\\ \lambda_i \ge 0\\ \lambda_i g_i(x^*) =0 \end{aligned} \]

Reference:

[1] Convex Optimization

[2]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3] 统计学习方法

[4] 支持向量机:Duality

[5] KKT条件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breezezz/p/11303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