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毕生发展

这部分属于科普性质的,主要是讲一些心理学方面在人生发展中要面对的问题。

  1. 发展心理学
  2. 毕生发展
  3. 语言获得和毕生的社会性发展
  4. 性别差异和道德发展

1.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发展心理学家则主要对人的发展进行记录和解释。在发展心理学中,人的发展是选择的意思,选择必然会有失去和获得两面的内容。例如一个人发展了中文的语言能力,那么他/她同时也放弃了发展中文语言能力这段时间内发展其他能力的机会。通俗的讲,发展是有机会成本的。

常模研究试图刻画某个特定年龄或发展阶段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发展心理学家可以确定发展的关键点,这些数据提供了发展或成就的标准模式,即常模。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常模就是某个年龄段下大概率要做的事情,例如行走、说话等。常模标准可以让发展心理学家区分出生理年龄和发展年龄。

2.毕生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是人体系统在生物学上的发展变化规律,从婴儿时期的五感、神经系统发展到人体系统成熟,最后到老年时期的五感衰退。生理发展的变化还是非常容易研究和记录的,跟其他动物的生理发展过程区别不大。

认知发展是研究心理的过程和产品如何在时间进程中产生和变化。最开始的认知是婴儿时期的感觉运动智慧,是最基本的行为模式。儿童时期大约2到7岁之间的前运算思维阶段,主要表现是自我中心。儿童时期大约7到11岁的具体运算阶段,主要是心理运算,表现出逻辑思维的模式。儿童时期会形成最初理解世界的框架,这被称为基本理论,是解释世界的经验基础。在青少年时期是形式运算阶段,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开始寻找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了。当处于成年的时候,人随着年龄变化表现为晶体智力的提升和液态智力的下降。当处于老年期的时候,人会选择对自己最为重要的方面进行锻炼和训练,同时这也会导致在其他方面应对能力的快速下降。

在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经历对认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老年时期,人为了应对阿尔茨海默症选择对记忆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行强化,那么一定会选择一些思维刺激相关的日常活动,例如炒股等,这些其实都是可行的,当然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其他方面能力的快速下降。

3.语言获得和毕生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是非凡的,具有非常稳固的生物学基础。人最开始接触语言是婴儿时期听到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中有语言的元音。因为不同文化的存在,元音越多的语言对婴儿的训练强度就越大。儿童指向语言能够保持婴儿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到父母正在说的内容,帮助儿童获得语言。儿童感知到语言中某些语音模式的重复时语言获得的第一大步,这大约在婴儿6到7个半月时开始意识到。小孩在18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学习语言的词,到6岁多的时候大概可以理解14000个词,比我们常说的学霸还霸气。儿童基于词之上获得语义的过程仍然处于研究中,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获得词义的过程属于先天遗传获得,主要是因为儿童在不了解的词义的时候可以自行构件一些词义的规则,这非常神奇。按照一般系统论来讲,语言这种符号进入人的生命系统并且被人理解是因为在高度相似背景下生命系统对外界的反应也是类似的,这种情况下带来的体验相同使词义的学习变得很容易。

语言是人交流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后皆可以继续探索毕生社会性发展了。社会性发展是个体的社会交往和预期在一生中是如何变化的。当我们基于平均生活进程下得到结论时,应该要明报文化可能决定某些个体偏离这个平均数,甚至正常个体面临的心理挑战也是不一样的。心理学家提出个体必须成功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冲突或危机。这些危机按照发展的顺序为: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自我怀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疏离、再生力对停滞、自我实现和失望。只有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冲突得到良好解决,你的人生才会有幸福感。

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会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同时父母的教养行为也影响儿童的气质,双方做到了相互影响。

4.性别差异和道德发展

性别差异包含了生理上的性别差异和社会上的性别差异。生理的性别差异主要是依靠生物特征做为区分标准。社会性别角色则是在文化背景下获得的。社会的性别从儿童的童年开始,父母教导过程中会潜意识的灌输性别的差异,儿童本身也具有性别上的某种区分意识,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差异加剧这种分化,最终产生社会的性别。

道德是一个关于人类行为正确与否的信念、价值、深层判断系统。道德是一种语言文化上的标准,随着人的年龄而要求越高,同时也越复杂。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eacean2000/article/details/937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