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数据分析的四个层次

 1.概述

 1.1缘起

为什么要写这系列文章?

商业数据分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洞察数据背后的规律,基于此,企业可以制订决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和行动,进而达成想要的结果。这是商业数据分析的最大价值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洞察数据背后的规律,以给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撑呢?

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于2013年总结、归纳、提炼出一套数据分析的框架,个人认为可以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特此分享给大家。

4TypesofBusinessAnalyticsCapabilities

如上图所示,Gartner把数据分析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

  1. 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2. 诊断性分析(Diagnostic Analysis)
  3. 预测性分析(Predictive Analysis)
  4. 处方性分析(Prescriptive Analysis)

1.2 数据分析的四个层次介绍

下面对这四个层次的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介绍

(1)描述性分析-发生了什么?

故名思义,该层次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用数据做出准确的描述。比如某企业本月订单签约额比上月增加100万,至1100万,但是订单履约率从上月的98%下降到了95%,库存周转率从上月的0.8下降到了0.7。

(2)诊断性分析-为什么会发生?

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我们的帮助不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发生。比如经过分析,发现上文提到的订单履约率下降的原因是成品生产不出来,无法完成交付。而成品生成不出来的原因则是部分原材料的供应商未能按时送货,导致原材料不齐套,无法开始生产。

(3)预测性分析-什么可能会发生?

基于上述两个层次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即原材料供应商的送货及时率会影响成品订单的履约率。假如上月某原材料供应商A送货及时率只有70%,通过建模,我们可以预测本月该供应商会使我们的订单履约率下降2%。

(4)处方性分析-该做些什么?

有了预测性分析的结果后,我们无需再做事后诸葛亮,而可以运筹帷幄,在事前就采取措施。上例中,供应商A会导致本月我们的订单履约率下降,我们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把A换掉,但是现在有B和C两个供应商供我们选择,该选择哪个呢?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选用供应商B会比选C的订单履约率高1%,因此建议选择供应商B。这就是处方性分析。

1.3 总结

从上文可以看出,该数据分析的框架逻辑非常清晰,四个层次层层递进,经过这四个层次的分析以后,可以对企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本篇文章是这个系列的开篇,主要说明该数据分析框架每一个层次具体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后面的文章将会对每一个层次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下一篇文章将聚焦于描述性分析。

2.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已对商业数据分析的四个层次做了整体介绍,其中描述性分析做为商业数据分析的第一个层次,主要回答『发生了什么』的问题,本篇文章将对如何通过数据发现、描述和回答『发生了什么』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介绍。
2.1 方法

2.1.1 了解业务场景

如果想通过数据发现和回答『发生了什么』的问题,第一步并不是急急忙忙的直接去分析数据,而是首先要了解和还原数据产生的业务场景,包括:数据涉及到的部门和岗位有哪些,这些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业务流程是怎么样的,在不同业务流程中有哪些输入,对数据做了什么处理,又是如何输出和传递给下游部门的。如果不了解业务场景就去做数据分析,就如同盲人摸象,因此这一步至关重要。

2.1.2 探索性分析

探索性分析又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提问,理顺初步分析思路和目标

在了解清楚数据产生的业务场景后,可试着问自己一些what happened的问题。比如,本月销售额是多少?环比和同比变化分别是多少?本财年销售的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通过相应问题,可以理顺初步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目标。另外,在上一步了解业务背景的时候,也要注意和相关业务的关键干系人沟通,获取他们想知道的what happened的问题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初步的分析思路和目标,因为在随后做分析的时候,新的灵感可能会被不断激发,分析的思路和目标也在不断调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2)收集数据

有了初步的分析思路和目标以后,就可以确定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了。比如上文提到的销售额分析可能用到的数据为销售订单数据、销售开票数据。

(3)选择相应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的思路和目标,就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了。具体的方法包括:

对数据位置的探索,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中位数、分位数等
对数据分布的探索,包括:偏差、方差、标准差、茎叶图、直方图、箱形图(也叫盒须图)、密度图等
对数据趋势的探索,包括:同比、环比、趋势图、条形图等
对数据聚合的探索,包括:排序、筛选、计数、重复项、分组、求和、比例、条形图、饼图等

2.1.3 提炼指标

对数据做探索性分析后,可对数据反映的事实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比如,通过分析一个仓库的月度收发存数据,可以大概知道这个仓库的货物周转情况。但是要想更准确、简洁地描述发生了什么,还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总结和提炼出相应指标。比如描述库存周转的整体情况,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等指标更有效。这些指标可以做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KPI,让相关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到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

2.2 工具

2.2.1 个人使用

描述性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就是Excel,但是随着商业环境中产生数据的增多,Excel的运行效率变得相对低下,并且Excel主要侧重于表格中的数字分析,但是因为人类对图形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天生就比数字高,正所谓一图胜千言,因此近年来可视化分析工具逐渐流行起来,此类工具主要是通过图形去对数据产生洞见,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仅仅是用做结果的展示。Tableau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上手比较容易,很多功能设计的也比较便捷和人性化,运行效率较高(10万行以上的数据Tableau较Excel有明显优势),输出的可视化图表也很美观,可直接用在数据分析报告里(Excel默认输出的图表都很丑,后期还需要做不少调整和美化,才能放到数据分析报告里)
Tableau是商业软件,不过提供免费版本Tableau Public使用,但是此版本存在诸多限制。大家可用邮箱免费注册旁听Coursera上的这门课程:《使用 Tableau 展示可视化数据》,注册以后会收到有效期半年的Tableau Desktop的序列号。

2.2.2 企业使用

对企业来说,描述性分析的工具主要是报表和BI。
报表一般是嵌入至各专业系统中,如CRM、SRM、ERP、WMS、MES等。
BI一般是单独的系统,其从各专业系统中抽取数据,经过处理后,通过表格或图形展示出来。Gartner 2017年企业级BI系统的魔力象限如下图所示,大家可以看到Tableau也是这一市场的领导者(产品为Tableau Server、Tableau Online、Tableau Mobile),Tableau之所以能超越一众传统强大的BI产品(如Oracle的BIEE,IBM的Cognos,SAP的BO)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主要原因是,商业智能分析平台市场的主流已经从IT部门主导的静态展示分析转向业务部门主导的动态探索分析,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报表和BI的基础之上,可增加预警系统,如对异常的指标进行邮件或微信预警,让领导仅对这些指标进行关注,而无需把所有的指标都看一遍,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有必要时再查看相应报表或BI展示,这也是企业描述性分析的应用方式之一。
本篇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涉及到的知识主要是统计学的内容,这部分知识需要大家自行找相关书籍进行补充阅读,下一篇将向大家介绍诊断性分析和预测性分析。

 

参考文档:

商业数据分析的四个层次(一) 概述

商业数据分析的四个层次(二) 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商业数据分析的四个层次(四) 处方式分析(Prescriptive Analysis)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badboy200800/p/1086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