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经历——走出农村,想象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2477144/article/details/89817250

       照片是09年用借的相机拍的

1

2002年,我小学毕业上初中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地乡中学,一个是县城私立实验中学。

私立中学刚开办,第一届招生,作了很大推广宣传,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封闭式军事化教育”赫然醒目。报名那会我爸妈叫我先报名,考不考得上再说。其实那时候我一家人心里都知道就是报下名,不用报名费,也不用另外参加考试,毕业成绩作为入学筛选条件,一个农民家庭是上不起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的。我报了名,大部分同学也都报了名,也都大概这么想:要是录取了,没钱大不了不上。

私立学校第一届招生12个班,一个班大概50名学生,也就是说,六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在报了名的学生中排名前600名就能被录取。我作为一个成绩在班里排名一直前三的学校大队长,考上这个私立学校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毕业的暑假里,还在家里帮忙干农活的我不出意外的收到了这所私立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也没在意,反正家里没钱去读。我爸妈倒是辗转难眠了:乡里中学好的老师都被这所私立学校“挖”走了。他俩背着我开始翻箱倒柜(就差砸锅卖铁了),在盘算到底要不要让我读私立学校。

在回复学校是否接受录取的最后期限日,我爸竟然坐班车去了县城到了这所学校,下了决心要让我读,还交上了分期付款的第一期学费!回来后告诉我说:不能做对不起我的事!我感动到差点掉眼泪!毕竟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如果家里有钱,有条件去读这所私立学校是最好的。

接着做上这所私立学校的各种准备,要开始过上“背井离乡”的生活了。买新的牙膏、牙刷、毛巾,水搁子(客家话,口杯的意思)等生活用品和木制箱子(行李箱)等。

开学那天我爸借了当时还在街上开修摩托车店的大表哥那辆上了牌子,能合法进城的摩托车,骑车四十多公里,送我到了学校,从此我走出生活了15年的农村,过上了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独立求学生活。开始慢慢开阔眼界,见识了高于三层楼的住宅房,认识了来自各乡镇,说着稍稍不同的客家话的同学们,体验了三年“军纪严明”的封闭式军事化、多媒体化的校园生活。一个乳臭未干的农村放牛娃,开始接触到不同乡镇和县城的思想和语言文化,在这个学习氛围极其良好的环境下顺利的度过了三年的初中生涯,在结束初中生涯的最后一天还挣了人生中第一桶金,50块巨款。

2005年6月份中考考完那天,把同学们不要的书本搬去卖了,挣了50块!用这第一桶金约上盆友们下了馆子撮了一顿,以庆祝中考顺利考完,上一中估计没问题。(确实顺利考上了一中)

2

记得初二还是初三的一天,美术老师的一堂课:让我们闭住眼睛,想象十年后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

我当时紧闭双眼,努力想象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西装革履,昂首挺胸的走在大街上(什么工作没想象到)。即使图像在脑海里不太清晰,但确实是这么想象的。老师还点名叫了几个同学回答自己想象十年后的自己是个什么样子。没点到我的名字,如果点到我的名字,我一定是如实回答:西装革履,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事实是在还不到十年,在2011年10月份左右的时候我就过上了当时想象中的样子:西装革履走在大街上。是段悲惨的经历!在工作职业经历的回忆中我将详细描述)。不知道当时同学们听了会不会笑。

这是我在这所私立学校记忆最深、也是受益最深的一堂课,没有之一!

遗憾的是:我努力回忆了多次,美术老师的名字还是没能记起来。

         学校乒乓球场和教学楼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2477144/article/details/8981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