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习题汇总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的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生产和作业的各个部门。

2.马歇尔冲突: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3.可竞争市场:指这样一种市场,存在其他厂商的进入威胁,即使只有少数厂商(或仅有一家厂商)的产业,也是非常有竞争性的,厂商数量很少,但如果价格超过成本,就会有许多厂商进入该产业,这样的市场称为“可竞争市场”

4.产业实验室研究方法:产业实验室研究方法,是利用计算机在实验室内观察现实市场中无法观察到的某些变量,如信心、边际成本对产品价格从而对厂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然后通过控制部分变量来考察研究者最为关系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5.一般均衡分析: 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比较周到和全面的分析方法。


五:简答题

1.产业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

答:任何一门学科理论都与其研究方法关系密切,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第一: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是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进步服务的,他们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第二: 研究方法具有相对独立性,一种方法可以为多种理论研究所运用,一种理论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第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往往成为理论突破的启动按钮和关键环节,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往往可以成为理论研究开辟新的领域,促成新的研究成果。


2.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的不足之处?

答: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限理性的人能够解决复杂的多阶段博弈问题假设,把理性原则推得过远,与现实不符

第二:大量使用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多重均衡结果对假设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使得均衡非常脆弱。

第三:缺乏实证数据的有利支持,这是博弈论分析法最大的不足。博弈论的许多推论都以严格的假定为前提条件,这使得对博弈论模型的检验变得相当困难,其结论也无法得到证实或证伪。


3.简述产业的几种主要分类法?

答: 主要分类法有:

1) 生产结构分类法:包括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把产业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第二部类);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把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把产业分为三大类: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

2) 三次产业分类法;根据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把产业分为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

3)标准产业分类法: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4. 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学派各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答: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方法、统计计量研究方法、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博弈论分析方法、产业实验室研究方法。

哈佛学派:以案例研究、产业比较研究、统计计量研究为主的经验研究方法

芝加哥学派: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方法。

新制度学派:引入边际分析的制度分析方法和 “成本-收益”方法。

新奥地利学派: 行为主义分析方法。


六、论述题

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答:

1)

2)


2. 欧美日的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 产业主体:企业

一、 名词解释

1.交易费用

2.团队生产

3.资产专用性

4.共同财产问题

5.延留义务交易


五、简答题

1. 简述威廉姆森对纵向一体化原因的解释。

2.简述张五常对企业性质的解释。

3.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的组织成本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4.简述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对企业性质的认识。

5.简述巴泽尔对企业性质的认识。


六、论述题

1.试论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行业的短期与长期均衡以及厂商的最优规模是如何确定的。

2.按照科斯的观点,试论述企业为什么会产生



第三章 产业组织 : S-C-P范式

一、名词解释

1.马歇尔冲突

2.沉没成本

3.广告密度

4.兼并

5.勒纳指数


五、简答题

1. 请简单阐述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典型学派及主要观点

2.相对指标衡量市场集中度的相对法主要有哪些?

3. 请简单谈谈企业应通过哪些手段来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

4.为什么说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非价格竞争方式

5.简述SCP的关系


六、论述题

1.请谈谈企业兼并的动机以及影响

2. 什么是技术进步? 请谈谈你的看法



前言


第八章 产业布局:布局与集聚

一、名词解释

1.区位:是指某种事物占据的场所或者空间,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经济学把区位定义为企业、产业、设施等在空间经济格局的最优经营位置。

2.区位因子:决定工业空间分布与特定地点的因素、原因。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例如,工业受运费的影响,而向某一特定地点集中,那么运费即区位因子中的区域性因子。

3.产业聚集:指一个空间范围内部,某种或者某几种产业大量出现,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地区或者产业带。

4.产业布局: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体现。

5.原料指数:Mi =  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6.区位重量: (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产品重量(Wp)=原料指数+1

7.产业集群: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写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


四、简答题

1. 原材料如何影响产业布局?

答:根据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失重和增重情况可以把原料分为三类:

第一:纯原料。即这种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其重量几乎都

2.简述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4.简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布局理论的新进展。



第十一章 产业发展:规律与历程



一、名词解释

1. 产业发展: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既包括每个产业的进化过程,也包括整个产业总体的进化过程。从单个产业来考察,如果考察产品一样,需要联系它的生命周期,看它处于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是处于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从这个角度来考察,那么,产业发展应体现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从总体产业来考察,则还涉及到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和产业现代化等问题,应根据不同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资源禀赋、原因经济基础、历史文化、政治等情况来分析其现有产业结构、产业体系是否合理化、科学化、高度化和现代化。

2.产业什么周期:伴随着技术进步,产业成长呈现出生命周期性特征,其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其曲线形状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大致相同,都呈现出S形。

3.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后发优势:是出生与俄国的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 他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格申克龙认为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的进程,相对落后程度越高,其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之所以如此,在于这些国家具有一种得益于落后的“后发优势”,他特别之处,后发优势是由后发国地位所致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过是不存在的,后发国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而完全是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5.平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平衡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大规模进行;另一个是各部门均衡发展。


五、简答题

1. 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有内因,也有外因。

首先,技术是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其次,人的需求扩大或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多样化则是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力。

再次,政府通过政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政策,对产业发展当然影响也很大;

还有,其他如文化和社会环境、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以及国际局势都会对产业发展有影响和作用力。

甚至,偶然因素或不确定因素,也会引起某一产业的创立、发生和发展。


2. 产业发展和产业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

区别:产业增长单指产业生产能力、经济潜力的增加, 或者是从产业角度来看的产业量的增加, 产业发展则包含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

联系:产业发展包含着产业增长,而产业增长则只是产业发展集合中的一个子集;另一方面,产业增长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增长就必然没有发展。


3. 已有的各国产业发展战略有哪些?

答:平和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

其中不平衡发展战略: 对外有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促进战略

                                         对内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轻工业战略。


4.产业生命周期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产业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曲线形状大致相同,都呈现出S形。并且,未发生异化的标准形态都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5.说说产业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的内涵?

答: 平衡发展战略, 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平和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应大规模进行;另一个是各部门均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战略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和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

平衡发展应当是一个目标,而不平衡发展可以作为实现平衡发展这一长期目标的手段。无论是平衡战略还是非平衡战略,其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产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实力增强,不同的只是通向目标的路径不同。


六、论述题

考虑技术突变和先进国和后进国两国情形下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答:技术突变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周期模型如图所示:


在I阶段, 原技术范式主导着产业发展, 在原技术方式下技术进步已逐步趋于极限, 新的技术范式在发达国家处在酝酿时期,发达国家产业在原技术范式下已处于成熟期,器产业规模已有下降趋势,产业利润也开始出现下降。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的作用下,产业处于迅速成长时期,产业利润也进入增长时期。

在II阶段,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进入调整时期,新的技术范式开始出现,新技术范式支持下的产业进入形成期,原技术方式下的设备和技术加速寻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使原技术范式下的产业规模迅速下降,进入新老交替的调整期。在此阶段,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规模和利润在原技术范式下达到很高的水平并逐步开始萎缩。

在III阶段,发达国家的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原技术范式下的产业已基本全部退出,新技术范式下的产业正处于扩张时期,引来产业发展的第二春,进入产业发展的振兴四期。发展中国家进入产业调整时期,在技术限制、创业停滞和新技术范式的影响下,旧产品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原技术范式下的产业(Q2)进入加速衰退时期,而且通过国际市场减缓原技术范式下产业衰退的机会和空间也已非常狭小,面临着巨大的不可转嫁的转换成本,同时新技术范式下的产业尚处于形成期,技术引进和产业发展需要巨大的投入,由此可能出现全产业亏损的局面,甚至使民族产业一蹶不振。

在IV阶段,新的技术范式已经成熟,发达国家的产业在国内已基本趋于饱和,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产品、技术和产业。发展中国家在经过艰难的调整,付出巨大的代价后,通过技术引进和资本输入后的不断成长又进入产业的扩展时期,

从而是产业结束调整进入新的振兴时期。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在技术突变情况下后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第一,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周期波动较大,原技术范式下的产业衰退比较快,产业调整期经济技术环境变得非常不利,产业利润趋近与零,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产业发展可能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第二,当在原技术范式下的技术进步余地不大,在新技术范式先新产品在发达国家不断出现和发展的新旧技术范式交替时期,发达国家加快原技术范式技术和设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可能陷入“技术引进陷阱”,完全为技术先进国的产业调整支付转换成本

第三,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范式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国与国之间的技术竞争越来越剧烈,单一依赖技术引进的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为此,中国必须采取措施:

一: 努力实现引进-模仿-吸收-消化-创新的有机结合

二,中国产业发展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战略调整。


前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oscar999/article/details/5380990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