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程序员倒地猝死:年轻人要学的除了赚钱,还有惜命

今天,又看到了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

深圳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再次上演职场猝死的悲剧。这位程序员从工位上起身,准备去接水,但仅仅走了两步就突然倒在了地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同事说,这位程序员当天脸色十分难看,而且他经常加班到凌晨,有时候甚至到早上5、6点,然后第二天早上接着又照常上班。

24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毕业一两年,刚刚进入职场,他们拥有“年轻”这笔最大的资本,他们开始加速为个人的梦想狂奔,但他们却没有想明白的是,工作、业绩、事业、梦想…这些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健康的身体。

职场是马拉松,不是短跑

中国人很焦虑。这种焦虑无处不在,如影随形:毕业一年要月薪过万,30岁要当上总监,结婚前必须有车有房,40岁得实现财务自由…我们总希望一步到位,我们总是用这些“标配”来定义自己的成功。

所以,很多人不惜付出牺牲健康的代价,也要加速抵达成功。有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过劳死,不是被摁在工作上猝死,而是他们总想着争分夺秒第一个到达胜利的终点,而忽略了身体的疼痛和求救。

2013年5月,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一名24岁的年轻员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位曾服务于IBM,刚刚毕业两年的年轻人,发病前连续加班了一个月没有任何休息,而且他每天都是工作到深夜23点以后才下班。同事说,他其实已经病了一周,还在连续加班,但没想到竟然会猝死。

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年轻时更要努力工作。但人生和工作从来都不是短跑,它是一场马拉松。我们永远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有人22岁毕业,苦熬5年后才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周围的人看似在你的前面,未来可能会在你的后面。你没有落后,也未曾领先。

生命就是在等待正确的时间点,然后行动。而我们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所有的无效加班,都是浪费生命

我从来都不相信努力没有结果,但我极力反对无效的加班。

当原本应该完成的工作没有完成,那请自觉加班,不要将工作拖到第二天,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有的工作,是职场人最基本的素养。

而很多时候,80%的加班只是在做无效劳动。很多公司奉行996,强调加班文化,在它们眼里,时间的长短和工作成就、工作态度划等号。 所以,到了下班的点,即便已经完成工作,也要碍于同事仍在努力工作的压力,不得不加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对于职场人而言,这只是时间的消耗,而没有有效的产出。它只是在浪费生命。

Quora上曾经做了一个关于生命时光的统计,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一个人的寿命如果是75岁,那么也就短短的900个月。如果把一个月算做一个小格子,人生其实只有900个格子。

如果你今年20岁,你的人生可能只走了这么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30岁的却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0岁的时候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张30x30的A4纸表格上,每过一个月就涂掉一个空格,可能你没想过,但量化后的人生真的很短暂。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说“年轻是我唯一的资本”,但前提是这段年轻的时光有意义,有价值,而不是被挥霍,被浪费。

高质量的工作应该是所花的时间与专注度的结合。把时间耗费在无效的加班上,无异于谋财害命。

“我自己是一名从事了5年前端的老程序员,辞职目前在做讲师,今年年初我花了一个月整理了一份最适合2019年学习的web前端干货,从最基础的HTML+CSS+JS到移动端HTML5到各种框架都有整理,送给每一位前端小伙伴,这里是小白聚集地,欢迎初学和进阶中的小伙伴。"
加微信:Tt-52057 Q裙:649825285
除了赚钱的能力,还要学会惜命

曾经有种说法,叫做“玩命工作,就是年轻时最好的生活”。很励志,但很可怕。他们好像觉得,只要自己拼命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所以,他们玩命工作,往死里加班。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而随便一个失误却能让你有生命危险。

前段时间,武汉37岁、两个孩子的父亲刘凌峰长期加班胃癌晚期的故事刷屏朋友圈。

在刘凌峰生病之前,他经常加班,很多时候,甚至凌晨3点还在酒局里。最不要命的一次,是他竟然连续工作了超70个小时。

面对身体的日渐衰弱,刘凌峰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段遗愿清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想拥抱每一个我认识的人。跑一次马拉松,跑在风景中,游在山水间…” 37岁的男人,两个儿子的父亲,家庭的顶梁柱,生病后的刘凌峰觉得,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的。

李嘉诚说: “一个人除了赚钱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如果只顾赚钱,并赔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 不要等到等到渴了才喝水,累了才停下。真正的生存智慧,是尽己所能,又能量力而行。

牺牲健康换取梦想很愚昧,拿命换钱更愚昧。再忙再累,请记得善待自己。

-End-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b1115C/article/details/8930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