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维持时间10年以上的仅有5.5%,而国外维持时间10年以上的有26.1%;从数量上来看,国外在华维持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10.5万件,是国内数量的近4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涉及智力资源的评估、激励、管理等诸多环节,弹性大、程序多,就像一块“硬骨头”,转化起来难度很大。在当前我国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这块“骨头”到底硬在哪儿?

1.高校科研机制的限制

高校内容很多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和专利都是老师在承担职级评定、为了完成某项科研任务、完成某些奖励政策、支持论文和学术观点而开始的结果。很多项目理论性较强,但是实际操作和市场可行性缺少验证。

2.经费和精力的投入不足

很多项目是为了一个初步的结果而订立的,在完成初期实验后,国家、院校很少有多余的资金支持老师的进一步研究,这就导致了项目的夭折和中止。学校不能进一步提供可试行的场所、资金,老师也有其他项目和教学工作在身,没有更多的时间。

3.研究和市场脱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必须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体验,而老师的研究除了纯理论性较多外,很多都属于闭门造车型。而围绕市场的研究时间长、周期多、成熟度要求比实验室高出许多,这也导致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较难转化。

4.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和知识产权办公室,高校的成果转化办公室和科研中心也相对独立。尤其是在初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双方不能很专业、直观、准确地表达技术难题的参数,双方出于谨慎考虑的原因,都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等情况。

5.介机构机制不健全

虽然政府越来越重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 也做了不少的尝试,包括搭建独立的网站、发布高校科技成果等。但是在国际上,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是其成果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如设立咨询公司、高校中介公司,但是现在高校很多都是在其科技处下属设立一个部门,老师也只是兼职负责成果转化工作。

6.缺少专业的技术经纪人

目前我国市场缺乏统一的技术转化网络体系,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技术的经营机构里缺少懂技术、懂法律、懂经营管理的精英人才。而且目前市场上的技术转让、专利交易、专利评估等鱼龙混杂,很多技术拥有者很难鉴定其真伪,也导致了技术拥有者的危机意识和畏惧心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556860/article/details/889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