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通信基础课堂笔记------第二章(重点)

1.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TCP/IP的数据封装过程

1)用户信息转换为数据,以便在网络上传输;

2) 数据转换为数据段,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主机之间建立一条可靠的连接;

3) 数据段转换为数据包或数据报,并在报头中放上逻辑地址,这样每一个数据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传输; 

4) 数据包或数据报转换为帧,以便在本地网络中传输。在本地网段上,使用硬件地址唯一标识每一台主机;

5)帧转换为比特流,并采用数字编码和时钟方案。

3.TCP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1) 请求端(客户)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号)段指明客户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以及初始序号(ISN),这个SYN段为报文段1。

2) 服务器发回包含服务器的初始序号SYN报文段2作为应答,同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客户的ISN加1以对客户的SYN报文段进行确认。一个SYN占一个序号。

3) 客户必须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服务器的ISN加1以对服务器的SYN报文段3进行确认。

4.TCP的四次握手/终止连接

1)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报文段4)。

2)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报文段5)。和SYN一样,一个FIN将占用一个序号。 

3)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报文段6)。 

4)客户段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报文段7)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OJJJ/p/1063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