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类的访问修饰符和面向对象的五大原则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哦。 https://blog.csdn.net/Dch19990825/article/details/88650115

1. Java中关于类的修饰符

  • 访问控制符。

    与C++的访问控制符相似,Java中类的属性和方法都有访问权限的规定,且与C++意思相近。

    当然,该类成员可以访问自己类的所有成员。访问级只对外部做出限制。

    • private(当前类访问级别)。相当于私有,被修饰的属性或者方法不能被外部或者其他类访问。
    • default(包访问级别)。 默认的访问级别,被修饰的属性或者方法只能被当前包下的类访问。
    • protected(子类访问级别)。被修饰的属性或者方法**只有该类子类才能访问。 **
    • public(公共的访问级别)。被修饰的属性或者方法外界类皆可访问

    思考总结:

    一个类的访问控制符为 子类外部类 限制了访问权限(仅此而已)

  • static修饰符号

    • 类中的成员被static修饰。表示该成员只属于类,不属于任何对象。只有一份。

      • static修饰的方法只能访问static修饰的方法。(传参的对象的方法除外)
      • static修饰的变量
    • 类中代码块被static修饰 。在类的加载过程中,会加载该代码块,因为类只会被加载一次,故静态代码块也只会被执行一次。

      package test;
      
      public class Kit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Kit的静态代码块");
      	}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System.out.println("THis-----");
      		Kit kp=new Kit();
      		
      	}
      }
      /*输出:
      Kit的静态代码块
      THis-----
      */
      

    思考总结:

    与C++static的用法意义相同。 不过多了个static代码块的修饰

##2.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

​ 百度了一下有下面五个吧。引用的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1de87625f43

  • 单一职责原则(SRP)

  • 开放封闭原则(OCP)

  • 里氏替换原则(LSP)

  • 依赖倒置原则(DIP)

  • 接口隔离原则(ISP)

    其实我没听懂太多,下面是我从中思考和以前的经验的理解:

    1.类的设计要符合其根本意义,且不可随意的继承。

    2.为了多态而实现的基类尽量作为抽象类。

    3.类的方法接口尽量独立,出了依赖参数,不依赖其他可变的属性。

##3.对象的关系都有哪些?

  • 继承
  • 封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ch19990825/article/details/886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