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基础总结---网络层

网络层

仅在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称为虚电路(Virtual-Circuit, VC)网络
仅在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称为数据报网络(datagram network)

虚电路网络

仅在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称为虚电路(Virtual-Circuit, VC)网络

一条虚电路网络组成:

  1. 源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路径(即一系列链路和路由器)
  2. VC 号,沿着该路径的每段链路的一个号码
  3. 沿着该路径的每台路由器的转发表表项

虚电路中3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1. 虚电路建立
  2. 数据传送
  3. 虚电路拆除

信令报文: 端系统向网络发送指示虚电路启动与终止的报文,以及路由器之间传递的用于建立虚电路(即修改路由器表中的连接状态)的报文。

虚电路的概念来源于电话界,采用了真正的电路。

数据报网络

数据报网络中,每当一个端系统要发送分组,它就为该分组加上目的端系统的地址,然后将分组推进网络中。无需建立任何虚电路,路由器不维护任何虚电路的状态信息(因为没有虚电路)

路由器使用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即在该表中寻找最长的匹配项,并向与最长前缀匹配的相关联的链路转发该分组。

数据报网络在其转发表中维持了转发状态信息

因特网作为一种数据报网络,是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需求发展而来

路由器

  • 路由器的转发功能

一台路由器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交换结构共同实现了转发功能,并且总是由硬件实现,这些转发功能有时总称为路由转发平面 (转发平面以纳秒时间尺度运行)

  • 路由选择功能
    路由器控制平面 通常由软件实现并在路由选择处理器上执行(通常是一种传统的CPU)

4个组成部分:

  • 输入端口
  • 交换结构
    • 经总线交换
    • 经内存交换
    • 经互联网络交换
  • 输出端口
  • 路由选择处理器

网际协议: 因特网中的转发和编址

因特网的网络层中三个主要组件:

  • IP 协议
    • 编址规则
    • 数据报格式
    • 分组处理规则
  • 路由选择部分
    • 路径选择
    • RIPOSPFBGP
  • ICMP:互联网控制协议。报告数据包中的差错和对某些网络层信息请求进行响应的设施。
    • 差错报告
    • 路由器“信令”

数据报格式

IPv4 数据报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v4数据报中的关键字段:

  • 版本号: IPv4IPv6
  • 首部长度:Ipv4包含一些可变数量的选项(这些选项包含在IPv4数据报首部),故需要这4比特来确定IP数据报中数据部分实际从哪里开始。大部分IP数据报不包含选项
  • 服务类型。
  • 数据报长度。这是IP数据报的总长度(首部加上数据),以字节计,该字段长为16比特,IP数据报理论长度最大长度是65535字节。
  • 标识、标志、片偏移
  • 寿命。寿命字段(Time-To-Live,TTL)用来确保数据报不会永远(如由于长时间的路由选择环路)在网络中循环。每当数据报由一台路由器处理时,该字段的值减1。若TTL字段减为0则该数据报必须丢弃。
  • 协议。协议是在到大最终目的后,指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应交给哪个特定的运输协议。6表明数据部分交由TCP,17表明交给UDP。

协议号是将网络层和运输层绑定在一起的粘合剂

  • 首部检验和。用于帮助路由器检测收到的IP数据报中的比特错误。
  • 源和目的地址。
  • 选项。在 IPv6 首部中已去掉了IP选项
  • 数据(有效载荷)

IP 数据报分片

发送方和目的地路径上的每段链路可能使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且每种协议可能具有不同的MTU

最大传送单元(MTU):一个链路层帧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量

如何将过大的IP分组压缩进链路层帧的有效载荷字段?
将IP数据报中的数据分片成两个或更多个较小的IP数据报,用单独的链路层帧封装这些较小的IP数据报,然后向输出链路上发送这些帧。每个这些较小的数据报都称为 (fragment)。

为坚持网络内核保持简单的原则,IPv4的设计者决定将数据报的重新组装工作放在端系统中,而不是放在网络路由器中。

IPv4编址

IP地址长度是32比特,因此总共有$ 2^{32} $ 个可能的IP地址。(近似为40亿个可能IP地址)。

地址一般按所谓点分十进制记法书写

IP编址为子网分配一个地址。如:233.1.1.0/24。

  • 其中/24记法,有时称为子网掩码,指示了32比特中最左侧24比特定义了子网地址。

因特网的地址分配策略被称为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IDR).
- a . b . c . d / x a.b.c.d/x ,其中 x x 指示了地址的第一部分中的比特数。地址的 x x 最高比特构成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并且经常被称为该地址的前缀,或者网络前缀。
- 地址剩余的 32 x 32-x 比特可被认为是用于区别该组织内部设备的,其中所有设备具有相同的网络前缀。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又常被称为即插即用协议

DHCP协议的4个步骤:

  1. DHCP服务器发现。
    • 一台新到的主机首要任务是发现一个要与其交互的DHCP服务器。通过DHCP发现报文来完成
  2. DHCP服务器提供
  3. DHCP请求
  4. DHCP ACK

DHCP不足之处: 每当结点连到一个新子网时,要从DHCP的到一个新的IP地址,当一个移动结点在子网之间移动时,就不能维持与远程应用之间的TCP连接。

网络地址转换(NAT)

从本质上讲,NAT使能路由器对外界隐藏了家庭网络的细节。
如果从广域网到达NAT路由器的所有数据报都有相同的目的IP地址,那么该路由器怎么知道它应该将某个分组转发给哪个内部主机,就是使用在NAT路由器上的一张NAT转换表,并且在表项中包含了端口号及其IP地址。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最典型的用途是差错报告。
ICMP被主机和路由器用来彼此沟通网络层对信息。目的网络不可达错误报文的来源,就是ICMP。在某一个位置,IP路由器不能找到一条路径,以通往Telnet、FTP或HTTP应用所指定的主机。该路由器就会向你的主机创建和发送一个类型3的ICMP报文以指示该错误。
ICMP通常被认为是IP的一部分,和TCP和UDP一样。

类型 代码 名称
0 0 回应应答
3 目的地不可达
0 网路不可达
1 主机不可达
2 协议不可达
3 端口不可达
4 需要分片和不需要分片标记置位
5 源路由失败
6 目的网络未知
7 目的主机未知
8 源主机被隔离
9 与目的网络的通告被禁止
10 目的主机的通信被禁止
11 对请求的服务类型,目的网路不可达
12 对请求的服务类型,目的主机不可达
4 0 源抑制(Source Quench)
5 重定向
0 为网络(子网)重定向数据报
1 为主机重定向数据报
2 为网络和服务类型重定向数据报
3 为主机和服务类型重定向数据报
6 0 选择主机地址
8 0 回应(请求)
9 0 路由器通告
10 0 路由器选择
11 超时
0 传输中超出TTL
1 超出分片重组时间
12 参数问题
0 指定错误的指针
1 缺少需要的选项
2 错误长度
13 0 时间戳
14 0 时间戳回复
15 0 信息请求(废弃)
16 0 信息回复(废弃)
17 0 地址掩码请求
18 0 地址掩码回复
30 跟踪路由
31 数据报会话错误
32 移动主机重定向
33 IPv6你在哪里
34 IPv6我在这里
35 移动注册请求
36 移动注册回复

IPv6

IPv6数据报格式

IPv6数据报的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v6最重要的变化:

  • 扩大的地址容量。IPv6将IP地址长度从32比特增加到128比特
  • 简化高效的40字节首部。
  • 流标签与优先级。

IPv6中定义的字段:

  • 版本: 该4比特字段用于标识IP版本号。该字段值设为6
  • 流量类型
  • 流标签。
  • 有效载荷长度。
  • 下一个首部。该字段标识数据报中的内容需要交付给哪个协议(如TCP和UDP)。该字段使用与IPv4首部中协议字段相同的值。
  • 跳限制。经过的每台路由器对该字段内容减1,当到达0时将被丢弃。
  •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 数据

从IPv4到IPv6的迁移:

路由选择算法

  • LS 链路状态算法
  • DV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

因特网中的路由选择

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

  •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RIP

RIP是一种距离向量协议。

RIP使用术语,跳是沿着从源路由器到目的子网(包括目的子网)的最短路径所经过的子网数量,

  • 开放最短路优先 : OSPF

  • 边界网关协议 : BGP

广播和多播路由选择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7976565/article/details/8864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