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网络层

应用层            为计算机用户提供接口和服务
表示层            数据处理(编码解码、加密解密等)
会话层            管理(建立、维护、重连)通信会话
传输层            管理端到端的通信连接
网络层            数据路由(决定数据在网络的路径)
数据链路层        管理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
物理层            数据通信的光电物理特性

1.IP协议详解

1.1虚拟互连网络

物理设备通过使用IP协议,屏蔽了物理网络之间的差异;当网络中的主机使用IP协议连接时,则无需关注网络细节

TCP/IP体系在网络互连上采用的做法是在网络层(即IP层)采用了标准化协议,但相互连接的网络可以是异构的。图a表示有许多计算机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进行互连。由于参加互连的计算机网络都使用相同的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al),因此可以把互连以后的计算机网络看成图b所示的一个虚拟互连网络(internet)

所谓虚拟互连网络,它的意思就是互连起来的各种物理网络的异构性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利用IP协议就可以把这些性能各异的网络在网络层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这种使用IP协议的虚拟互连网络可简称为IP网。使用IP网通信的好处是:当IP网上的主机进行通信时,就好像在一个单个网络上通信一样,他们看不见互连的各网络的具体异构细节(如具体的编址方案、路由选择协议、等等)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7236745/article/details/101868037

1.2IP协议

IP协议使得复杂的实际网络变为一个虚拟互连的网络
IP协议使得网络层可以屏蔽底层细节而专注网络层的数据转发
IP协议解决了在虚拟网络中数据报传输路径的问题

名称 解析
版本 占4位,指的是IP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的版本必须一致,当前主流版本是4,即IPv4,也有IPv6
首部位长度 占4位,最大数值为15,表示的是IP首部长度,单位是“32位字”(4个字节)也即是IP首部最大长度为60字节
区分服务 优先级(3位)和数据链路层的QoS机制有关,定义了8个服务级别。当Qos选择了某种服务模型后,优先级越高,字段越优先传输。D、T、R分别表示延时、吞吐量、可靠性。当这些值都为1时,分别表示低延时、高吞吐量、高可靠性。
ECN 用于为数据报标记“拥塞标识符”。当一个带有ECN标记的分组发送后,如果接收端“持续拥塞”且“具有感知ECN的能力”(如TCP),那么接收端会通知发送端降低发送速度。
总长度 占16位,最大数值为65535,表示的是IP数据报总长度(IP首部+ IP数据)
标识符 主机将数据报分片后,在发送前,会给每一个分片数据报一个ID值,放在16位的标识符字段中。这个ID值可以用来识别哪些分片是属于同一个数据报的,方便重组。
标志 标志字段在IP报头中占3位,
第1位作为保留,置0;
第2位,分段,有两个不同的取值:该位置0,表示可以分段;该位置1,表示不能分段;
第3位,更多分段,同样有两个取值:该位置0,表示这是数据流中的最后一个分段,该位置1,表示数据流未完,后续还有分段,当一个数据报没有分段时,则该位置0,表示这是唯一的一个分段。
偏移量 就像之前说过的,各个IP分片数据报在发送到目的主机时可能是无序的,所以就需要“偏移量”字段来指明“该分片在原数据报中的位置顺序”。发送主机对第一个数据报的偏移量置为0,而后续的分片数据报的偏移量则以网络的MTU大小赋值。
TTL 占8位,表明IP数据报文在网络中的寿命,每经过一个设备,TTL减1,当TTL=0 时,网络设备必须丢弃该报文
协议 占8位,表明IP数据所携带的具体数据是什么协议的(如: TCP、UDP等)
首部校验和 占16位,校验IP首部是否有出错;首先在发送端的时候,将效验和全部置为0,然后把数据报首段数据全部进行反码相加,得到的值为效验和,放入首段效验和里面,然后接收端将数据报首段数据和效验和一起全部反码相加,最后若是得到零,则保留,若是不为零,则说明数据报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则丢弃该数据报。
源地址 占32位,将IP地址看作是32位数值则需要将网络字节顺序转化位主机字节顺序;发送端地址
目的地址 占32位,将IP地址看作是32位数值则需要将网络字节顺序转化位主机字节顺序;接收端地址

2.IP协议的转发流程

路由表简介

路由表工作在网络层,它的工作流程其实是和MAC地址表差不多的。下图中左边为MAC地址表、右边为路由表。MAC地址表由两列组成,分别是MAC地址硬件接口。路由表的重点部分也是由两列组成的,分别是目的IP地址下一跳IP地址计算机和路由器都拥有路由表

在最开始的时候,有提到下边这个网络拓扑。计算机A需要跨设备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C,仅有数据链路层是无法解决的,因此需要网络层。有了路由表和前边了解到的IP协议的内容,就可以实现跨设备的数据传输了

整个跨设备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 A发出目的地为C的IP数据报,查询本地路由表发现下一跳为E
  • A将数据报发送给E
  • E查询本地路由表发现下一跳为F,将数据报发送给F
  • F查询本地路由表发现目的地C,是和自己直接连接的,然后将数据报发送给C

上边是仅从网络层去看这整个数据传输的过程,下边结合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看整个过程:

第一步:

  • A发出目的地为C的IP数据报,查询路由表发现下一跳为E
  • A将IP数据报交给数据链路层,并告知目的MAC地址是E
  • 数据链路层填充源MAC地址A目的MAC地址E
  • 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层将数据发送给E

第二步:

  • E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数据帧,把数据帧传输给网络层
  • E查询路由表,发现下一跳为F
  • E把数据交给数据链路层并告知目的MAC地址为F
  • E的数据链路层封装数据帧并发送(此时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就会发生变化,源MAC地址为E,目的MAC地址为F)

第三步:

  • F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数据帧,把数据帧交给网络层
  • F查询路由表,发现下一跳为C
  • F把数据交给数据链路层,并告知目的MAC地址为C
  • F的数据链路层封装数据帧并发送

从上边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发现

  • 数据帧每一跳的MAC地址都在变化(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 IP数据报每一跳的IP地址始终不变

3.ARP协议与RARP协议

ARP缓存表是ARP协议和RARP协议运行的关键
ARP缓存表缓存了IP地址到硬件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ARP缓存表中的记录并不是永久有效的,有一定的期限

3.1 ARP出现原因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其作用是在以太网环境中,数据的传输所依懒的是MAC地址而非IP地址,而将已知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的工作是由ARP协议来完成的。

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的呢?它就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3.2 ARP映射方式

静态映射

静态映射的意思是要手动创建一张ARP表,把逻辑(IP)地址和物理地址关联起来。这个ARP表储存在网络中的每一台机器上。例如,知道其机器的IP地址但不知道其物理地址的机器就可以通过查ARP表找出对应的物理地址。这样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物理地址可能发生变化:

(1)机器可能更换NIC(网络适配器),结果变成一个新的物理地址。

(2)在某些局域网中,每当计算机加电时,他的物理地址都要改变一次。

(3)移动电脑可以从一个物理网络转移到另一个物理网络,这样会时物理地址改变。

要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必须定期维护更新ARP表,此类比较麻烦而且会影响网络性能。

动态映射

动态映射时,每次只要机器知道另一台机器的逻辑(IP)地址,就可以使用协议找出相对应的物理地址。已经设计出的实现了动态映射协议的有ARP和RARP两种。ARP把逻辑(IP)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RARP把物理地址映射为逻辑(IP)地址。

3.3 ARP原理及流程

在任何时候,一台主机有IP数据报文发送给另一台主机,它都要知道接收方的逻辑(IP)地址。但是IP地址必须封装成帧才能通过物理网络。这就意味着发送方必须有接收方的物理(MAC)地址,因此需要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而ARP协议可以接收来自IP协议的逻辑地址,将其映射为相应的物理地址,然后把物理地址递交给数据链路层。

ARP请求

任何时候,当主机需要找出这个网络中的另一个主机的物理地址时,它就可以发送一个ARP请求报文,这个报文包好了发送方的MAC地址和IP地址以及接收方的IP地址。因为发送方不知道接收方的物理地址,所以这个查询分组会在网络层中进行广播。(见图1)

ARP响应

局域网中的每一台主机都会接受并处理这个ARP请求报文,然后进行验证,查看接收方的IP地址是不是自己的地址,只有验证成功的主机才会返回一个ARP响应报文,这个响应报文包含接收方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这个报文利用收到的ARP请求报文中的请求方物理地址以单播的方式直接发送给ARP请求报文的请求方。(见图2)

3.4 ARP协议报文字段抓包解析

报文格式

字段名称 描述
硬件类型 16位字段,用来定义运行ARP的网络类型。每个局域网基于其类型被指派一个整数。例如:以太网的类型为1。ARP可用在任何物理网络上。
协议类型 16位字段,用来定义使用的协议。例如:对IPv4协议这个字段是0800。ARP可用于任何高层协议
硬件长度 8位字段,用来定义物理地址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例如:对于以太网的值为6。
协议长度 8位字段,用来定义逻辑地址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例如:对于IPv4协议的值为4。
操作码 16位字段,用来定义报文的类型。已定义的分组类型有两种:ARP请求(1),ARP响应(2)。
源硬件地址 这是一个可变长度字段,用来定义发送方的物理地址。例如:对于以太网这个字段的长度是6字节。
源逻辑地址 这是一个可变长度字段,用来定义发送方的逻辑(IP)地址。例如:对于IP协议这个字段的长度是4字节。
目的硬件地址 这是一个可变长度字段,用来定义目标的物理地址,例如,对以太网来说这个字段位6字节。对于ARP请求报文,这个字段为全0,因为发送方并不知道目标的硬件地址。
目的逻辑地址 这是一个可变长度字段,用来定义目标的逻辑(IP)地址,对于IPv4协议这个字段的长度为4个字节。

4. IP地址的子网划分

4.1 IP地址的分类

4.2 公共IP地址

 互联网组织分配的地址,世界唯一。

4.3 私有IP地址

用在局域网。

4.4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CIDR表示法

无类别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在路由器使用前缀来描述有多个位是网络位(或称前缀),剩下的位则是主机位。CIDR显著提高了IPv4的可扩展性和效率,通过使用路由聚合(或称超网)可有效地减小路由表的大小,节省路由的内存空间,提高路由的查找效率,该技术可以理解为把小网合并成大网。

CIDR表示法就是使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子网掩码的位数,在划分子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很们很容易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而不必在通过子网掩码一步一步的计算查看。格式:IP/cidr

例如:192.168.111.124/23

表示有23位子网掩码,进而计算出网段:192.168.110.0/23

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ing,VLSM),是对部分子网再次进行子网划分,允许一个组织在同一个网络地址空间中使用多个不同的子网掩码。VLSM使寻址效率更高,IP地址利用率也更高。所以VLSM技术被用来节约IP地址,该技术可以理解为吧大网分解成小网。

4.5 子网划分

当我们对一个网络进行子网划分时,基本上就是将它分成小的网络。比如,当一组IP地址指定给一个公司时,公司可能将该网络"分割成"小的网络,每个部门一个。这样,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都可以有属于它们的小网络。通过划分子网,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将网络分割成小网络。这样也有助于降低流量和隐藏网络的复杂性。

4.6 划分超网

超网(supernetting)是与子网类似的概念--IP地址根据子网掩码被分为独立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但是,与子网把大网络分成若干小网络相反,它是把一些小网络组合成一个大网络 ——超网。

  超网创建用来解决路由列表超出现有软件和管理人力的问题以及提供B类网络地址空间耗尽的解决办法。超网允许一个路由列表入口表示一个网络集合,就如一个区域代码表示一个区域的电话号码的集合一样。

5.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技术用于多个主机通过一个公有IP访问互联网的私有网络中

NAT减缓了IP地址的消耗,但是增加了网络通信的复杂度

5.1 NAT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NAT名字很准确,网络地址转换,就是替换IP报文头部的地址信息。NAT通常部署在一个组织的网络出口位置,通过将内部网络IP地址替换为出口的IP地址提供公网可达性和上层协议的连接能力。

对于有Internet访问需求而内部又使用私有地址的网络,就要在组织的出口位置部署NAT网关,在报文离开私网进入Internet时,将源IP替换为公网地址,通常是出口设备的接口地址。一个对外的访问请求在到达目标以后,表现为由本组织出口设备发起,因此被请求的服务端可将响应由Internet发回出口网关。出口网关再将目的地址替换为私网的源主机地址,发回内部。这样一次由私网主机向公网服务端的请求和响应就在通信两端均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了。依据这种模型,数量庞大的内网主机就不再需要公有IP地址了。

NAT的转换示意图如下所示

我们一般使用私网ip作为局域网内部的主机标识,使用公网ip作为互联网上通信的标识

在整个NAT的转换中,最关键的流程有以下几点

  • 网络被分为私网和公网两个部分, NAT网关设置在私网到公网的路由出口位置,双向流 量必须都要经过NAT网关
  • 网络访问只能先由私网侧发起,公网无法主动访问私网主机;
  • NAT网关在两个访问方向上完成两次地址的转换或翻译,出方向做源信息替换,入方向做目的信息替换;
  • NAT网关的存在对通信双方是保持透明的;
  • NAT网关为了实现双向翻译的功能,需要维护一张关联表,把会话的信息保存下来。

5.2 静态NAT

如果一个内部主机唯一占用一个公网IP,这种方式被称为一对一模型。此种方式下,转换上层协议就是不必要的,因为一个公网IP就能唯一对应一个内部主机。显然,这种方式对节约公网IP没有太大意义,主要是为了实现一些特殊的组网需求。比如用户希望隐藏内部主机的真实IP,或者实现两个IP地址重叠网络的通信。

5.3 动态NAT

它能够将未注册的IP地址映射到注册IP地址池中的一个地址。不像使用静态NAT那样,你无需静态地配置路由器,使其将每个内部地址映射到一个外部地址,但必须有足够的公有因特网IP地址,让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都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分组

5.4 NAT重载(经常应用到实际中)

这是最常用的NAT类型。NAT重载也是动态NAT,它利用源端口将多个私网ip地址映射到一个公网ip地址(多对一)。那么,它的独特之处何在呢?它也被称为端口地址转换(PAT)。通过使用PAT(NAT重载),只需使用一个公网ip地址,就可将数千名用户连接到因特网。其核心之处就在于利用端口号实现公网和私网的转换。

面对私网内部数量庞大的主机,如果NAT只进行IP地址的简单替换,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当有多个内部主机去访问同一个服务器时,从返回的信息不足以区分响应应该转发到哪个内部主机。此时,需要NAT设备根据传输层信息或其他上层协议去区分不同的会话,并且可能要对上层协议的标识进行转换,比如TCP或UDP端口号。这样NAT网关就可以将不同的内部连接访问映射到同一公网IP的不同传输层端口,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公网IP的复用和解复用。这种方式也被称为端口转换PAT、NAPT或IP伪装,但更多时候直接被称为NAT,因为它是最典型的一种应用模式。

也就是说,我们利用端口号的唯一性实现了公网ip转换为私网ip的这一步。PAT(NAT重载)能够使用传输层端口号来标识主机,因此,从理论上说,最多可让大约65000台主机共用一个公有IP地址

6. ICMP协议详解

ICMP协议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一个新搭建好的网络,往往需要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来验证网络是否畅通;但是IP协议并不提供可靠传输。如果丢包了,IP协议并不能通知传输层是否丢包以及丢包的原因。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协议来完成这样的功能–ICMP协议。

6.1 ICMP协议的功能

ICMP协议的功能主要有:

1. 确认IP包是否成功到达目标地址

2. 通知在发送过程中IP包被丢弃的原因

如下图所示:

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1.ICMP是基于IP协议工作的,但是它并不是传输层的功能,因此仍然把它归结为网络层协议

2. ICMP只能搭配IPv4使用,如果是IPv6的情况下, 需要是用ICMPv6

6.2 ICMP的报文格式

ICMP报文包含在IP数据报中,IP报头在ICMP报文的最前面。一个ICMP报文包括IP报头(至少20字节)、ICMP报头(至少八字节)和ICMP报文(属于ICMP报文的数据部分)。当IP报头中的协议字段值为1时,就说明这是一个ICMP报文。ICMP报头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

字段说明:

类型 说明
类型 占一字节,标识ICMP报文的类型,从类型值来看ICMP报文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取值为1~127的差错报文,第2类是取值128以上的信息报文
代码 占一字节,标识对应ICMP报文的代码。它与类型字段一起共同标识了ICMP报文的详细类型
校验和 这是对包括ICMP报文数据部分在内的整个ICMP数据报的校验和,以检验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差错(其计算方法与在我们介绍IP报头中的校验和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类型及含义如下:

类型(十进制) 内容
0 回送应答
3 目标不可达
4 原点抑制
5 重定向或改变路由
8 回送请求
9 路由器公告
10 路由器请求
11 超时
17 地址子网请求
18 地址子网应答

7. 网络层的路由

自治系统内部路由的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RIP、OSPF)

自治系统外部路由的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BGP)

7.1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之RIP协议

基本思想:

(1)、以跳数为代价单位;

(2)、每个路由器周期性的与相邻路由器交换若干<x,d>二元组组成的路由信息,x表示可到达的目的站(主机或网络),d代表到目的站的距离(跳数);

(3)、相邻路由器得到路由信息后,按照距离矢量算法(最短路径原则,实现最佳性),建立或更新路由表。

实现步骤(四步)

 步骤1:初始化

路由器启动时,对每个直接相连的网络生成一个路由表项,跳数为0。

 步骤2:路由信息交换

每个路由器周期性向相邻路由器报告自己的路由表,以二元组形式<x,d> 。

步骤3:路由表更新-依据距离矢量算法

步骤4:路由表稳定

经过一定时间,路由表达到稳定,称为算法达到收敛状态。

RIP特点

  RIP基于距离矢量路由算法而开发的。RIP协议适用于中小型网络,有RIP-1和RIP-2。

(1)、 优点: 实现比较简单,所需CPU和内存开销少

(2)、缺点: 

  • 由于每个路由器要将自己整个路由表发送给所有相邻路由器,路由信息量大,占较大的网络开销;

  • 好路由消息传播快,坏路由信息传播速度慢。网络出现故障,传播时间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数分钟);

  • 存在路由同步(我的计算结果依赖于你,你的计算结果依赖于我),算法收敛速度慢,容易引发更新不一致;

  • 可扩展性不好,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网络,一条路径上最多15个路由器;

  • 可产生路由环路,为避免路由环路需要特殊处理;                             

RIP协议工作原理

1、采用两种报文类型:

  •  请求(request):向相邻路由器请求路由信息;
  • 响应(response)更新: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本地路由信息;

 2、工作原理

  • (1)路由器启动时,RIP协议在接口上发送request报文, 等待相邻路由器的request和response,并予以应答;当收到response时,利用距离矢量算法进行路由更新.
  • (2)路由器周期性发送response,定期通告本地路由信息给邻居路由器。
  • (3)一个路由器路由信息发生变化,会主动发送response给邻居路由器。

 3、三个定时器

为了使路由器中路由信息反映当前网络实际连通状况,确保路由信息的时效性,使用了三个定时器:

(1)更新定时器

  • 用于触发路由器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消息(response),基准时间为30秒;
  • 为了防止所有路由器同时发送response,RIP规定在基准时间上随机加一个5秒的偏移.时间可在[25,35]之间随机选取                 

(2)过期定时器

  • 每当增加或更新一条路由记录时,协议模块会自动启动一个过期定时器(生存期)。
  • 如果超时(180秒),没有收到该路由记录的任何信息(更新或确认),该路由项标记为无效(将跳数设置为16).

(3)刷新定时器

  • 一条路由记录失效后,为了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此消息,并不立即删除,而要保存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由刷新定时器控制(120秒).
  •  又称为垃圾回收定时器(garbage collection timer)

RIP协议的说明

1、仅和所有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

2、交换的路由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除了从待交换方向的邻居路由器学习到的路由信息)的全部路由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3、路由信息发送时机

  • 请求交换:request, reponse;
  • 周期交换: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
  • 触发交换:路由信息发送变化时自动告知邻居路由器。   

7.2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之OSPF协议

1、概念

RIP协议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而OSPF协议则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preview

SPF算法也被称为Dijkstra算法,这是因为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于1959年提出的。SPF算法将每一个路由器作为根(ROOT)来计算其到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每一个路由器根据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会计算出路由域的拓扑结构图,该结构图类似于一棵树,在SPF算法中,被称为最短路径树。

2、OSPF协议度量值计算

mertic:到达目的地的开销值(cost),计算值是经过的每一个路由器的入接口的cost值的累加。例如,从下图A——>C:cost值:1+64=65,而从A——>B——>C: cost值:1+64+64=129。每个接口的cost计算公式:参考宽带(10^8)/接口带宽(b/s)

preview

3、OSPF报文类型

preview

4、OSPF区域性进行泛洪

OSPF区域分为主干区域和其他下层区域,例如下图中的area 0就是主干区域,也可以采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标识区域,主干区域为0.0.0.0,其他区域可以自己设置。这样每个区域内部的所以路由器经过泛洪后,就能知道本区域内的网络拓扑结构,之后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概括后再与主干路由器交换信息(注:主干路由器就是位于主干区域的路由器,它们同时也可以作为区域边界路由器。),这样这些区域构成的自治系统就完成系统的网络拓扑图的构建,而再与其他自治系统的交流时,只需要有一个主干路由器作为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就能与其他自治系统交流了。

preview

5、OSPF的三张表

preview

6、OSPF的基本运行步骤

preview

7.3 RIP和OSPF协议的比较

RIP协议     OSPF协议
从邻居看网络 整个网络的拓扑
在路由器之间累加距离 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
频繁、周期更新,收敛很慢 状态变化更新,收敛很快
路由间拷贝路由信息 路由间传递链路状态,自行计算路径

7.4 外部网关路由协议之BGP协议

  •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际网关协议)
  • BGP协议是运行在AS之间的一种协议
  • BGP协议能够找到一条到达目的比较好的路由        
  • BGP并不关心内部网络拓扑
  • AS之间通过BGP发言人交流信息
  • BGP Speaker可以人为配置策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dsHDS6/article/details/11413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