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的核心概念

可能是成长类的书读的太多了,每次再看到类似畅销书,读了之后都觉得不解渴,干脆按自己的思路总结一下。

回顾了一下所有这类书籍,发现基本都是围绕着两大概念——“认知”“能力”。这两个概念都来自心理学,看似简单、常用,实则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含义。这次,我想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重新推导一下,一方面希望给你提供新的视角,另一方面对自己而言,总结之后相关的书就可以少读一些了,因为从基础理论上看,这50年来其实都没有太多新东西。

要解释这么抽象的东西,我选了逻辑学的视角,首先,简单看下人的思维规律,引入逻辑工具,用逻辑工具来辨析“认知”,然后,带着对“认知”新的理解,再来解读“能力”是什么。这么串下来,希望你会对个人成长有新的认识。

一·人的思维规律

5508137-0cdc03adabd9c4ee.jpg

傅盛说:“认知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知乎上很多人点赞、认同、引用。若是你发现自己不理解这句话,那问题一定是出在“认知”这个概念上,它太抽象了,难以理解。

到底什么是“认知”?人与人之间的思考到底有哪些不同?要解释清楚这些,只能从逻辑学说起。

哲学家们发现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运用一种叫“抽象思维”的方式,超越感观,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既然是抽象的,那人们如何对自己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思考过程进行研究呢?这就有了逻辑学,人的思维过程最终都可以体现在人的语言上,因此逻辑学通过分析语言对人的思考方式进行观察、提炼,最终总结出了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思考的基础,它看似是一个抽象的单词,实际是一个知识单元,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例如“汽车”,你立刻能想到,它是什么、由什么组成、有什么用途、有什么特点,对应的各种案例、图像、故事等等。

每个概念的描述都分内涵和外延两类,内涵是它的本质含义,例如一句话描述出汽车是一个具有什么特点由什么组成的交通工具,加很多的定语是为了让它有别于其他的概念,具有唯一性。而外延则是它反应的具体对象的集合,例如货车,面包车都是汽车。一般来说,内涵的条件越多,概念的描述越精确,相对的,其外延的范围就越小。

我们脑中的知识体系正是由一个个的概念堆砌而成,概念之间相互关联、包含,形成一张交错复杂的大网络。

“判断”是一个陈述语句,它将概念连接起来,用来陈述事实或者表达观点。在知识体系中,常常会放到某一个概念的知识单元中,扩充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一个事实,如“汽车有四个轮子”,也可能是一个主观观点,如“汽车还是劳斯莱斯好”。

“推理”则是抽象思考的过程,它由一个或多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常用的归纳法、演绎法、三段论都属于推理。

感觉像不像小学语文课的内容?如果你想问为什么以前没学过,逻辑学在国外是一门必修课,而我国的教育把逻辑学融到了数学和语文中,没有提炼出来讲,就好像是神雕侠侣里,小杨过去全真教学武,赵志敬只教了招式,没教内功。

顺便一提,如果你是一个懂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程序员,你会发现“概念”和“类”非常相似的,也会明白为什么用高级语言编相对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如果你还见过一个大型的面向对象系统的“类图”,那你一定能想象到我说的知识体系张的是什么样子。

接下来,咱们再对“概念”深挖一下。你别看这东西貌似简单,把“概念”打开来看一下,它其实深不可测,下面,看看它的三个特点以及对人的影响:

1.概念是有抽象程度的,越抽象的概念,其内涵就越复杂,有的甚至很难清晰的定义,常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成功”、“自由”、“爱”,你的理解八成和你朋友的理解、父母的理解、爱人的理解都不完全一致,这很正常,你去看看辩论比赛的辩题,里面充满了这样的词,没有答案的东西,才有的“辩”嘛。

2.概念是有广度的,每一个概念中其实都隐含着无限多的信息,随着你的学习可以无限扩展。

比如“苹果”,它的内涵确实是明确的,你一说,大家脑中都会迅速定位到那个圆圆的东西,但是它的外延却会随着人的多角度观察而无限扩展。生物学家会知道更多的成分,美食家会知道更多的味道,画家会知道更多的颜色,果农会知道更多的品种,事实上,没有人能集中如此丰富的信息,并传递给所有人,所以,即使是“苹果”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大家所理解的广度其实不尽相同。

3.概念是有深度的,越高抽象概念,下层越会关联到很多低抽象的概念,以此类推,就会形成复杂的树形结构。所以同一个概念,不同人的理解深度往往不同。

再拿”汽车”举例,它的内涵是这样的:“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5岁小孩理解汽车,由于不懂“动力”是啥意思,估计只认识自己家的车,或者,把能推着走的四轮玩具也当成汽车,这就是只知道外延,不理解内涵,我们说他没抓住本质,其实不懂这个概念;一个普通司机,他知道动力就是发动机提供的动能,能举一反三认识很多车,这就是理解了这个概念;一个汽车修理工,他对动力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发动机以及其内部构成、工作原理等等,他能从“汽车”概念,关联到其他下层更多的概念,形成一个体系,我们说,他对汽车理解更深,更懂车。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出冷汗,你头脑中的那么多的概念,真的正确吗?你所知道的概念和别人知道的,真的一样吗?

有没有这样的场景,你对女朋友说“等我成功了就娶你”,她说“好!”,其实你所认为的那个成功,是成为一个出世的智者,大隐隐于市,而她所认为的那个成功,是成为一个入世的强者,要开着劳斯莱斯来接她,所以,你们其实并没有达成一致。

还有,很多事从这个角度上也很容易解释了:

有人问“为什么人变聪明难但是变傻容易呢?”,现在很好解释了,变傻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深,甚或者把概念混淆、搞错,这确实容易。而变聪明则需要对概念进行理解、打磨、关联,这当然需要系统、深入的学习。

有人被批评,说他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如此看来,就是没有掌握概念的内涵,只看到外延,就以为自己懂了。

还有人说,知识的质比量重要,深度比广度重要,如此看来,这句话的含义是,持续增强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比持续吸收更多理解浅显的新概念,更超值。

二.认知是什么

5508137-59c9c1f8357fde6b.jpg

通常的解释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它的内涵很明确,“人认识事物的过程”,而把过程展开之后,发现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涉及了一连串的其他概念,这些属于认知神经学的研究范畴,我也搞不懂,但是认知的产物我们是可以明确知道的,因为它和思维活动正好是契合的,用逻辑学的视角看,不就是我们脑中的一个一个概念和判断吗。

回过头来再看,所谓人和人认知的差异,就很明显了,从结果上看,你和一个高手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差异,无非就三种典型情况:

1.概念抽象程度太高,你没有理解它的全部内涵。也就是说,你没有看透事物的本质。

2.广度不够,明明一起学的概念,虽然你理解了内涵,但是掌握的外延太少,缺乏足够的信息。

3.深度不够,你以为理解当前这一个概念就完事了,高手则会把下层更多的概念搞清楚,与之关联起来,形成更完备的体系。

以上三种情况,即使你的推理很强,思考后得出的判断八成和人家是有差距的。网上常说,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先不论不确定性啊、机会啊什么的,就单说“懂”这件事,你可能就已经落后了。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个概念“演讲”,你的理解可能就是站在台上把自己的观点有逻辑的表达出来,那你一上来,就会聚焦在演讲稿的内容上,并开始不停的演练。而专业人士所认知的“演讲”,则是如何让听众接受你的观点,那么按听众能接受的逻辑讲才是关键。这样一来,专业人士他们就会先调研听众群体,对整个过程进行编排,在演练过程中,会不断的换位思考,怎么循序渐进的给听众搭建理解的台阶。

另一个概念“努力”,你的理解可能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力的较量,那需要你努力的时候,你只要咬着牙坚持就可以了,而还另一种理解,“努力”其实是一种策略性的活动,包括对个人的资源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等多方面,而好的策略是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的,按这个理解,努力就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激励行为,而是一开始就要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的启动等等。

这就是所谓的认知的差异,别说和别人比,如果你持续的在学习,可以试着自己和自己比,找一本5年前读过的书,现在再读一遍,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理解,有句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书还是那个书,不同的是你掌握的概念更清晰了,认知水平更高了,所以能读出很多以前读不懂的东西来。

说到这里,你应该对“认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那么一些带有“认知”词汇的含义,都可以推导出来。

比如“升级认知”,可以简单认为是提升对概念获取的质量和速度,提升判断和推理效率。

再比如“自我认知”,就是对“自我”这个概念的清晰定义,既要搞清楚内涵,还要不断探索自己找到更丰富的外延,再深入一些,就是要向下做关联,要知道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性格特质等等可都是承载在一个一个的概念上的,只有不断的关联,才能获得完整的自画像。

还有就是“元认知”,对思考过程的再思考,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如果你能主动对头脑中的抽象概念进行补全,关联,合并等操作,就是触发了元认知。

最后,关于“认知能力”,这个好像没法解释了,因为它的关键词不是“认知”,而是“能力”,这是一个更抽象,更丰富的概念。“能力”到底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由什么组成?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能搞清楚这些,那提升能力的方法,是不是也显而易见了呢?

注:对思维感兴趣可参考我总结的思维地图
第一篇:操作系统篇
第二篇:数据篇
第三篇:算法篇
第四篇:应用程序篇

三.能力的解析

5508137-f685e0a9a00fbd68.jpg

最近看到很多书都在讲什么是“能力”,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技能”,它们如何掌握,如何转化。整理之后,发现“能力”这个概念层次最高,我们可以通过解析这个概念,把下层的其他概念与之相连,获得一个全景图。这样,既能看到一个近似的全貌,又能找到提升的思路。

先看“能力”的定义:能力是能够顺利完成某些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
注:“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中的概念,即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只有一个关键点,所谓能力一定是把事情做成之后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能力完成某事,实际他失败了,那能力是体现不出来的,或者说根本就不能算有能力,顶多只能说有潜力。

接下来,我们再把“能力”这个抽象的概念分解,看看它的成分。目前心理学界普遍认可的是1973年诞生演化至今的“能力素质模型”。有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两种表现形式,其实都差不多,它把能力分为六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

  • 知识
  • 技能
  • 社会角色
  • 自我概念
  • 特质和动机
5508137-e02bccbd8fa90639.jpg

模型中,知识和技能在水面之上,很容易表现出来,其他的均隐藏在水面下,作用巨大,但是很难观察,只能以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推测。这个能力的构成,虽然心理学还没有再进一步研究成果,但是这个历经40年还没被颠覆的模型会给你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修炼不同的层次,确实会呈现出不同的能力,接下来,从上到下逐一解读一下。

1.知识(Knowledge)

5508137-4a3b4c95a1f97fbe.jpg

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拥有知识,能直接获得的就是“解释力”,可以对事物进行解释,说白了,就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你能信心满满的说,“我知道!”,然后给他解释一通。如果记忆力正常的话,去做个知识问答,考试答个卷,都是没问题的。

当然,只有知识,你能获得的能力非常有限,因为很多事是“知道”却难以“做到”的。

例如你看懂了投篮的每个姿势,第一次投八成是进不去的,你其实没有投篮能力;你熟练记忆了演讲稿,第一次上台八成是语无伦次的,你其实没有演讲能力;你熟读各类漫画书,第一次画漫画八成是四不像的,你其实没有绘画能力。若要想掌握这类能力,就得在下一个层次下功夫:打磨、锤炼你的“技能”。

2.技能(Skill)

5508137-69aba983e2187fee.jpg

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修炼“技能”,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获得对应的知识,然后再搭上时间练习,用比较火的概念表述叫“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

知识和技能为何存在这种转化关系,认知神经学给出的一个解释是,人通过学习记忆的知识信息只是通过练习获得的经验信息的一个子集,人必须通过反复重复从外界持续获得真实的经验信息,训练大脑,让大脑皮层在物理上改变沟回,形成一个自动化的模块,这样才能习得一个“技能”。对于这个过程,卖油翁总结的最为简练:“无他,唯手熟尔”。

3.社会角色(SocialRoles)

5508137-b6592e6aa0284b76.jpg

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

这是一个“我要演谁”的问题,在精细分工的人类社会中,在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在不同场合都在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比如你既是一个程序员,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又是一个父亲的儿子,还是一个游戏爱好者。既然你扮演了这些角色,就要承担社会对你的期望,包括应遵循的规范、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等等,那么,这也必然决定了你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最小范围。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叫“理想角色”,它就是你在社会中的成长方向,当你还是一个学生时,你想成为一个兵还是一个将军,你想成为一个画匠还是一个画家,不同的理想角色,你所付出的努力不同,你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广度、深度也不同,最终,不论你是否拿到了角色,做同一件事,所提现出来的能力肯定是有差异的。

4.自我概念(Self-Concept)

5508137-49f922a18b698669.jpg

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自我印象。在这个层次,随着对世界和自我不断的深入认知,你会察觉到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基础技能,通过锻炼这些技能,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基础能力。

别小看这些能力,它们的最大作用是增加你获取任何知识、技能的质量和速度,是真正意义上的通用能力,如思维能力、观察力(或洞察力)、注意力、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不过这里有些能力是有限定场景的,只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或转变态度才能熟练驾驭。

别人我不了解,拿自己的体验谈一谈:

我有一个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可以随时进入专注状态,甚至触发“心流”,获得一定时间内的效率红利。这个技能,是我小时候绘画、弹琴磨练出来的,后来我可以迁移到做其他事情上,想用就用,屡试不爽。

我还有一点点的社交能力,可以用同理心和人双向沟通,也能够在多人场合下,进入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最大限度的接收外部信息做出有效反馈。这个技能是我在大学时锻炼出来的,但是必须在休息好的情况下,主动激活自己才能用。为什么会这样呢?源于我在大部分时间是内向性格,获取心理能量的方式是独处或冷静思考,因此专注力就是我的长项,心理能量消耗很少,自然容易修炼到极致,而社交力对我来说心理能量消耗很大,所以平时习惯性的能不用就不用,五感、同理心什么的都是关闭的,需要的时候再启动,用完了还得静一静来恢复。你看,这就会带来一个我自知难解的问题:为了保持心理能量的最大化,我的对外感知的能力默认是关闭的,结果需要用到社交能力的场景,我根本就没注意到,直接就错过了。

此外,我还有一个快速学习能力,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再把它们缝起来,学完后,看起来和这个领域的专家没太大分别。这能力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小无相功”,只要知道其他武功的招式,就可以模仿别人的绝学甚至胜于原版,没有学过此功的人很难分辨,当然,我还没有练到那个最高的境界。

这能力是我刻意练习出来的,它需要很多因素来支撑:

首先,在态度上,要有“绿灯思维”,就是说,外部的信息、别人的观点,不论是否和自己已有的冲突,都能第一时间接受,让头脑中可以保存两个相反的结论,然后再消化。用程序员的话说,数据库中,一个key可以存多个不同的数据实例。

其次,在价值观上,我有一个基础假设,所有知识的底层都是融通的,我只需要一个套完备的知识体系,持续迭代,就可以缩短新领域的学习时间。这样一来,任何领域的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有用的,而且我非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养活我的知识体系,体系越完备,我每次学习掌握新领域的时间就越短。

最后,才是思维方法,我脑中存储的结构是以概念为节点的树状结构,用的时候,可以按关键词检索,也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并行思考。

不过,我自知这个能力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的,就是刚学完一套知识后,保存的概念太多,太复杂,自己用还可以,想给别人讲清楚却很难,这又需要额外锻炼一种“简化能力”。

简化能力,就要去掉一些概念,把知识做成线性或者二维的的一个界面,直白的呈现出来。例如红军长征时,政治局呼吁全员要懂得“战略性撤退”,红军战士是很难理解的,最后还是要改成“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个能力对我来说就很难练,它需要更深刻的打磨概念,刻意练习,甚至找人测试,这都比快速学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如果我一开始就简化吸收知识,那就会丢失很多信息,我磨练的知识体系在跨领域上的作用就会减弱。

注:对我修炼的方法感兴趣,可参考
学习“学习”再学习

5.特质(Traits)

5508137-00286b65418e3f90.jpg

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这个层次好理解,就是人的气质、性格、智力等因素,在心理学的定义中,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性格更多的是成长环境影响养成的,智力则是天生+后天的。它们对上面各个层次都有内在的影响,同时也可通过一些基础能力单独呈现出来,比如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不同的特质的人适合不同的能力。

此外,既然部分和后天养成相关,很多基础能力是可以单独修炼的,比如记忆力,可以利用人的想象力和空间辨识能力,用“记忆宫殿”的方法修炼。再比如想象力,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美术或者在脑中创造世界等很多方式提升。

6.动机(Motives)

5508137-7fe239b099ba7be7.jpg

指一个人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动机在最深的层次非常合理,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些需求决定了做事的动机。

作为一个生物,同时也是一个理性的社会人,人的需求都逃不过马斯洛需求模型的定义:

5508137-6bec38489e5041eb.jpg
  •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 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
  • 尊重(Esteem)
  •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认知神经学最新研究表明,这些需求实际是欲望的产物,人在这一点上可能与其他动物无异,很有趣,我们总以为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在控制欲望,实际上,我们的决策、我们的行为可能是一直是被欲望所驱使的,意识只是编了几个理由,给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我明明可以控制自己,其实压制你当前欲望的,很可能是另一个更高级的欲望,而不是你的意识。科学家发现,所谓的自我意识其实是脑袋里的一个旁白系统,总是自言自语的说话,充当了“内心的声音”,让我们有了“自我”这个概念,它可能就是一种精神污染,进化的副产品,由于它总是能自圆其说,给出因果,我们就会误以为就是脑袋中的那个“我”做的决策。

此外,这个模型之所以不会错,还有一个关键,就是金字塔顶端的“自我实现”,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自我实现”,各不相同。它看起来很高级的样子,在我看来,不一定是真善美,很可能只是人心底的一种“偏好”,它也不是下层满足后才会出现,而是一直存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候很弱小,有时候又很强大。如何找到它?你可以想一想自己最喜欢什么,然后一直问自己为什么,追溯到那个根源,就是你最本质的一个偏好,你在人生各个阶段中涌上心头的“自我实现”需求,可能都是这个偏好的不同表现。

再从动机的角度看能力,也能解释一些事情,你常常会观察到,有的人去年事情做的很好,表现出了能力,但是今年却一塌糊涂,表现出了一种无能,对于这种情况,出问题的很可能不是知识、技能甚至是态度,而是失去了做事的动机,如果人对一件事情没有了动机,这整套能力系统都发挥不出来效果。

总结

5508137-5ff676cf6e0d2082.jpg

围绕着“认知”和“能力”这两个核心概念,总结了很多成长类书中的内容,相信你会发现更多丰富的含义。

总的来看,比起急着学习大量知识,抓紧锻炼很多技能,不如先把自己研究透彻了,就好像,如果你是一部手机,比起装更多的应用,不如先把操作系统优化优化,让可扩展性更好一些、基础功能更多一些、性能更快一些,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应用的安装和使用更流畅。

当然,这是很难的,可能需要相当多的努力。好在,你完全可以把你的努力分摊到人生的每一天中,只需意识到这点,并在八万四千法门中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每日精进,时间会给你答案。

其实,天生高天赋的人或者很早意识到这些主动学习的人都不是很多,所以,正如知乎上的名言:“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或者勤奋水平之差,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你还在担心什么?

单虓晗写于20161001

归属专辑

个人成长专题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3872566/article/details/8780367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