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体验式技术 突破旧模式 改善关系 提升幸福力?

很多人为什么不愿意突破旧模式?

因为两个字:舒适!舒适到不用尝试 ,不用失败, 不用经历挫败 。暴饮暴食好不好? 好 !可以享尽美食。呆在原地好不好?好!没有路途劳累之苦。

为什么有些人死虐自己去健身,一个平板撑都会让手臂肌肉发抖;为什么有些人不辞辛苦的去爬山,经历脚痛 腿痛。因为健身可以让自己变成美好的样子,爬山可以在不同的高度,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心灵也可以得到净化。

我们都从不同的起跑线出发,有些人走了一段,就停止了,有些人一路承受跋山涉水的辛苦,后来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不同的高度,领略各自的风景。品饮其中各种滋味。

突破旧模式最难在哪?不敢上路,拒绝改变。

有些在自己旧模式的人,会坚持说,我就是这样!在情感关系里,摆出一个姿态:想和我在一起,你就需要接受我这个样子。在工作中,他说,大不了不干了,用无数次的失去,去维持我就是这样样子。去维持自己千疮万孔的旧模式。

刘德华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他看到很多讨厌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口头禅是,这是我的本色,我从来没想过改变。人是一个需要持续完善修正的过程,因为你的本色而带给别人伤害,那不是你的本色,那是不知自!

我们都是从婴儿长成大人,都曾经历过一个姗姗学步的过程,有次在小区看到一个光头大眼睛小男孩,走路还不稳,晃晃悠悠,来到一个台阶前,歪着头看台阶下面,眉头微邹,伸手要妈妈,妈妈不睬,前看看,后看看,战战兢兢的碎步迈前一步,然后一脚踩下去,稳稳的塌在地上,灿烂的笑容,立马在脸上荡漾,那是胜利的喜悦。

成年人在陌生未知领域面前,内心何尝不也是这个样子,担心 , 害怕,颤颤巍巍;无人相助,独自承受。也曾有过那样的经历,即使害怕,也还是把脚先前迈一步,然后勇敢的一脚踏出去,原来也只不过如此……

我们内心曾经好的体验经历,支撑我们去更多的探索,探索自己,探索未知,探索成长。

12950588-103c0009f81a6839.jpg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让我们在冥想中开启体验之路,探索我们的旧模式                           

1、放松:

闭上眼睛深呼吸,5次,体验下自己身体是否达到放松的状态,如果没有,就继续深呼吸,当每深呼吸一次,感觉放松加强一次。

2、原因探索体验:

决定一个探索的领域,可以是职场发展、也可以是人际关系,也可以是亲子教育,也可是婚姻情感……想象自己从一个起点开始起步,迈向一个目标,你的目标画面可以是一个你想要接近的人,也可以是一个目标达成的画面,也可以是任何你能想到的。

想象你向这个人或者这幅画面靠近,去感受你身体的感受,去总结这段路不能通畅的原因,去想象你感受到这条路上的任何画面,如果你找到了助力点在哪,那么请你用一个感受或者是一句话概括,也可以给他们命名。

探索路上我们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我想要的结果是?

我用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是?

我让结果变的更好还是更坏?

我在这个结果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结果与目标错位,在惯性模式里探讨3个因素在面对挫败事件中,我的思维是什么?我的情绪是什么?我的行为是什么?

3、我如何应对:

带着你的应对方式,像前走,去接近你的目标,你感受下你的感受。如何目标给你的回馈是不行,请你再次调整你的方法,直到你可以一步一步无障碍物阻力的走向你的目标,去达成你的目标,去拥抱你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问自己:

我如何在挫折阻力中去转化?

挫折阻力给我的成长意义是什么?

……………………

用效能模式,同样探讨3个因素:在面对挫折事情中,我需要树立怎样的思想?我的正面情绪应该是?我应该输出的结果是?

能量用到那里,行为就指向那里?结果就在那呈现?

在我们内在成长训练营中我们用到的工具是:

体验后梳理总结如下:

12950588-4e033b77ea0fd419.png

在问题面前如何看待问题?

问题不是问题,问题就是解决的方案。如果一个人用无效的方式来应对他的问题,也是一种解决方案,当我们学会问一个问题,真正的问题什么?那么我们就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心理学专家萨提亚说:对于生活,我们不在执着于为什么,为什么他(她)会这样,为什么这件事会这样那样?而是想我可以如何对待?更多地想:对于我想达成的目标,我可以做些什么?因为问为什么可能会得到一个答案,而如何里,藏着你的目标。


将这种心理体验式技术运用到改善关系,提升职场竞争力,提高幸福力。

将问题转化为促进解决方案,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从逆境中逆袭开始!我们才能掌控我们的生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4194702/article/details/8781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