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ac A Survival Guide》读书笔记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heyuqian_csdn/article/details/78482252

花了一周多时间仔细阅读《802.11ac A Survival Guide》,获益匪浅。由于本人英语水平一般,阅读这样一百多页的文档,以前都是走马观花

等到有需要时,再回头阅读相应章节,因此学习到的知识总是零零散散,记忆也不深刻。后来向大神们请教取经,发现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

的确是很不错的办法。在此,把笔记分享出来,欢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heyuqian_csdn/10141032

ps:严格来说这应该叫做mindmap


和之前的11n一样,11ac的提出,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无线的吞吐量并提高无线传输效率(即传输更多的有效数据)

采用的提升方法和之前也是类似的,比如更多的天线(ap最多8根),更宽的带宽(160),更有效的调制方法(256QAM)等等

由于11ac采用的技术比较复杂,市场产品并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推出产品,比如11ac wave1,其实可以认为是增强版11n

之前有的11n产品就已经实现了3x3 256 QAM


802.11是数据链路层协议,所以可以分位phy,mac两层来学习,我主要关注了两方面:一是各层的报文格式;二是各层有那些改变以及有那些新技术引入

phy层并不是我的学习重点,所以简略学习了下phy层的报文格式以及一些知识点, 如下:

mac层,主要是增加了VHT Capabilities IE以及VHT Operation IE,这里就不截图了

另外比较重要的改变便是:

1、在主信道和副信道都进行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检测(信道是否空闲检测,即检测是否有数据在传输)

2、动态带宽调整,11n 40M带宽想要传输数据时,会先在主信道发rts,收到cts之后,就认为整个信道空闲,如果副信道有数据传输,就会产生邻频干扰,导致

40M带宽的传输速率降低,11ac则在传输前,确定主副信道是否都空闲,根据情况,采用不同带宽。该技术估计很多厂商不会提供支持。



学习完phy层和mac层,11ac的核心技术mu-mimo便是重中之重了,简单来说,以前无线传输介质共享,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设备发送数据

采用mu-mimo技术后,ap可以在一个时刻给最多四个客户端发送数据,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mu-mimo具体的实现原理很复杂,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google,深入了解,这里简单说下,传输过程:


1、首先是信道校准,mu-mimo是基于beamforming的,所以必须计算出一个叫steering maxtrix的东西,ap首先会发出NDP annoucnement,里面包含client的信息

作用就是告诉这几个client,你们要计算下matrix,然后返回给我。然后发送NDP报文,client更加收到的NDP报文,计算号matrix,并返回给ap。注意的是,除了第一个client可

以直接回复压缩过的matrix信息外,其余client要等ap发出report poll请求报文之后才能回复。ap根据收到的matrix,计算出steering matrix.


2、ap采用mu-mim技术发送数据给多个客户端


3、client收到数据后,当收到block ack时,回复block ack reply,告知ap报文接收情况


最后是性能调试,比较有意思的在于,之前的讨论都比较注重吞吐量的提升,其实还有一类是对于延时要求很高的业务

比如视频点播,网络电话,相对而言对总的吞吐量要求不高,但是要求低延时,总的来说,要调试性能,一定要根据具体环境也业务来调整无线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eyuqian_csdn/article/details/7848225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