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中的逻辑设计E-R

数据库设计通常分为6个阶段:
1(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2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4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5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主要讨论其中的第3个阶段,即逻辑设计。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说明在逻辑设计中E-R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https://yq.aliyun.com/ziliao/426002

数据库设计中重要的一环首先就是概念设计,也就是说,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排除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现实的数据结构之客观规律——即画出数据结构图——ER图。这是数据库设计的重点,也是数据库设计的难点。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将ER图画好呢。

答案是,必须进行正确的需求分析。那么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呢。需求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结构化分析(SA),一种是面向对象分析(OOA).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实施以后,都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ER图。现在以下面的实际问题为例,通过结构化分析(SA)方法的应用,讲述如何得到比较正确的ER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 ) 校务管理系统

在要建立的系统中,有以下功能:

1.管理老师的功能:录入老师情况(姓名.地址.所教课程), 老师缺课记录(名字.时间.原因. 课程)

2.管理学生的功能: 录入学生情况 ( 姓名 . 所选课程 . 成绩 )

3.教务主任的功能 : 查询统计 1: 教师情况 2: 学生总成绩 3: 学生平均成绩

要求:

1)用结构化方法画出系统顶层图、 0 层图,数据字典。

2)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模型ER图。

一、结构化分析的需求分析

1) 分析实际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得到一下情况:

(一)教师任课流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old_man31/article/details/8662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