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ccna

  1. OSI模型与TCP/IP模型

网络模型

层数

支持范围

作用

OSI

7

支持所有协议

参考

TCP/IP

4层或5层

仅支持IP协议、支持跨层封装

实践

 相同点 :工作内容相同,都是因逻辑思想产生的,虚拟不存在的。

以TCP/IP为例

  应用层   程序将可视化数据编码成二进制数据。

  传输层   建立端到端的连接,面向性连接(TCP)和面向无连接(UDP)

  网络层    路由的逻辑寻址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层,将物理层的比特流转化成帧,用到的封装技术:以太网、PPP、HDLC、帧中继、x25

  物理层     对物理电气特性的定义,此层用比特流传输数据。

数据的传输过程 :就是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在数据源进行封装,到达目标后进行解封装。

2.TCP的三次握手及四次断开的工作过程

TCP 的三次握手: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的请求同步。

                 其次,服务器收到此数据包后,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syn+ack。

最后,客户端会再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这样TCP就建立起来,可以传输

数据了。

TCP的四次断开  1.当数据传输结束,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请求结束。

               2.然后客户端收到后,先发送一个ack表示收到此请求。

               3. 接着它也会发送一个fin请求结束。

               4. 最后,服务器收到这两个包后,会发送一个ack,从而TCP就断开连接。

3.ipv4 地址的规划

子网划分,节省ip地址,方便网络管理,使网络更安全,方便排除网络故障。

 子网汇总:取相同位,去不同位。

4.路由

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格式:前缀+目标网段+出接口/下一跳

    关于选择出接口还是下一跳原则:在点到点网络中使用出接口,在MA网络中使用下一跳

 动态路由   基于AS划分 在相同AS内,运行IGP 如rip、eigrp、ospf

                          在不同AS,运行EGP 如BGP

              基于工作特点划分     距离矢量协议:eigrp、rip  共享路由表-适用中小网络

                                    链路状态协议:ospf、isis  共享拓扑表-适用大型网络

 

 

RIP:路由信息协议  DV协议;存在V1/2/NG;

特点:使用跳数作为度量,管理距离为120;周期更新-30s  

      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切记:结构突变必须依赖触发更新机制;

 

RIP的防环机制:

  1. 水平分割  直线拓扑防环;避免在MA网段中重发更新问题;
  2. 最大跳数  15
  3. 毒性逆转水平分割---触发更新
  4. 抑制计时器 默认30  180  180  240

 

V1/2的区别:

RIPV1

RIPV2

在路由更新过程中不携带子网信息

在路由更新过程中不携带子网信息

不提供验证

提供明文和密文认证

不支持VLSM和CIDR

支持VLSM和CIDR

采用广播更新

采用组播更新

有类路由协议

无类路由协议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699835/article/details/8493416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