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技能》读书笔记——第四篇

本篇介绍

本篇介绍的是提高生产力的软技能,首先告诉我们拥有专注的力量是快速提高生产力的必要基础,在培养专注力量的方式上介绍了”番茄工作法“(如果你知道或已经在用这个方法了,请继续坚持),番茄工作法:基本思路是,规划出打算一天内完成的工作,然后设置一个时长25分钟的定时器,去完成计划中的第一项任务;在这25分钟之内,你只专注这一项任务,可以用各种办法屏蔽这期间的干扰;25分钟后设置一个5分钟的定时器,休息一下;这30分钟就是一个”番茄钟“,没4个番茄钟后需要休息15分钟。番茄工作法可以通过增强计划能力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在心理上对你产生巨大影响。你可以通过番茄工作法为自己设定每天工作的目标,比如每天完成10个番茄钟,每周完成50个番茄钟。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工作8个小时里不代表能完成的番茄时钟的上限是16,相反即使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很难完成16个番茄钟,因为事实上每个人每一天能够专注地工作时间是有上限的。通过使用番茄工作法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合理安排工作的优先级很重要,因为你能意识到每天只有固定这么多的番茄钟,如何分配利用你自己说了算。

”专注力“加上”番茄工作法“只是我们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而要持续的提高生产力,你需要一个生产力提升计划,这个计划从大到小包括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比如每个日计划可以有10个番茄钟构成,当然在这些计划中应合理安排些”无工作日“或”无工作周“,在这些时间中可以做些使自己快乐的事情。有了计划之后我们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持续不断的执行这些计划呢?在执行计划时肯定会遇到”倦怠“这堵墙,而如何跨越这堵墙,你要知道这堵墙后有什么,为自己建立希望,要明白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工作,如果生活中有人给你讲解成功的技巧那么请相信,他如果不是在向你兜售东西,就是已经忘了他成功的路上曾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关于要不要多任务并行?首先要弄清楚多任务并行和单任务快速切换的区别,因为大多数我们所做的所谓多任务并行的场景其实是单任务快速的切换,而后者并不能使工作更高效,反而比专注的单任务更低效,如我们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回复邮件或闪动的QQ、微信信息,这种场景其实就是单任务快速切换,这会打乱专注编程的思路,也会使信息回复效率低下,这对此场景可以应在单独的”邮件/信息回复模式“中批量处理。真正的多任务并行确实可以提升生产力,而首先要明确这些任务组合起来后不会降低单独执行每项任务的生产效率,比如在锻炼身体时听些音频书籍,在编程时听些轻音乐等。停止任何并非真正多任务并行的多任务并行,每天力争在一个时间段内置做一件事情(番茄工作法对此有很大帮助)。

章节笔记及感悟

36章

专注的力量:如果把一项任务进度比做是从A点到B点的一段高速路程,专注的力量则是全程高速巡航的状态跑完这段路程,如开车一样专注需要一个从一档到五档加速的”冲量“过程,这个过程中你要克服将自己的思绪集中于单一任务的那种痛感,一般情况下这种痛感在刚开始会很强烈,但是你必须意识到这种痛感只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很久。当你进入专注状态时在心里记住是什么感觉。

37章

生产力提升计划:每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有对应的季度计划;每个季度3个月,每个月有对应的月计划;每个月有4个周,每周有对应的周计划;每周有7天,每天有对应的日计划;每日的计划可以安排10个左右的”番茄钟“,每个番茄钟代表25分钟的专注工作时间;在专注工作时间里排除一切外界干扰(邮件,聊天软件,微博,电话等);当然在这些计划中应合理安排些”无工作日“或”无工作周“,在这些时间中可以做些使自己快乐的事情。

38章

番茄工作法:基本思路是,规划出打算一天内完成的工作,然后设置一个时长25分钟的定时器,去完成计划中的第一项任务;在这25分钟之内,你只专注这一项任务,可以用各种办法屏蔽这期间的干扰;25分钟后设置一个5分钟的定时器,休息一下;这30分钟就是一个”番茄钟“,没4个番茄钟后需要休息15分钟。番茄工作法可以通过增强计划能力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在心理上对你产生巨大影响。你可以通过番茄工作法为自己设定每天工作的目标,比如每天完成10个番茄钟,每周完成50个番茄钟。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工作8个小时里不代表能完成的番茄时钟的上限是16,相反即使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很难完成16个番茄钟,因为事实上每个人每一天能够专注地工作时间是有上限的。通过使用番茄工作法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合理安排工作的优先级很重要,因为你能意识到每天只有固定这么多的番茄钟,如何分配利用你自己说了算。

39章

定额工作法:将每天,每周或每月都需要做的重复性任务,明确有效时限并在此期间重复执行该任务完成定额的次数,给自己承诺一定要达成定额,刚开始制定定额可以只应用到一件事情。如:规定每周跑步锻炼3次,每周写一篇博客,每周完成50个番茄钟。定额工作法可以帮助克服意志力薄弱问题,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必须要遵循的过程,消除需要做出决策的部分。

40章

对自己负责:让人们完成工作主要有两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内部动机要比外部动机有效的多,内部动机激励性工作时,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也倾向于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培养”对自己负责“的精神,首先要让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必须通过为自己设定规则,将这种条理性自愿的应用于自己的 生活中,其次,对自己负责的时候很容易违反自己制定的规定,我们可以借助外力来辅助自己履行规则,如可以找个监督自己的小伙伴,或者加入一个互助学习小组,并将自己制定的规则计划告诉他们,想到要将自己没有完成自己制定的规则计划的行为告诉他们,你就会自觉阻止自己不自律的行为。

41章

要不要多任务并行:首先要弄清楚多任务并行和单任务快速切换的区别,因为大多数我们所做的所谓多任务并行的场景其实是单任务快速的切换,而后者并不能使工作更高效,反而比专注的单任务更低效,如我们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回复邮件或闪动的QQ、微信信息,这种场景其实就是单任务快速切换,这会打乱专注编程的思路,也会使信息回复效率低下,这对此场景可以应在单独的”邮件/信息回复模式“中批量处理。真正的多任务并行确实可以提升生产力,而首先要明确这些任务组合起来后不会降低单独执行每项任务的生产效率,比如在锻炼身体时听些音频书籍,在编程时听些轻音乐等。停止任何并非真正多任务并行的多任务并行,每天力争在一个时间段内置做一件事情(番茄工作法对此有很大帮助)。

42章

跨越”倦怠“这堵墙:你会发现在一个项目刚开始时,你会热情高涨,充满激情,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进入”倦怠“期,特别是开始进展很迅速,后面进展越来越慢。而好多人并不知道其实跨过这堵墙后,你会重拾激情,事情会变得更好。你要通过为自己创建一套确保自己继续前行的规则来使自己跨过这堵墙。

举个例子:在今年4月份我报考了一项资格证书考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备考,有2个月备考时间,刚开始是激情满满,甚至能想像到收获成功时的喜悦,但是当备考进行1个月左右时,枯燥的专业课知识是我非常反感,甚至每天都不想拿起那本专业书,想放弃专业科目;但庆幸的是我之前规定了每天必须学两个小时的专业课(可以是看书,视频教程和做练习题),就这样坚持到了6月初考试前夕,后来考完试后发现自己很轻松,很有成就感,之前的”倦怠“情绪完全不在了,甚至有种”只要我愿意能学好任何专业知识“的感觉。当然,后来8月份成绩公布,顺利过线拿到资格证书,也证明了此法有效。

43章

”找回“浪费掉的时间:如果你每天都感觉自己能完成的工作要比实际完成的工作多得多,那么你就要看下你的时间都用在什么上面了。首先你要跟踪下你每天时间都用在了哪些事情上面,先找出它们然后才能通过有意识改善自己的行为来找回浪费掉的时间,比如:看电视(包括家里的电视,手机上的短视频等),社交媒体,新闻网站,不必要的会议,电子游戏等,找出这些时间把它用在更有效的事情上。当然也行你会觉得这样做的话,生活会少很多乐趣,那么你可以在你的日程表中安排固定的时间段去看电视或玩游戏,称这个叫做”无工作时间“。

44章

惯例的重要性:如果能每天写1000字,那么一年就能写4本小说(平均每本7万字)。所以说惯例的力量很强大,像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8小时睡眠时间,2小时吃饭时间,那么剩下的6小时如何安排,养成什么样的惯例决定着你进步的速度,目标达成的速度。

我的个人惯例: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早饭时间半个小时,1个小时左右时间的学习时间,8点出发去公司,40分钟的车程会听些有声书籍,9.00-18.00工作时间,完成10个番茄钟,合理安排工作优先级。下班车程同样会听些有声书籍,19点到家,1个小时晚饭时间,20.00-22.00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22点开始半个小时跑步锻炼时间,23点休息,弹性时间尽量控制不超过半个小时。

45章

培养习惯:如同惯例一样,习惯也能通过日积月累使我们进步或退步,不同的是惯例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习惯则不受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改变坏习惯和培养新的习惯。首先要知道,习惯是由:暗示,惯例和奖励三个要素组成,一件事情做的越多越可能形成习惯。将坏习惯转变为好习惯的前提是要先找到坏习惯,可以设法找到日常生活中令你感到内疚的事情或惯例,试着从小事做起,不要立刻试图改变它,找到触发它的原因,比如你这么做有什么表现?以及是什么奖励激励你产生冲动这样做,也许你会发现这个所谓的奖励不过是个幻象。

我有个坏习惯,每天早上到公司坐下来后会看20分钟左右的头条新闻,能从推荐模块和科技模块看到一些娱乐信息和科技信息,然而并没有多少实际用处,我决定可以用每天早上来看些技术博客代替这个坏习惯。

46章

分解任务:当面对一项大项目时,检查电子邮件或泡上一杯咖啡看起来就是更容易的路径,于是拖延随之而来。原因是,大型任务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大任务通常描述也更少,更容易出错,也更难估算完成时间。而我们面对大任务要做的是分解为更小的任务集,更准确的描述每个小任务,更准确的估算每个小任务完成所许的时间,明确每个小任务的目标。

47章

努力工作的价值: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无一不是努力工作的结果。为何努力工作是如此的辛苦,比起去连续的玩几个小时的游戏或连续看几个小时的电视,坐在电脑前努力工作几个小时会感觉很辛苦。无法去合理解释这个事情,但是要知道的是每当我们试图提升自己到一个更高水平时,总会有个叫做”阻力“的面孔出现,试图让我们原地不动,而此时我们必须要学会脚踏实地、埋汰苦干。当你下决心要做那件你认为必须要做的事情时,不如立即下手去做,而不是拖到最后,当你想要放弃努力而去刷刷微博看看短视频时,你应该知道同时有1亿人和你做了同样的选择,而有100人选择了坚持下去,而最终成功的肯定是那100人。

48章

任何行动往往都比没有行动好:无所作为是最可怕的效率杀手。为何会拒绝采取行动:恐惧失败、恐惧改变、选择困难症,这些原因都是我们不采取行动的理由,经常我们会在一件事情上不满足90分的方案,而花费300%的力气去寻找95分的答案,而最终可能导致事情严重拖延。我们要学会立即采取行动,要明白”跑起来的汽车更容易转向“这个道理,如何克服采取行动的恐惧,多问下自己采取行动的最坏结果是什么?能不能承受?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angShanCode/article/details/8385871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