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视频学习笔记(一)--系统分区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1099093/article/details/83615029

声明:本系列文章是博主根据 “兄弟连新版Linux视频教程”做的笔记和视频截图,只为学习和教学使用,不适用任何商业用途。

PS:如果对Linux感兴趣,建议去看《细说Linux》,沈超老师和李明老师的教学风格我很喜欢:)

 

视频2.1-VMWare虚拟机安装与使用

1.安装Linux虚拟机628M占用内存是最小可显示图形的内存;

2.安装虚拟机硬盘占用实际大小不等于分配大小,比如分配20G,可能实际用到的只占用10G;

3.点击VMWare中虚拟机选项下的快照可以保存当前状态,以便快速转到当前状态,但是在真实服务器中不存在此功能;

4. 点击VMWare中虚拟机选项下的 克隆,可以克隆当前虚拟机,有链接克隆 与 完整克隆两种方式:

链接克隆 只具有原虚拟机的部分功能,原虚拟机删除,克隆虚拟机也被删除,反之则不同;

完整克隆 具有原虚拟机的所有功能,和原虚拟机 不存在依赖关系;

 

视频2.2-系统分区

1. 分区类型

这不是Linux的分区限制,而是硬盘的分区限制;

 

2. 格式化

其中:

        FAT16,FAT32,NTFS是Windows下的文件系统;

        EXT2、EXT3、EXT4是Linux中的文件系统,EXT4是默认文件系统;

 

EXT4的格式化最主要目的是写入文件系统,分两步:

一是把分区分割成等大的(4kb)的块(block);

        比如10k的文件分三个块存放,剩余的2k空间不再存放其他数据;

二是建立一个iNode列表

 

3. 硬件设备文件名

在Linux中,所有的硬件都是文件

 

hda1代表IDE硬盘第一个分区,以此类推

       

IDE与SCSI、SATA接口之间的区别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传输速率;

  1. 最古老的硬盘接口:IDE,最快传输速率:188MB/s

  1. 一般用在服务器上的硬盘接口:SCSI, 最快传输速率:200MB/s

  1. 现在最常用的硬盘接口:SATA,在SATA3代最快传输速率可达500MB/s

 

例子:

        现在有两块硬盘分区:sda与sdb

注意:sdb的逻辑分区号从5开始,即sdb5,这意味着:

        前四个分区号只能留给主分区,所以5分区一定是逻辑分区的第一个分区;

 

4. 挂载

挂载可理解为Windows中的分配盘符,即挂载点,挂载点是以文件目录的方式存在;

如上图:

在文件系统中,boot与home都是作为根目录的子目录;

        而在硬盘分区中,boot分配到sda1硬盘分区,home分配到sda2硬盘分区,根目录分配到sda3硬盘分区;

在这一点上与Windows系统是不同的,需要注意.

 

总结:在Linux中进行分区需要四个步骤: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1099093/article/details/8361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