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引言................................................................................................ 3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4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4 

二、AM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 5

   2.1实验目的......................................................................... 5

   2.2、实验内容......................................................................... 5

   2.3实验原理.......................................................................... 5

   2.4AM超外差收音机系统组成、功能模块注释、图符块参

        数设置、主要步骤及仿真结果................................... 6                         

   2.5、设计结果描述及讨论.................................................... 12

   2.6、设计心得........................................................................ 12

三、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的调制和解调......... 12

   3.1实验目的........................................................................ 12

   3.2、实验内容........................................................................ 12

   3.3实验原理......................................................................... 13

   3.4键控法调制系统组成、功能模块注释、图符块参数设置、 

       主要步骤及仿真结果..................................................... 16

   3.5键控法调制设计结果描述及讨论................................ 20

                                      

   3.6相干解调系统组成、图符块参数设置、功能模块注释及仿

        真结果.............................................................................. 21

   3.7相干解调设计结果描述及讨论...................................... 27

   3.82DPSK调制和解调设计心得..................................... 27

四、参考文献................................................................................ 27

五、附录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28


引言  

超外差式是与直放式相对而言的一种接收方式,超外差式收音机能把接收到的频率不同的电台信号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号(465kHz),再由放大器对这个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音质好(通频带宽)工作稳定(不容易自激),它的缺点是镜像干扰(比接收频率高两个中频的干扰信号)较大,存在假响应(变频电路的非线性),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广泛应用,现在大部分的收音机都是超外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信号在信号传输比模拟信号有许多的优越性,数字信号传输也越来越重要。虽然近距离传输可以由数字基带信号直接传输,但是要进行远距离传输时必须将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处,所以调制解调技术是数字通信中一种关键的技术。二进制移相键控是数字信号调制的基本方式之一,其包括两种方式:绝对移相方式(2PSK)和相对(差分)移相方式(2DPSK)。与2DPSK相比较,2PSK有一个缺点,即倒“π”现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采用2PSK方式,而采用2DPSK方式。本文讨论了2DPSK的调制和解调模型。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通信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通信原理教学的当务之急。而通信原理实验课程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通信原理A 课程设计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系统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在通信系统应用方面的开发与设计本领,系统的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理论。该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 于动手和独立自 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工程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用设计报告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过设计过程,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得到通信系统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程、软件硬件调试、编写设计报告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SystemView 仿真分析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SystemView 是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集成环境,广泛运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定制或者创建自己的模块S。ystemView 的主要特点在于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和拷贝等命令建立起直观的系统框图模型,用户可以很随意地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并可以马上看到改变参数后的结果,从而达到方便、快捷地建模和仿真的目的。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时,要求1 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可以集体讨论,但设计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互相抄袭。教师的 导作用主要在于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设计的思路,解答疑难问题和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学生必须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处处被动地依赖指导老师。同组同学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互相帮助和启发。

本课程注重理论分析与实际动手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基本原理,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因此,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和使用各种已有的技术资料,但要求学生不能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资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好自己各环节的详细设计进程计划,按给定的时间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个阶段的设计任务。设计中可边设计,边修,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可交替进行,问题答疑与调试和方案修 相结合,提高设计的效率,保证按时完成设计工作并交出合格的设计报告。

二、AM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

2.1、实验目的:

1)了解超外差收音机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2)分别从时域、频域视角观测超外差收音机中的基带信号、载波及已调信号;

3)熟悉系统中信号功率谱的特点。

2.2、实验内容:

以扫频信号作为系统输入信号。

1)采用调幅实现信号的传递;分别观测接收机输入端(混频前)、混频后、检波后的信号波形和频谱;比较输入基带信号和检波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2)获取主要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2.3、实验原理:

超外差接收技术广泛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图1-1所示的是一个基本的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框图。

 

图1-1超外差收音机原理框图

通常的AM中波广播收音机覆盖的频率范围为540-1700KHz,中频IF频率为455KHz。商业广播发射采用常规调幅,调制度为1,且发射功率大,因此收音机为节省成本、减小体积,一般解调器采用最佳简单的二极管包络检波。本地振荡的典型设置都高于所希望的RF信号。输入滤波器用于滤除干扰信号和噪声、以及镜像频率2信号。实际电路使用陶瓷滤波器能得到很好的性能,增加一级增益后再检波。

一个基本的AM收音机的系统仿真框图如图1-2所示。本例主要说明超外差AM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信号解调过程。为节省仿真时间,本任务不要求按实际的540-1700KHz的频率覆盖范围和455KHz中频频率设计,而是可以采用20KHz作为IF。另外设30KHz40KHz50KHz三个载波频率的发射信号(模拟三个电台),模拟调制信号的带宽为5KHz以下。设希望接受的频率为第二个电台的频率40KHz,则本振应为40+20=60 KHz,且存在一个镜像干扰频率为40+2*20=80 KHz

收音机仿真结果及其性能的分析,可以通过SystemView测量经过IF滤波器后输出的希望信号与非希望信号的功率比来求得。

 

图1-2  AM超外差收音机仿真图

   总体方框图,它包括了AM调制部分,三路AM调制信号的混合,混频部分,中放部分,解调检波部分。其中图符012AM信号发生器,用来模拟三个电台;图符458调制信号;图符367是相乘器;图符25是巴特沃思带通滤波器;图符1560kHz)是本振信号,与RF信号(即图符12后的信号)混频;图符21是半波整流器;图符26是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得到信号。系统参数设置见表1

                                    

表1:AM超外差收音机系统参数

编号

/名称

参 数

0

/1

/2

Source: Freq Sweep

Amp = 1 v,Start Frq = 0Stop Frq=5e+3Hz,Period=1

Phase = 0 deg,Output 0 = Quadrature (Sin)  t3( /t6 t27 / t7)

Output 1 = In-Phase (Cos)

3/6/7/14

Multiplier

4/5/8/15

Source:Sinusoid

Amp=1v,Frq=30e+3( /40e+3 / 50e+3 / 60e+3)Phase=0 degInput 0 =Sine t9  t3 (  t10 t6 t29  / t11 t7  / 14) Output 1=Cosine

9/10/11/12

Adder

21

Function: Half Rctfy

Amp = 1 v,Offset = 0 v,Rate = 20e+3 Hz,

Levels = 2,Phase = 0 deg

25

Operator: Linear Sys

Butterworth Bandpass IIR

5 Poles,Low Fc = 15e+3 Hz,Hi Fc = 25e+3 Hz

Quant Bits = None,Init Cndtn = 0,DSP Mode Disabled

RTDA Aware = Full

26

Operator: Linear Sys

Bessel Lowpass IIR

5 Poles,Fc = 5e+3 Hz,Quant Bits = None,Init Cndtn = Transient

DSP Mode Disabled,FPGA Aware = True,RTDA Aware = Full

13/18/19/20/27/

28/29

Sink:Analysis

系统定时:起始时间0秒,终止时间40.955e-3秒,采样点数8192,采样频率为200kHz

主要步骤:

信号源:Source->Freq Sweep->Parameters->设置参数

载波:Source->Sinusoid->Parameters->设置参数

 

带通滤波器:Operator->Parameters->Anolag->Bandpass->设置参数

 

低通滤波器:点击Parameters->Anolag->Lowpass->设置参数

 

 


图1接收机输入端(混频前)频谱和信号波形

 

带通滤波器取出的中频信号频谱与信号波形

 

图3 混频后频谱和信号波形

 

图4检波后频谱和信号波形

 

图5 检波输出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的波形对比图

 

图6 检波输出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的频谱对比图

 

图7 输入信号功率谱密度

 

波信号(40kHz)功率谱密度

 

图9 接收机混频前功率谱密度

 

图10接收机混频后功率谱密度


图11 解调后信号功率谱密度

2.5、设计结果描述及讨论

收到的RF信号频谱图见图1,可以看出三个频率带的分布。RF信号与本振混频首输出信号的频谱图见图3,从图3中看出经与本振混频后三个电台信号被加载到了本振信号中,且不互相干扰。通过带通滤波器取出的中频信号频谱见图2,可以看出经过滤波器后只有20kHz的信号通过了滤波器作为已调信号输出。

6是解调信号(上)和原始信号(下)的对比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通过混频、中频滤波和包络检解调后,AM超外差收音机成功地从三路信号中解调出来了需要的信号,所以AM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是成功的。

2.6、设计心得

    在本次课设中广播发射端使用三种不同的扫频信号源模拟三个电台,分别用30kHz,40kHz50kHz的载波进行AM 调制,解调时设定本振频率为60KHZ,可将40kHz 载波信号解调,经过处理可以还原出原始信号。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AM调制以及解调的原理,才知道如何流程和设计整个SystemView仿真图,知道设置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参数以及明白仿真结果。

通过着一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利用仿真软件仿真,通过在仿真过程中解决问题使我对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并且可以熟练应用SystemView软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体会深刻,获益匪浅,总之这短短一周的课程设计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的调制和解调

3.1、实验目的:

1)了解2DPSK系统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2)分别从时域、频域视角观测2DPSK系统中的基带信号、载波及已调信号;

3)熟悉系统中信号功率谱的特点。

3.2、实验内容:

以PN码作为系统输入信号,码速率Rb=20kbit/s。

1)采用键控法实现2DPSK的调制;分别观测绝对码序列、差分编码序列,比较两序列的波形;观察调制信号、载波及2DPSK等信号的波形。

2)采用相干解调法实现2DPSK的解调,分别观察系统各点波形。

3)获取主要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3.3、实验原理:

2DPSK方式是用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假设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位差为Dj,可定义一种数字信息与Dj之间的关系为

则一组二进制数字信息与其对应的2DPSK信号的载波相位关系如下表所示

数字信息与Dj 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定义为

(1) 2DPSK信号调制过程波形如图2-1所示

                         

                       图2-12DPSK信号调制过程波形

可以看出,2DPSK信号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首先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差分编码,将绝对码表示二进制信息变换为用相对码表示二进制信息,然后再进行绝对调相,从而产生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信号。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图

其中码变换即差分编码器如图2-3所示。在差分编码器中:{an}为二进制绝对码序列,{dn}为差分编码序列。D触发器用于将序列延迟一个码元间隔,在SystemView中此延迟环节一般可不采用D触发器,而是采用操作库中的“延迟图符块”。

(2) 2DPSK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极性比较法),对2DPSK信号进行相干解调,恢复出相对码,再通过码反变换器变换为绝对码,从而恢复出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如图2-4(a)(b)所示:

其中码反变换器即差分译码器组成如图2-5所示。在差分译码器中:dn为差分编码序列,an为差分译码序列。D触发器用于将序列延迟一个码元间隔,在SystemView中此延迟环节一般可不使用D触发器,而是使用操作库中的“延迟图符块”。

图2-4  2DPSK信号相干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

其中码反变换器即差分译码器组成如图14所示。在差分译码器中:{}为差分编码序列,{}为差分译码序列。D触发器用于将序列延迟一个码元间隔,在SystemView中此延迟环节一般可不使用D触发器,而是使用操作库中的“延迟图符块”。

   

3.4、键控法:

调制的系统组成、图符块参数设置及仿真结果:

采用键控法进行调制的组成如图2-6所示。

 

        

       图2-6 键控法调制的系统组成

   其中图符15产生绝对码序列,传码率为20kbit/s。图符14和图符16实现差分编码;图符0输出正弦波,频率为40k Hz;图符3对正弦波反相;图符10为键控开关。图符10输出2DPSK信号。图符的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                                      

表2:键控法图符参数设置表

编号

/名称

参 数

0

Source: Sinusoid

Amp = 1 v,Freq = 40e+3 Hz,Phase = 0 deg,

Output 0 = Sine t3 t10,t20Output 1 = Cosine

3

Operator: Negate

10

Logic: SPDT

Switch Delay = 0 sec,Threshold = 500.e-3 v,

Input 0 = t0 Output 0,Input 1 = t3 Output 0,Control = t14 Output 

0

14

Logic:  XOR

Gate Delay = 0 sec,Threshold = 0 v,True Output = 1 v

False Output = -1 v

15

Source: PN Seq

Amp = 1 v,Offset = 0 v,Rate = 20e+3 Hz,

Levels = 2,Phase = 0 deg

16

Operator:  Delay

Non-Interpolating,Delay = 50.e-6 sec,Output 0 = Delay ,

Output 1 = Delay - dT  t2

系统定时:起始时间0秒,终止时间1.022e-3秒,采样点数512,采样频率为500kHz。获得的仿真波形如图2-7所示。

主要步骤:

载波:Source->Sinusoid->Parameters->设置参数

 

图符15 PN(绝对码序列):Source->Noise/PN->Parameters->设置参数

 

图符10键控开关:Logic->Mixed Signal->SPDT->Parameters->设置参数

 

图符14Logic->Cates/Buffers->XOR->Parameters->设置参数

 

图符16Operator->Delay>Delay->Parameters->设置参数

 

结果:

 

                          图12  绝对码序列

 

图13相对编码序列

图2-7调制过程仿真波形

 

3.5键控法调制设计结果描述及讨论

由图17可见,基带信号的大部分能量落在第一个零点(20kHz)的频率范围之内,即基带带宽为20kHz;又由图13可见,相对码序列为双极性脉冲序列,不含有直流分量,所以,不含离散谱。

由图18可见,载频信号的频谱位于40kHz,且频谱较纯。

由图19可见,已调信号的频谱为DSB信号,因为调制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脉冲,用双极性不归零码对载波进行相乘的调制,可以达到抑制载波的目的,即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只有载频位置,没有载波分量,频带宽度为40kHz

3.6相干解调法:

相干解调法系统组成、图符块参数设置及仿真结果

 

图 2-9相干解调法的系统组成

   其中,图符10为带通滤波器,图符20实现相干载波的提取,图符11为乘法器,图符12为低通滤波器,图符141516实现抽样判决,图符16产生相对码;图符1718实现差分解码;图符17输出再生的绝对码。图符的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

表3:相干解调法图符参数设置表

编号

/名称

参 数

10

Operator: Linear Sys

Butterworth Bandpass IIR

3 Poles,Low Fc =20e+3 Hz,Hi Fc = 60e+3 Hz

Quant Bits = None,Init Cndtn = 0

DSP Mode Disabled,FPGA Aware = True,

Max Rate=300e+3HZ,RTDA Aware = Full

20

Comm: Costas

VCO Freq = 40e+3 Hz,VCO Phase = 0 deg

Mod Gain = 1 Hz/v,Loop Fltr = 1 + 1/s + 1/s^2

Output 0 = Baseband InPhase 

Output 1 = Baseband Quadrature 

Output 2 = VCO InPhase  t26 

Output 3 = VCO Quadrature  t11 

Max Rate(Port 3)=300e+3HZ,RTDA Aware = Full

12

Operator: Linear Sys

Bessel Lowpass IIR

3 Poles,Fc = 20e+3 Hz,Quant Bits = None,Init Cndtn = Transient

DSP Mode Disabled,FPGA Aware = True,RTDA Aware = Full

14

Operator: Sampler

Interpolating ,Rate = 40e+3 Hz,Aperture = 0 sec,Aperture Jitter = 0 sec

15

Operator: Hold

Last Value ,Gain = 1,Out Rate = 300e+3 Hz

16

Logic: Buffer

Gate Delay = 0 sec,Threshold = 0 v,True Output = 1 v

False Output = -1 v,Rise Time = 0 sec,Fall Time = 0 sec

17

Logic: XOR

Gate Delay = 0 sec,Threshold = 0 v,True Output = 1 v

False Output = -1 v,Rise Time = 0 sec,Fall Time = 0 sec

18

Operator:  Delay

Non-Interpolating,Delay = 50.e-6 sec,Output 0 = Delay  t17

Output 1 = Delay - dT

调制信号为PN序列,码速率Rb=20kbit/s;正弦载波的频率为40k Hz。

系统定时:起始时间0秒,终止时间1.70333333333333e-3秒,采样点数512,采样速率300e+3Hz,获得的仿真波形如图2-8所示。

主要步骤:


正弦波


绝对码序列

图符1和图符2实现差分编码

 

(a)二相相对调相(2DPSK)信号


b)带通滤波器的输出

 

c)提取的相干载波

 

d)乘法器的输出

 

e)低通滤波器的输出

 

f)解调输出的相对码

 

g)解调输出的绝对码

 

图20 2DPSK系统输入的PN序列(下)和输出PN序列(上)的瀑布图

 

21  2DPSK的功率谱密度

 

22 乘法器输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图23 输出PN序列的基带功率谱密度

图2-8调制过程仿真波形

主要信号的功率谱密度:(采样点为8192时)

 

图24 调制信号的功率谱

 

 图25 正弦载波的频谱

 

图26 2DPSK的功率谱

3.7、相干解调设计结果描述及讨论

通过比较相干解调法和非相干解调法可以看出,相干解调法需要提取相干载波,还要进行码反变换,即将相对码变换为绝对码;而非相干解调法不需要提取相干载波,也不需要进行码反变换。

由图24可见,基带信号的大部分能量落在第一个零点(20kHz)的频率范围之内,即基带带宽为20kHz;又由图8b)可见,相对码序列为双极性脉冲序列,不含有直流分量,所以不含离散谱。

由图25可见,载频信号的频谱位于40kHz,且频谱较纯。

由图26可见,已调信号的频谱为DSB信号,因为调制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脉冲,用双极性不归零码对载波进行相乘的调制,可以达到抑制载波的目的,即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只有载频位置,没有载波分量,频带宽度为40kHz

 3.82DPSK调制和解调设计心得

 心得体会通过对2DPSK 调制解调的复习,对调制解调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 SystemView(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并学会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各种通信系统的设计,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学业技能。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电路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在实验中如何用仿真系统去模拟2DPSK 数字调制系统的调至与解调是本次课程设计的一大难题,通过阅读相关的文件我们大致了解了SystemView 的操作方法。但是真正做加实际的操作去慢慢的摸索,也通过网络了解到一些关于 SystemView 软件的使用方法起来还是很费时间的,因为对相关的元器件不太了解只有结合软件说明

四、参考文献

      [1]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五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 高法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2013

      [3] 李东生.System View 系统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五、附录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图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一、最简收音机原理图

    图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

图2 最简单的收音机组成框图

    这就是最简AM收音机(也称高放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简单,但可行性、可使用性太差,不适合日常使用。 

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范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3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困难的。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

一、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455KHz)调制波。

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在广播、电视、通讯领域,超外差接收方式被广泛采用。如图3

图3 超外差原理

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2和本振回路电容C1-1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即:

如接收信号频率是: 

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

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55kHz

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55kHz

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信号=f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超外差方式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

比较起来,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以下优点:

1) 接收高低端电台(不同载波频率)的灵敏度一致;

2) 灵敏度高;

3) 选择性好(不易串台)。

由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的灵敏度比较低,只能接受本地区强信号的电台,接收远地电台的能力较弱,它的选择性差,接收相邻频率的电台信号时存在串台现象。  为了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就要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超外差式收音机有别于直放式收音机的特点是它不直接放大广播信号,而是通过一个叫变频级的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频率是4 6 5 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最后推动扬声器工作。 

中夏牌S 6 6D型收音机,采用典型六管超外差式电路,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功放级采用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 (OTL电路),有效率高、频率特性好、声音宏亮、耗电省等特色。是一款值得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动手制作的套件。 

一、电路的工作原理 

1是中夏S 66D型收音机的原理电路图。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可以画成方框图,如图2(图片看不清可以点击放大 

1输入调谐电路 

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 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l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2、变频电路 

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 l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 l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 l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 l的次级Lcd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 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 1的发射极上。 

混频电路由VT l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l的次级线圈Lcd送到VT l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 l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 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3、中频放大电路 

它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和内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465KHz,与前面介绍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 

4、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作用。 

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其控制过程是: 

外信号电压↑→Vb3↑—Ib3↑→Ic3↑→Vc3↓通过R3 Vb2↓→Ib2↓→Ic2↓→外信号电压。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 

5、前置低放电路 

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带负载能力还很差,不能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还需进行功率放大。旋转电位器RP可以改变VT4的基极对地的信号电压的大小,可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6、功率放大器(OTL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任务是不仅要输出较大的电压,而且能够输出较大的电流。本电路采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可以消除输出变压器引起的失真和损耗,频率特性好,还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体积和重量。 

VT5VT6组成同类型晶体管的推挽电路,R7R8R9R10分别是VT5VT6的偏量电阻。变压器T5做倒相耦合,C9是隔直电容,也是耦合电容。为了减少低频失真,电容C9选得越大越好。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低,可以直接推动扬声器工作.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SDNJay/article/details/4667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