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懂那么多,你依然是个弱鸡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wwj_748/article/details/82718438

为什么道理懂那么多,你依然是个弱鸡

已经两个月没写文章了,有因为工作的事情、有因为个人的私事,更多是因为懒,最近因为准备晋级答辩,重新审视了下自己,发现确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一些思考,写篇文章分享下心得体会。

前言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再一次被我引用了,这次文章的标题我改了一下,为什么道理懂得那么多,你依然是个弱鸡。弱鸡,这个词是从《侠岚》这部动漫得来的,上古凶兽之一混沌,每次出场的口头禅,贬义词,形容实力很菜的人。

当然,这篇文章不会这么无聊得跟大家讨论什么是弱鸡,还是想从思维层面探讨下为什么别人会变成高手,而你可能工作几年后依然是个弱鸡。这里没有特指,也没有嘲讽,更多的是自我反思过后的一些体会,只求写一篇爽文,记录下近期来的一些想法,再过一段时间回来看看,有哪些想法其实还可以再升华。

一些思考

有时候埋头苦干真的可能只是苦干

以前我也是以为只要专心做事就够了,每天上班下班把事情搞定,遇到问题自己埋头解决,加班加点的,看起来好像很努力很励志的样子,但最后发现其实是自我陶醉,一年下来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但为什么别人给你的评价总是勉勉强强,差强人意呢。我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做完一件事情后就没有然后了,做的过程中只是单纯接受别人给你的需求,而没有想过自己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价值或者带来什么影响,怎么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负责的那一块。

道理1: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只是及格,在本职工作基础上做得更突出才有机会变成优秀。

被挑战其实是件好事

经历过一次答辩之后,其实也了解到了一些评委的套路,无非就是问核心的几个问题:

  1. 你做这个事情的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思考并解决的?
  2. 你这个东西在业界是什么样的情况?对比之下有什么不同,亮点在哪?
  3. 你做的这个事情对部门或公司产生了什么价值?

但就是这些问题是最难答好的,因为如果日常工作中没有把这些思考融入,想答好这些问题基本没戏,临时想出来的必定会被挑战到底,因为很多东西根本没办法临时准备,就算准备了也会有很多漏洞,你觉得是难点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没难度,你觉得做得很牛逼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一坨翔,你觉得很有价值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你只是自嗨。任何你所阐述的东西,没有客观数据去佐证就很难让别人去信服,更别说是比你高上几个level的大牛。

道理2:别人的挑战或者别人的提问其实是能更好帮助自己去加深思考的,别人可能会从更多维的角度去看待你所做的事情,让你做的这个事情更全面一些,而不是单点思考。

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之间的区别

初级工程师:别人给你啥东西你就干啥。
中级工程师:能够主动规划工作,别人交给你的事情都能很好搞定,能够承担一部分有挑战的任务。
高级工程师:能够承担一个项目,能够带领新人一起攻克一些难题,能够主动了解和思考业务和产品上的问题,系统思考解决方案,帮助业务成功,具有一定影响力。

每个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更像游戏中的升级打怪,打怪多了经验就丰富了,就能晋级,这是经验上的,需要时间去积累;但打大boss和跟别人pk,经验只是一部分,不能决定输赢,业务能力得足够强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或许更容易成功。

道理3:
初级工程师:能用轮子,Ctrl-c、Ctrl-v
中级工程师:会用轮子,用得好
高级工程师:不仅用得好,还能深入,还能造轮子

为什么沟通这么重要?

说实话我平时不太喜欢沟通,很多时候觉得沟通就是在打嘴炮,还不如多写几行代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壁。具体情况就是遇到困难了没有跟同事和leader及时沟通,然后业务方不满意,最终导致leader对自己的工作不理解。后来想了一下这个问题,确实是自己平时的工作方式不够好,就像前面说的,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及时沟通和汇报,老大也不知道自己干了些啥,自然很难给予好评。

沟通协调其实会占我们大部分时间,比如确认需求,理解需求到反复沟通,从被动到主动,这方面的能力会变得更加重要,这也是我们这些搞开发忽略的一项软技能

道理4:码农只会干,工程师不仅要能干,还得会沟通。

工作中的价值导向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每个人做的事情肯定是有价值的,因为不然也不会去做,但是这里说的价值导向肯定是对整个团队和整个项目来看的,毕竟考核的时候不会看你做了什么事情,而是看你做的事情产生了多大的价值。那怎么衡量你做的事情产生了多大的价值呢,那就得用数据证明,那么日常工作中就得思考:

  1.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为什么必须由你来做,你做这件事情有什么优势,你希望从这个事情得到什么(价值思考)
  2. 做这个事情之前是怎么样的,做了之后产生了什么收益(佐证思考)
  3. 这个事情对项目产生了什么影响,对团队其他人产生了什么影响(价值放大、影响力放大)

道理5:定工作目标从个人成长、业务价值、影响力这些维度来定就没错了

关于机会成本

当初选择跳槽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去一家好公司、找到一个好的团队、好的领导、优秀的同事,好的项目并且得到一份不错的薪水,但往往不可能具备所有的条件,前面一段时间感觉有点职业懈怠了,提不起激情,不过最近被晋级答辩刺激到了,在一群大牛面前没能有底气证明自己很牛,又给自己打了一剂鸡血。经常会被一些猎头骚扰,会问最近有没有看外面的机会,每次我都回一句,暂时不考虑。其实工作时间越长,机会成本就越大,相信很多人都能意识得到,如果把自己放到行业去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就算跳槽去了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我觉得这些机会就不值得被考虑。没来鹅厂之前,就想着去互联网一线公司看看,来了鹅厂之后,其实会发现互联网行业很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敢不居安思危,作为一个职场人也是一样,哪天当你没有底气离开公司,也是你停止成长的时候。

道理6:职场中的居安思危,才能刺激自己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不应该是束缚你成长的存在。

最后

道理说了很多,我说的很多可能都是错的,我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自己爽一点,顺带看能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有时候就算懂得很多道理,真正去做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难,打嘴炮每个人都会,说得再好都不如实践中去体会,就像世界很大,若不出去走走,你怎么知道有更好的风景。让别人佩服没什么了不起,让自己佩服才有意思。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wj_748/article/details/8271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