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评估标准及应急处理方案

一、BUG分类标准及评估标准

测试BUG按照严重等级分为严重、普通、轻微、优化四类,按照BUG类别分为功能、界面、数据处理、流程、优化建议、性能、常识七类,对应各种BUG情形如下:

(1)严重BUG情形:

由于程序造成系统崩溃、自身程序崩溃、网络中断、系统内存或文件资源耗尽、破坏或丢失数据库数据;

功能类:需求功能未达到或与需求功能明显不一致的

数据类:数据处理造成后台数据冲突或不一致的

数据类: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的或后台数据乱码的

流程类:分支流程不完整或相悖造成分支流程处理错误的,无限循环类的

性能类:造成数据库连接资源耗尽的(非大并发量下的情形)

 

(2)普通BUG情形:

功能类:查看、查询、分页、排序显示数据不正常的

界面类:页面编译错误、JavaScript错误、跳转错误、出现javaException页面

界面类:页面超时未响应、数据显示不完整或错位、页面未鉴权、页面显示乱码

界面类:输入校验不完整及造成的数据处理错误、页面操作提示信息与实际不符

性能类:处理大数据量出现程序错误的

常识类:明显违背正常习俗习惯的

 

(3)轻微BUG情形:

功能类:重复或多余的功能,操作不直观、易用性不够

界面类:界面排版混乱、控件排列和格式不统一、焦点控制不合理、页面文字和提示信息表达不清晰、不完整或错别字的

 

(4)优化BUG情形:

   凡以上未提及的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形。

二、BUG应急处理解决方案

1、确认问题,开发流程处理不当还是测试不到位等等,先排除人为原因导致的失误

2、稳住客户:告知客户要稍后回复他们

3、严重程度、影响范围:跟开发沟通,大概定位问题,影响到的相关功能

4、应急方案:是否需要回滚代码,判断修复时间

5、所需人员,资源, 是否需要外援

6、开始修改

7、 遇到难点,及时反馈

8、改好以后,并测试成功,及时上线

9、BUG跟进

10、最终结果通知客户

11、反思

总体来说,线上出现问题后应先把问题都收集起来,把原因了解清楚,责任人分清楚。总之:“应急方案”处理得很好,先稳住客户,告知客户要稍后回复他们,然后去找技术同事解决,而且解决的方法的确可以缓解了一时之急,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张就好了。急的问题就先应急,然后再跟踪问题。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0122665/article/details/8354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