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wzl1997/article/details/80045068

数模之旅

考虑了很久,还是打算写一下这一段宝贵的经历——大学数模旅程。

要说数学建模,那就从大一说起咯~军训结束社团招新时我就看到过,认为这是高智商同学“玩”的,不适合我,所以只是擦肩而过。再次听到数学建模是在高等数学课堂上,高数老师在课堂上用wolframalpha软件画了一个函数的图像,至于什么图像,我真想不起来了。。。然后老师说,要参加数学建模的同学要学很多数学软件,要学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好的,我再次提醒自己,这是高智商同学“玩”的,不适合我。这样,大一的暑假我就没有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现在胃都悔饱了)。其实,说句实诚的话,我一直以为数学建模是搞什么模具的,比如说机器人、魔方比赛啥的(Don't laugh at me),我知道自己的智商偏低,这个跟我差太远,所以我也一直没有去了解过,也没想着去参加这个比赛。

当然了,我这么爱学习,大一的暑假怎么会这样白白度过呢?大一的暑假我学了车,天气很热, 所以在家空闲的时间我都在学一本书《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辅导指南》,因为我觉得我高数学得还可以,老师上课也提到过,所以想挑战一下自己。当时我对我们学校竞赛的组织还很不清楚,所以就上了学校的贴吧说自己要参加数学竞赛,找人组队报名啥的,结果过了几天还真有人找了我,没错,那个人就是我数模的实力派队友(请允许我叫他磊神!)当时只是加了好友,没怎么聊天,知道他是数学专业的。接着就是参加10月份的数学竞赛,我听说是11月份出的成绩,但是就我一个是12月份才知道的!当时我坐在图书馆复习数据结构(和我的第二个队友,请允许我叫他日天!),我专门在QQ上问一起参加比赛的学长,他说11月份就出了啊,还看到我获奖了啊,我一脸懵逼。。。出图书馆的时候简直开心爆炸,没想到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拿了省二等奖,哈哈哈~~~于是我就跑过去跟高数老师报喜,特别要感谢我的老师,在大一的学习阶段和准备竞赛过程中,都给了我很大帮助,很多题我不会就找老师,感觉给老师添了很多麻烦(包括现在我有数学问题也会找高数老师)。报完喜,老师就说让我考虑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我的数学基础好,稍微有点优势,如果参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早一点作准备,还说今年学校出了一个国家一等奖,说得我心花怒放(搞得像自己获奖一样),没多想,就回老师自己想尝试一下。没错,这才是我数模的开始!

我百度了一番数学建模,看到的帖子基本上都是关于怎么组队才是最好的。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日天,日天是金融专业的,之前是从咱计科转出去的(当时真是万分不舍啊,假的)。我觉得日天数学基础也比较好,在计科的时候就感觉是个很有上进心和动力的人。他也小小思考了一番,决定和我参加。高数老师推荐了我一本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还是老师亲自跑到图书馆借的,说比较新,看新书比较好。于是我和日天就毅然买了这本书(都有强迫症,喜欢买书,这样可以做笔记)。然后约定用零散的时间就学习这本书。说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因为我们的效率简直了。。。看到大二上学期结束了,还在看线性规划,每次碰面说到这事,两个都会说:怎么还在看线性规划啊?or 线性规划好难啊! or  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线性规划。 or 这是你擅长的线性规划。线性规划这个梗,到现在都没有消失,线性规划是数学建模里面入门级的算法,觉得特别搞笑。就这样,大二上过完了,数学建模还没入门,我们还在学线性规划。

寒假的时候,我跟磊神聊天,才知道因为参加了美赛MCM他是过年前几天回的家(还记得当时他说他在武汉),我就好佩服这个人,也很羡慕,觉得有这样的比赛能够让人这么努力真好!除了学车, 感觉自己好颓废。当时他也没说要跟我组队参加数学建模,我当时想着毕竟我这水平,人家怎么可能要我。年后,他找我和另一个大学的同学参加了北斗杯,当时我觉得自己很low,从来没写过科技论文,唯一会的就是百度。那个比赛是我和磊神的第一次合作,不过合作过程中交流比较少,任务分工太明显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在寒假空闲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白天要陪我外甥玩~),记得我学到图论的时候,还发过说说,觉得太经典了。但其实感觉自己还是没入门,因为没有实践过,没有具体的题目来应用,前面很多知识感觉都是只知道概念。

开学到了大二下,我和日天还是老样子,每次学那本书,就从线性规划开始看起(我忍不住又笑了)。其实说实在,数学建模入门还真的有点难度,特别是自己抱着一本书来啃,没有题目的那种效率是特别低的。3月底的时候,磊神突然找了我,看我想不想组个队,参加一下五一建模比赛(历时5.1劳动节的三天),当时其实我是又想,又不想。。。我跟日天商量了好久,因为我们两个的水平太low了,啥都不会,很怕拖磊神的后腿,但是呢,又不想错失这样一个比赛的机会。最终还是答应了我们三个人组队参加,并且建立了我们的第一个小群,嘻嘻。我和日天决定,4月份好好学习数学建模。(然而并没有。。。)

到了4月29-30,我们仨碰了面,找信计教研室的老师在电子楼借了一间机房,准备“开战”。我们在电子楼的走廊里说了好多,其实都是当时的心里话,我们参加比赛其实都是忠于对数学的热爱,再就是保研加分。我们三个在成绩方面都是专业的佼佼者,这个一点也不虚,当然保研附加分的力量还是蛮强大, 所以想多参加比赛来加分。就这样,唠嗑了2个小时,就准备好明天的比赛。五一建模的三个题目是A公交排班问题,B信息传播问题,C城市评价问题。(不知道有没有记错)。三天,我们都是上午8点到,晚上10点多一点就出了电子楼,中午还睡午觉哈哈。上午拿到题目,磊神说他喜欢做想A题这样连续性的题目,(其实我和日天都不知道什么叫连续性题目),就说好,那就A题吧。再不结合数据的情况下,想着什么一天几趟车、一趟接多少人、有多少个站点,OMG,无奈我们都算不出来啊,想不出好的模型。。痛苦。直接忽略了B题,因为太抽象。。看了C题,好像可以做的样子,虽然当时并没有学过评价类的问题。于是,下午我们换题,选了C题。说到这里,我又要笑了,哈哈哈哈,题目一个数据都没有,嗯,一个都没有,这对于还是小白的我简直是要把人被逼疯啊!你说我要评价一个城市的好坏,总得知道些数据吧,上这个城市个官网找,但是找不到啊!!所以,开始编数据。磊神看了几篇知网论文,根据文献总结了几个评价指标,然后我和日天负责根据这几个指标“编写”数据,找得到的就实事求是的填,找不到的就编一个合理的值。我们编得还是蛮合理的,看起来像真的一样,哈哈哈。求解用到了熵值法求权重和TOPSIS法求排名,这两个算法都是磊神找的,他之前也懂一点点,比我和日天要强太多。然后编程求解,但当时我们三个都不怎么会matlab,磊神比我们稍微多会一点,但也不太熟。所以我就用C语言编程了,我C语言当时也很垃圾,但是基本语法还是知道滴。。用C语言循环结构处理矩阵问题,当时觉得自己还蛮牛逼的,虽然中途调试了好久,因为很多平行的循环体,有点乱,但最后还是出了想要的结果。最后的TOPSIS法是磊神在网上找的matlab代码,修改了参数之后运行的,当时觉得磊神好牛,这种用C语言编估计要累死我咯。。就这样三天拼凑出了一篇论文,零食倒是吃了不少,论文三个人都参与了撰写,分工不是太明显(感觉这样挺好),我们三个觉得论文特别水,方法还好,只是数据几乎一半是编的,我们也作了一点分析,数学建模在于建模的过程,数据的问题不是大问题,如果有真实的数据套用我们的模型就可以了。我们就这样安慰自己咯。比完赛,我就和日天聊了会,觉得数学专业的磊神就是不一样,思考问题、建立模型果然有一套,要知道当时我和日天的水平还停留在线性规划呢!在6月份的一个上午,我还记得我赶着去上汇编语言课,日天在群里发消息说:五一二等奖!当时我只想说简直了简直了,对对对,我们的模型太好了,数据不重要不重要!然后磊神在群里非常淡定地回了,这跟国赛相差太远了,还要继续努力呢!然后我的心又一下子冷了下来,唉,国赛会更难。后来我和日天比较担心磊神国赛会“抛弃”我们,真的,因为我们两个在五一建模比赛中显得很low,啥都不会,打杂倒是在行!所以,真的下定决心在国赛之前要学好数模,磊神在比赛时也推荐了一本书《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司守奎的,我们决定好好啃这本书,动手编写matlab程序。强调一句,在国赛前参加这样一次小比赛挺好的,真的,可以锻炼队友之间的默契度,“真枪实战”才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到了6月份,应该来说是5月底,数学建模协会就发了通知组织参加国赛了,我们三个也都报了名。第一次动员大会是在主教北101(感觉自己记性好好,假的),教室爆满,有史以来报名的人数最多,200多人了,估计大家都听说了去年我们学校有国家一等奖,大家积极性都比较高。第一次数模指导组的老师就布置了作业,以及后来的学习安排,推荐了《数学模型》,姜启源的,入门级神书!有指导组老师的提纲挈领,自己的学习效率也特别快。每个星期一篇小论文,第一次包饺子问题,我写了10页,第二次森林救火,我也写了10页,第三次捕鱼问题,我写了9页,第四次报童问题, 我写了7页。倒不是说页数能代表啥,毕竟我从这几页中找不到多余的废话,老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我都在这之上加了自己的想法,包括模型与求解,我对自己的文档写作能力蛮自信的,排版对我来说不是大问题。四次论文,老师都给予了讲评,并且自己的小论文得到了老师的夸奖,感觉自己真的很棒,哈哈!在此期间,我掌握了很多司守奎那本书上的算法,自己对matlab渐渐开始熟悉,并且觉得此软件功能好强大,也编写了不少matlab程序。总之我做一件事会考虑到做这件事自己有没有进步,“性价比”(进步/时间)是多少?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学习的效率。最后一次讲评到了7月初,大家纷纷找队友了,自然地,我们三个就成了一组,嘻嘻,为国赛而奋斗!说一句,如果大家想学matlab,用一本基础教程和《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就足够了,一般C语言学得还可以的,matlab程序的基本结构会比较熟悉了(顺序,分支,循环),其次就是矩阵的运算等等。。。司守奎的那本书主讲算法,里面有很多matlab源程序,大家不妨都手动敲一遍,记得是手动哦!(我基本上是把上面的所有程序都手动敲了一遍,不懂的函数在敲的过程中就能体现出来,然后百度,或者在命令行输入命令看看结果,就能理解并加深印象)

加一段,文档写作的能力很重要,我认为一个队伍里面的三个人都要具备基本的文档编写能力,其实指导组布置的小论文能够帮助我们训练这个能力,模型和求解相对简单,大家都能从数学模型那本书上找到相应的解答,只是如何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比赛的最终产物也是需要一篇论文,好坏都可以从论文中体现出来。

7月份考完试之后,我在学校多待了将近20天,想在学校静下心来多学一些算法,提高自己,指导组在7月份又布置了5-8的小论文和相应的编程任务,这几次是小组合作完成。然而我们三个没法集中,在QQ群里讨论也不方便,自己的想法不好表达,所以并没有完美地合作,只是自己动手完成了编程任务,撰写了小论文,大家同意后发给指导组的老师。7月21日,我太深刻了,抢票回家,期间因为自己手残点击了退票,还给一起住空调寝室的小伙伴庆庆打电话诉衷肠啊!幸好最后还有中转票,毕竟自己只在家待10多天就又要回学校参加培训。匆匆在家过完14天,暂别了我的小外甥(真的好喜欢,好舍不得),来到了热到爆炸的长沙,热死了热死了!指导组的安排大致是4天授课,然后模拟训练,这样循环3次!真的是很累啊!我和小伙伴庆庆,还有磊神住在东园,日天住西园,上课在西园,每天都要顶着大太阳走好远的路,还要给日天买早餐。指导组的老师上课挺辛苦的,一个老师要讲半天或者一整天,授课的内容是数学建模的经典算法和相关应用软件如SPSS和matlab。模拟题是往年国赛的真题,最后一次是湖南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真题。第一次是太阳影子定位,不过最后一题关于视频处理的比较麻烦,指导组就去掉了。这个题目要找很多公式啊,因为网上已经公布了很多优秀论文,躲都躲不了,还是看了看,有用神经网络的,有用非线性规划的。。。不过我必须要佩服一下磊神,我记得第二问是影子长度拟合的问题,我用matlab描出散点之后,看大致为二次拟合函数,就想直接二次拟合得了,不管它的输入指标多么复杂。。。磊神觉得这样不太合理,他在网上搜了好久,看到了一个nlinfit()函数,这个函数适合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函数拟合,他运行出来的结果也与网上优秀论文的结果完全一致!磊神实在是厉害,不得不佩服!第二次是葡萄酒的评价,属于统计类的题目,磊神和日天都不喜欢做这类的题目,他们觉得这种题处理数据实在太恶心,指标多、数据多、表格多,我其实对这种题不反感,觉得还好,因为我感觉方法比较明确。其实这也是这种题目很难做出彩的地方,因为方法大家基本都知道,要做得不一样细节显得就非常重要了。最后一次是我们选的A题出租车合乘方案的设计,哇,这题更难了,不愧是研究生的比赛啊。。我们差点坚持不下来,最后觉得最后一次演练完不成很尴尬,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啊,我们组和旁边的组一直互相调侃。。在知网上发现了一篇论文跟这个题目极为相似,我们用到了其中的思路。用到了K-means聚类算法,后来因为输出有规定的格式问题,不得不使用C语言编写了出租车匹配的程序,还好没出bug哈哈!计费的方是磊神一个人完成的,他找了几篇论文,用了几种计费方式,也撰写了计费的文档,然后我其实是看不懂的。。。全是数学符号和计算,当时我做完第一问看不下去了。。。8月份的培训就这样结束了,收获很大!很大!那本司守奎的书真是看完了,翻遍了,matlab编程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建模的能力也提高了好多好多!在几次模拟题中,我们组完成得都比较好。所以啊,我们组一直希望能在国赛中拿国二,真的,拿个国二我们要开心到飞,嘻嘻嘻嘻.......

过了近两个星期,国赛前一天的动员大会,指导组老师再次强调了比赛过程中团队合作重要性和审题、解题、撰写论文、提交论文的细节问题。当天晚上我去磊神的寝室拿书,在他门口我暗暗说了一句:我想拿国一啊,他回了:我也想拿国一,哇哇哇,我们两个野心暴露了哈哈

9.14晚上,国赛题目发布!我们非常自然地选择了A题,关于CT系统图像重建技术的研究,这个题第一问就很难,要求解旋转中心、X射线的180个旋转角度、探测器的长度等几个子问题,EXCEL在这个题中太有用了,题目给的是512*512的吸收点矩阵,不作处理的话,根本找不出规律,题意都摸不清。后来发现了EXCEL里面的“色阶”工具,简直太有用了,把吸收点矩阵经过渐变的处理后,哇哇哇,题意浮出水面~~心中暗喜。

 

探测器的长度相对来说比较好算,成比例的缩放就可以计算得到,旋转中心要有一定平面几何想象能力啊,根据模板吸收最短和最长的距离计算出中心与探测器的垂直距离,最短和最长的距离利用了插值算法,这样更加有理有据,并且精确。在草稿纸上画了好几个图才搞清楚出关系,然后日天用PPT画了几个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几何示意图,非常地清楚。

 

旋转角度是难点,磊神在查阅了几篇论文之后,用线性积分的方法算出了吸收的强度K,这是我们这篇论文的第一个亮点!这个K计算出来的队伍我相信是很少的,官方给的参考答案与我们计算出的K只相差0.0002!磊神厉害吧!计算出K后同样利用平面解析几何的方法计算出了前面一段时间的旋转角度和最后一段时间的旋转角度(和官方给出的参考答案一致,也是前面一段和后面一段可以精确算出来),然后用分段拟合的方式将180个角度计算出来,这是我们这篇论文的第二个亮点!

 

到第一天下午我们开始思考第二问了,图像的重建。这个其实用真正的算法很复杂(有一个组用解180*512个方程求解的),但是我们在网上搜到了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很难找的函数:iradon()逆拉东变换函数,可以直接重建图像,特别666!当时我找出来感觉很自豪,嘻嘻!

 

找到这个函数是第一步,感觉至少又有了进度!然后就是求解10个吸收点的值,这个真的难啊,iradon()函数的确可以返回重建的图像,但是返回的是512*512的图像,我们要的是180*180的啊呜呜呜图像的压缩函数根本没法用,它会成比例缩小图像,但是里面模板的图像我们并不想缩小,这个问题百度找了好久,想了好久,16号的晚上通宵卡这个题,我们三个都睡得比较少,磊神去外面走廊想了好久(后来磊神才告诉我,我才知道的),我和日天抓紧写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已经完成部分的论文、作图,很怕时间来不及,论文写不完。。天快亮的时候,磊神开始着手试着“裁剪图像”了,因为第一问的有模板也有探测器探测到的图像,所以磊神用裁剪的方法试着找出固定的裁剪的尺寸,然后用第一问的模板与图像进行对比,这是我们这篇论文的第三个亮点!比完赛我还说这真的是磊神自己独创的算法,完全自己创新给出的解法,实在是厉害,当然这也是磊神冥思苦想一整个晚上还多的结果!

 

图像出来之后,我和日天试着去找题目要求的10个吸收点的值,发现这10个点非常有规律,要么颜色很深,要么几乎是白色,于是乎证明我们得到的图像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也稍微松了一口气!第三问结束之后,已经到了第三天的晚饭了。。。然而还有第四问、摘要、问题分析、符号说明、参考文献、附录24点之前要提交一次论文。。。第四问审题很重要,题目要求是设计新模板,而不是要改进探测精度啥的,这里我们根据前面几问想了十分简陋的模板,我们自己都觉得有点low,因为时间来不及了,就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了,求解的算法和前面一致,没有给出新的算法,毕竟我们用前面几问的算法得到的结果已经很精确了呀!我们设计的模板如图

 

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我们对这个新模板也作了关于三个方面的分析,觉得是十分合理的。(后来官方给出的答案说到第四问为什么一个椭圆不行。。。然而我们就是一个椭圆,当时心里还有点虚,结果出来后,我们想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我们给出的模板更简洁、实用,具有创新型。)最后在11点多的时候,我们组交了一篇还没有“组织好”的论文,因为24点之后还有一次且仅有一次提交的机会,我们快速写了参考文献、附录等,摘要来回改了好几次,1点多的时候,当时我们三个已经是精疲力尽,日天宿舍比较远,他就先回去了,我和磊神就再过一边,磊神对摘要十分用心,一定要看个透!其实当时我是“抗拒的”,太累了,要我检查一遍,估计也看不出错误了,大脑都是糊的了。。。大概2点,论文提交了!哎,心情无法描述!

比赛过程中,做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说:这怎么办,这能拿省三吗?完了完了,还想拿国二的呢!幸好我们三个坚持下来,大脑一直在想问题,不停地百度、查找文献,我们有时交流会比较激烈,但这正是思想碰撞的魅力!沟通是通往真理的必经路!感觉到我们三个挺默契的,竞赛时间安排得也很合理, 卡题的时候不要三个人一直卡,可以让一个人先写前面做完的题目,开始写论文,这样也有利于理清思路。总之,国赛的体验太不一般了,起起伏伏,三个人的合作,一个都不能缺!最后有点意外地拿到了国家一等奖(全国本科组33062个队,292个一等奖),原本想着拿国二就心满意足了哈哈哈哈

到了大三上学期末,我们再次准备进军美赛。这次的寒假特别长,我们专业考试比较靠前,都有50多天了。指导组在2.9之前都安排的课程,我们就说看论文、写心得、做模拟,一个月的时间都在机房里度过,从早到晚,我还是觉得挺累的, 机房给人的感觉很压印,辐射大,地方小,我不太喜欢在机房学习,上实验课那是没办法。。。不过美赛其他人都好努力的,我们也不敢懈怠啊!美赛看英文论文也比较头痛,其实我们三个整体上算是英语比较强的,至少6级都过了(虽然6级不能代表啥),看论文看一句,百度翻译一句,看透一篇O奖论文至少要3天的样子,很多O奖论文应该说是全部,都没有解答的过程,就说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就得到了结果,很多我们认为基本不可能解出来的,别人也解出来了,像模像样的,也许这就是真大佬吧!每次吃饭走在路上,我们把学习状态分为三种境界:1.不饿,是因为没有学进去;2.饿了,说明学进去了;3.不饿。是因为学饱了,不知道你属于哪一种呢?哈哈哈哈

到了2.9号,上午6点题目公布。我们那个比赛机房安排了4个队,我7点到的机房,发现其它组已经满员。。而我们组我来得最早,但是这也不能说些什么,每个组有每个组做事的风格,并且在前期不用把自己搞的很累。我下载题目后,简单扫了一遍ABCDEF,发现今年的题目风格大变!大变!往年的题目基本上就说一段话,啥都没有,就说一个背景的话,很抽象。然而今年的题目有点类似国赛,但是比国赛更加冗余。。题目长(英文显得更加头疼),还给了一些网址,有的有表格,反正看上去都好复杂的赶脚磊神和日天相继而来,他们在路上也看了题目,都感叹今年的题目真是奇怪啊!首先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看A题,关于无线通信传播的,我没什么印象了,跟物理、通信专业相关的题目,题目只有3大问,没记错的话。。。磊神是想做A题的,但是我觉得专业背景太长了,并且我们找了半天的文献也没找出个啥名堂出来,A题的风格就是那种解数学题的感觉,要能给出比较确切的结果(精确在这里不合适,毕竟应该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然后磊神说肯定不选C题,统计的题目他和日天都不喜欢做,E和F隔生活太远了,不能选不能选,B题好像也没看懂呢,那就D题吧。我看了D题,咋一看,有点类似与国赛AB题的结合体,有连续也有离散,不过也确实这样,然后下午统一了选题:D。(意外地是,我们学校就我们一个组选了D题,有点心痛!)D题的小细节贼多,我现在都不太记得了,总共14个小问(It's so perverted),每一个小问的难度可以抵国赛的大问了。。。概念的问题也多,充电站是啥?充电桩是啥?目的充电?增压充电?城郊农分布?南韩?乌拉圭?爱尔兰?......晕晕晕,知网上有很多关于充电站数目和选址的模型,都是硕士和博士的毕业论文,自然也没有求解的过程。后来指导组的老师告诉我,我们这题在网上可供参考的模型太多,然而我们这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数据量太多,环境很复杂,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模型是很困难,本身求解选址模型也很困难。痛苦。。。我们用MCLP模型和Voronoi图来求解,然而编不出程序,不会解。。。在韩国首尔选择了一块10km*6.5km的区域,“模拟”了几次分布,用Matlab作出了高大上的图片,哈哈如图:

 

有没有觉得很高大上呢?然后我们用论述的形式说明整个韩国的分布情况,毕竟一个国家真的很难求解啊。。。不知道老美怎么想的!!后来就说在韩国的统计局找数据,什么发电量、GDP、交通流等,谷歌浏览器对韩文的翻译也是迷醉,统计局的数据也是有的齐,有的不齐,是不是非要我们自己补数据啊??然后用excel作了几个图:

 

 

敏感性分析也比较随意了,作了两个图简单分析了下。说实话,这个题不是我们组的强项,很多地方意见都不相同,所以在比赛过程中“吵”得比较激烈。时间比较紧,还要翻译成英文,最后一个晚上基本就说我们三个一起写论文一起翻译,我觉得我们的摘要和排版相当不错,看着很享受。在13号4点-9点,人已经虚脱了,累到不行,一瓶红牛远远不够啊!快要提交的前两个小时,磊神还是让我们再检查论文一遍,内容肯定不看,就看一些格式错误或者单词乱码的情况,感觉这个还是很有必要,毕竟英文论文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习惯,我们也检查出了不少错误。提交的时候感觉蛮幸运的,磊神在晚上就误点了提交按钮,所以我们这边不用挤进去点提交,哈哈,这真是弄拙成巧啊!!嘻嘻!在电梯里,磊神说我们肯定可以拿H,有望M,其实我是不太相信的,因为我们没有做出像国赛那样的完美的结果,很多地方都是靠论述带过去的,实在编不下去 了。。。但是他依据2017年的情况还是觉得是可以的。

提交之后,匆忙在寝室洗了澡,然后就和小伙伴亮亮去赶高铁。在通往的武汉的高铁上,我简直要困死。。。我抱着眼镜和书包,几次困得把书包和眼镜掉在地上,不知道周围的人怎么看我的。。。我每20分钟设置一个闹钟,怕自己迷糊得睡过。。。在武汉火车站,我还要等两个小时才上车,我都不敢睡,武汉的人很多,加上春运,怕东西被偷,所以带着耳机听王菲的白痴,很有激情,听着不容易犯困。。。然后心里一直在感悟美赛的整个过程,其实当时没想着拿奖,反正对于D题,我们三个都已经尽力了,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最后的结果是H奖,有满足,也有不甘心,我们的目标是M,都拿国一了,美赛不拿个M还是有点可惜啊。。。

建模路上,参加了五一竞赛、国赛、美赛,都拿了奖,我已经很心满意足了。在数学建模中,学到了太多太多。其实大一的时候,老师说知识背后的思维,现在处于大三的我才由衷地体会到这句话多么有意义,多么重要!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你能有独立的思考,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充满信心的表达,这在比赛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数学建模带给我的是思维,是素养,远远超过知识。感谢大学有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有我!感谢一路陪伴的队友和老师们,有你们,才有我!最后发一句红红火火的数学建模标语:

一次参赛,终生受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zl1997/article/details/8004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