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谷】1081:开车旅行【倍增】【双向链表】

P1081 开车旅行

题目描述

A 和小B 决定利用假期外出旅行,他们将想去的城市从 1到 N 编号,且编号较小的城市在编号较大的城市的西边,已知各个城市的海拔高度互不相同,记城市 i的海拔高度为Hi,城市 i和城市j之间的距离 d[i,j]恰好是这两个城市海拔高度之差的绝对值,即d[i,j]=HiHj∣。

旅行过程中,小 A和小 B 轮流开车,第一天小 A 开车,之后每天轮换一次。他们计划选择一个城市 S 作为起点,一直向东行驶,并且最多行驶X 公里就结束旅行。小A 和小 B的驾驶风格不同,小 B总是沿着前进方向选择一个最近的城市作为目的地,而小A总是沿着前进方向选择第二近的城市作为目的地(注意:本题中如果当前城市到两个城市的距离相同,则认为离海拔低的那个城市更近)。如果其中任何一人无法按照自己的原则选择目的城市,或者到达目的地会使行驶的总距离超出 XX 公里,他们就会结束旅行。

在启程之前,小 A想知道两个问题:

  1. 对于一个给定的 X=X0,从哪一个城市出发,小A 开车行驶的路程总数与小B 行驶的路程总数的比值最小(如果小 B 的行驶路程为0,此时的比值可视为无穷大,且两个无穷大视为相等)。如果从多个城市出发,小A 开车行驶的路程总数与小 B行驶的路程总数的比值都最小,则输出海拔最高的那个城市。
  2. 对任意给定的X=Xi和出发城市Si,小 A 开车行驶的路程总数以及小 B行驶的路程总数。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N,表示城市的数目。

第二行有 N个整数,每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依次表示城市 1 到城市N的海拔高度,即 H1,H2,,Hn,且每个 Hi都是不同的。

第三行包含一个整数X0

第四行为一个整数 M,表示给定 M组 SiXi

接下来的 M 行,每行包含 2个整数 Si和 Xi,表示从城市Si出发,最多行驶 Xi公里。

 

输出格式:

 

输出共M+1行。

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S0,表示对于给定的 X0,从编号为 S0 的城市出发,小 A开车行驶的路程总数与小B 行驶的路程总数的比值最小。

接下来的 M行,每行包含2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依次表示在给定的 SiXi下小 A 行驶的里程总数和小 B 行驶的里程总数。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复制
4 
2 3 1 4 
3 
4 
1 3 
2 3 
3 3 
4 3
输出样例#1: 复制
1 
1 1 
2 0 
0 0 
0 0 
输入样例#2: 复制
10 
4 5 6 1 2 3 7 8 9 10 
7 
10 
1 7 
2 7 
3 7 
4 7 
5 7 
6 7 
7 7 
8 7 
9 7 
10 7
输出样例#2: 复制
2 
3 2 
2 4 
2 1 
2 4 
5 1 
5 1 
2 1 
2 0 
0 0 
0 0

说明

【输入输出样例1说明】

各个城市的海拔高度以及两个城市间的距离如上图所示。

如果从城市 1 出发,可以到达的城市为 2,3,4,这几个城市与城市 1 的距离分别为 1,1,2,但是由于城市 3 的海拔高度低于城市 2,所以我们认为城市 3 离城市 1 最近,城市 2 离城市 1 第二近,所以小A会走到城市2。到达城市2后,前面可以到达的城市为3,4,这两个城市与城市2的距离分别为2,1,所以城市4离城市2最近,因此小B会走到城市4。到达城市4后,前面已没有可到达的城市,所以旅行结束。

如果从城市 2 出发,可以到达的城市为 3,4,这两个城市与城市2的距离分别为 2,1,由于城市 3 离城市 2 第二近,所以小A会走到城市3。到达城市3后,前面尚未旅行的城市为4,所以城市4离城市3最近,但是如果要到达城市4,则总路程为 2+3=5>3,所以小B会直接在城市3结束旅行。

如果从城市 3 出发,可以到达的城市为 4,由于没有离城市3第二近的城市,因此旅行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如果从城市 4 出发,没有可以到达的城市,因此旅行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输入输出样例2说明】

当 X=7 时,如果从城市 1 出发,则路线为12389,小A走的距离为1+2=3,小B走的距离为1+1=2。(在城市1时,距离小A最近的城市是26,但是城市2的海拔更高,视为与城市1第二近的城市,所以小A最终选择城市2;走到9后,小A只有城市10可以走,没有第2选择可以选,所以没法做出选择,结束旅行)

如果从城市2出发,则路线为267,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2,4。

如果从城市3出发,则路线为389,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2,1。

如果从城市4出发,则路线为467,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2,4。

如果从城市5出发,则路线为578,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5,1。

如果从城市6出发,则路线为689,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5,1。

如果从城市7出发,则路线为7910,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2,1。

如果从城市8出发,则路线为810,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2,0。

如果从城市9出发,则路线为9,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0,0(旅行一开始就结束了)。

如果从城市10出发,则路线为10,小A和小B走的距离分别为0,0。

从城市2或者城市4出发小A行驶的路程总数与小B行驶的路程总数的比值都最小,但是城市2的海拔更高,所以输出第一行为2。

【数据范围与约定】

对于30%的数据,有1N20,1M20;
对于40%的数据,有1N100,1M100;
对于50%的数据,有1N100,1M1,000;
对于70%的数据,有1N1,000,1M10,000;
对于100%的数据,有1N100,000,1M100,000, 109Hi109, 0X0109, 1SiN,0Xi109,数据保证Hi互不相同。


在思维和码力上都很好的一道题了。

所以索自己代码还是写少了啊!!就算知道怎么做也写挂了QAQ

首先,可以知道题目中从每个位置开始走,$A$和$B$走到的点是固定的,走的路线和路程也是唯一确定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快速找到从某一个位置开始,快速找到走距离满足条件能到达的路径。

想到倍增。可是$A$和$B$是交换往前走的,如何定义倍增数组也是一个巧妙的地方。因为所有都是从$A$先开始走,所以定义$fa[i][j]$和$fb[i][j]$分别表示$A$和$B$从$i$点开始走$2^j$走过的路程和。所谓轮,就是$A$走一次,$B$再走一次。

再定义$g[i][j]$表示从$i$点开始走$2^j$轮到达的位置。转移显然。(这都是预处理的部分)

预处理中最麻烦但是最重要的是处理出每个位置到达的下一个位置。(一开始就写得乱七八糟不清晰aaa!!)排序后,用双向链表将相邻三个连接起来(我连的是原序列的下标),扫一遍原序列下标,处理完一个后把它删去(才学了的链表删除操作!!)

主要是判断排序后头和尾的问题。头和尾的左右会少,对判断造成了混乱...看了dalao写的简直不要太清晰aaa!!把每一个小操作理清楚过后写一个小函数就干净多了。

然后要跳$x$的距离的话,就从起点开始,把$j$(即$2^j$)从大往小扫,能跳就跳,一定可以表示完(最后一步判一下$A$可不可以再跳)【倍增的基本原理!】然后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struct CI {
    LL h;
    int id;
} city[100005];
bool cmp(CI a, CI b) { return a.h < b.h; }

int pre[100005], nex[100005];

LL fa[100005][21], fb[100005][21], la[100005], lb[100005];
int g[100005][21], juma[100005], jumb[100005];
void query(int s, int x, LL &a, LL &b) {
    for(int i = 20; i >= 0; i --)
        if(fa[s][i] + fb[s][i] <= x && g[s][i]) {
            a += fa[s][i];
            b += fb[s][i];
            x -= fa[s][i] + fb[s][i];
            s = g[s][i];
        }
    if(juma[s] && fa[s][0] <= x)    a += fa[s][0];
}

LL Abs(LL x) {
    if(x > 0)    return x;
    return -x;
}

LL h[100005];
bool check(int id) {
    if(!pre[id])    return 0;
    if(!nex[id])    return 1;
    return h[id] - h[pre[id]] <= h[nex[id]] - h[id];
}

int pd(int id, int a, int b) {
    if(!a)    return b;
    if(!b)    return a;
    if(h[id] - h[a] <= h[b] - h[id])    return a;
    return b;
}

int main() {
    scanf("%d", &n);
    for(int i = 1; i <= n; i ++)    scanf("%lld", &h[i]), city[i].h = h[i], city[i].id = i;
    sort(city + 1, city + 1 + n, cmp);
    
    pre[city[1].id] = nex[city[n].id] = 0;
    for(int i = 1; i < n; i ++)
        pre[city[i].id] = city[i-1].id, nex[city[i].id] = city[i+1].id;
    pre[city[1].id] = nex[city[n].id] = 0;
    pre[city[n].id] = city[n-1].id;
    
    for(int i = 1; i <= n; i ++) {
        if(check(i))    jumb[i] = pre[i], juma[i] = pd(i, pre[pre[i]], nex[i]);
        else jumb[i] = nex[i], juma[i] = pd(i, pre[i], nex[nex[i]]);
        if(pre[i])    nex[pre[i]] = nex[i];
        if(nex[i])    pre[nex[i]] = pre[i];
    }
    
    for(int i = 1; i <= n; i ++)
        la[i] = Abs(h[juma[i]] - h[i]), lb[i] = Abs(h[jumb[i]] - h[i]);
    for(int i = 1; i <= n; i ++) {
        g[i][0] = jumb[juma[i]];
        fa[i][0] = la[i];
        fb[i][0] = lb[juma[i]];
    }
    for(int p = 1; p <= 20; p ++)
        for(int i = 1; i <= n; i ++) {
            g[i][p] = g[g[i][p-1]][p-1];
            fa[i][p] = fa[i][p-1] + fa[g[i][p-1]][p-1];
            fb[i][p] = fb[i][p-1] + fb[g[i][p-1]][p-1];
        }
        
    int x0, s0 = 0;
    LL na = 1e15, nb = 0;
    scanf("%d", &x0);
    for(int i = 1; i <= n; i ++) {
        LL a = 0, b = 0;
        query(i, x0, a, b);
        if(b && (!s0 || (na * b > nb * a))) {
            s0 = i;    na = a;    nb = b;
        }
    }
    printf("%d\n", s0);
    
    int m;
    scanf("%d", &m);
    for(int i = 1; i <= m; i ++) {
        int s, x;
        LL a = 0, b = 0;
        scanf("%d%d", &s, &x);
        query(s, x, a, b);
        printf("%lld %lld\n", a, b);
    }
    return 0;
}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wans-caesar-02111007/p/975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