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业务的风控体系

在中国,央行的征信记录只覆盖了3亿人,绝大多数人未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征信记录为零,他们都是现金贷的潜在客户。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风控是决定现金贷健康发展的关键。

那么,如何构建现金贷的风控体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构建风控体系,首先要了解现金贷人群的需求和特点。

 

现金贷目标客户

中国有4亿多发薪日贷和现金贷分期的适配人群,包括白领、服务员、快递员等,他们年龄在18~45岁之间,收入偏低,基本在3000~7000之间。

相对来说,他们每个月可支配的收入不会太高,大概在3000元左右,由于生活中有一些非稳定支出需求,比如租房可能需要押一付三,再加上一些偶然花销,导致这些人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产生借贷需求。

然而,他们常常未被传统金融机构覆盖,征信空白,缺少贷款渠道,再加上这些人的使用手机的频率较高,因此他们很适合方便、快捷的线上借款场景,是现金贷的目标客户。

 

风控体现在客户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

了解了目标客户的需求和特点,我们开始着手构建现金贷风控体系。

现金贷的客户周期分为贷前阶段、贷中阶段和贷后阶段。

贷前阶段:

  • 申请:用户在线上填写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以及个人信息,系统获取相关内部、外部数据
  • 审核:利用关联图谱和行为特征通过反欺诈模型过滤,通过风险模型进行信用评估
  • 授信:根据反欺诈分析和个人信用评估结果确定授信额度并放款

贷中阶段:

  • 跟踪:对借款人信息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掌握借款人风险变化情况

贷后阶段:

  • 催收:采用分级催收制度,包含到期日前短信提醒、到期后语音自动外呼、人工电话催收等
  • 续贷:对还款后续贷用户进行审核

从现金贷的客户生命周期来看,客户经历了申请、审核、授信、放款几个步骤,在成功申贷之后还面临催收和续贷。

当客户第一次在某个现金贷平台申贷时,他的风险是最高的。因为平台对他的了解最少,也缺乏关于其历史表现的信息。因此,对新客户风险尤其是欺诈风险的把控,是尤为关键的一步。

在放款之后,现金贷机构也需要持续跟踪申请人的后续财务状况,这时进入贷中阶段。客户第一次借款后,可能还有续贷需求。这时,还要考虑客户的流失率。

在贷中阶段,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客户新出现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也要评估客户的风险是否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要考虑如果客户属于优质客户,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样的运营手段让客户在续贷时依旧选择该平台。

当客户出现逾期时,平台需要有相应的手段去催收,要求在保证合规的同时提高效率。在申请、审核、授信、跟踪、催收、续贷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风险,需要风控部门及时把握。

内外部数据采集是风控的第一步

数据采集步骤尤为关键,这是因为客户在进行申贷的时候,现金贷平台得以了解客户的只有内外部数据。这些数据不仅限于客户提供的信息,还包括内部数据、征信数据以及其他数据。

内部数据包含表单信息、App使用信息、内部历史信息、相关用户信息、App使用信息等。比如,当客户完成第一次借款后,有多频繁地使用App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维度。

征信数据包括央行征信、民间征信以及黑名单。每个数据维度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风险。比如,外部数据中的设备信息、运营商信息、电商信息、银行卡信息、社交信息、身份信息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某些风险水平或风险行为。设备信息和运营商信息提供了很多关于手机的描述,比如手机关机时长、实名认证时长等。一个正常用户的手机是不会长时间关机的,实名认证越久,欺诈成本越高。

对于消费分期而言,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数据就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查看用户的消费历史。如果这个用户很少消费,那么这个用户申请消费分期就很可能存在欺诈风险。另外,用户的身份信息,比如职业和工作性质等,也可以作为评估用户信用风险的参考。当你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就可以综合地评估一个申请人。如果有新的维度,那么数据维度的增加也会显著提高风控水平。另外,从数据风险的角度,如果外接数据源,最好与现有数据有部分重叠,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风险。

风控需要在不同的维度刻画用户行为,并通过反欺诈和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原始数据构建风险预测体系,指导业务的开展。

监控要覆盖整个业务流程和已知风险点

只有实时监控,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如果你使用数据进行离线监控,那么数据更新的时效性也很重要。同时,监控要具备综合性,你不仅需要监控风险指标,也需要监控运营流程、流量质量等。

另外,监控需要反映业务流程。比如,各个部门定义的新客户可能有出入,从运营部门来看,新客户指的是之前从未注册过的客户,而风控部门所说的新客户指的是没有放款记录的客户,其中也包括之前申贷遭拒绝的客户。由于各部门对新客户的定义不同,那么风险指标也就不同,甚至业务流程所覆盖的范围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实际开展业务时,一定要确保各部门对业务流程的定义一致,避免产生歧义和未知新风险。监控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按渠道进件的总量监控,对运营而言是有价值的,可以用来结算,但是对风控部门的意义不大。

如果只是一味地根据渠道进行流量统计,是无法做出有效的风控决策的。对于风控部门而言,他们应该掌握不同渠道的风险分布情况和风险迁移情况,只有将各种潜在风险了然于心,才有可能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相关文章

什么是信贷风险控制

如何进行小微信贷风控

信贷风控——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方位风控

基于个人信用评分的建模分析和授信决策

金融风控:通过率与坏账率的博弈

数字金融反欺诈技术名词表

数字金融欺诈行为名词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ajk2017/article/details/820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