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zgcr654321/article/details/82351977

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系统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数据库的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各阶段的任务:

系统需求分析:

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对原系统的了解,收集支持新系统的基础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调查分析用户活动;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确定系统边界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需求 ;编写系统分析报告。两种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概念结构设计:

将需求分析数据抽象成局部E-R模型,再将局部E-R模型集成为全局E-R模型。

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模型转换成特定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过程,由初始关系模式设计到关系模式规范化再到模式评价。

物理结构设计:

对于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数据库实施:

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建立起实际的数据库结构、装入数据、进行测试和试运行的过程。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主要有三项内容: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监测并改善数据库性能;重新组织和构造数据库。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gcr654321/article/details/8235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