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总结

1.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

1.需求复习(生成数据字典);2.概念设计(生成E-R图);3.逻辑设计(生成关系模型);4.物理设计;5.数据库实施;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1)需求分析:

a.任务: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新系统必须考虑今后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照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要通过调查获得如下要求:1)信息要求:用户需要哪些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要完成的数据处理功能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b.方法:步骤:1.调查组织机构情况; 2.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 3.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 4.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方法:1.跟班作业;2.开调查会;3.请专人介绍;4.询问;5.调查表;6.查阅记录

c.数据字典: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通常包含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

 


2)概念结构设计: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的过程(就是生成概念模型),一般是E-R模型

E-R模型: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

    a.实体之间的联系:

        两个实体型的联系:1对1,1对多,多对多(图1)

        两个以上实体型的联系:1对1,1对多,多对多(图2)

        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1对1,1对多,多对多

   

    b.E-R图:

       (1)实体用矩形表示

       (2)属性用椭圆表示

       (3)联系用菱形表示

         ps:(4)ISA联系用三角形(ISA:某个实体是另一个实体的子类)

            (5)基数约束:  20..30

            (6)part-of联系:强实体(矩形),弱实体(两个矩形),弱实习表示一个实体型的存在依赖其他实体型的存在(例如楼房和房间),强实体型(汽车和轮胎)

    c.划分准则:

       (1)实体与属性的划分原则:属性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有联系

    d.E-R图集成:合并(消除冲突),修改与重构(消除不必要的冗余)

 


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成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一个实体一张表,一个联系一张表)

4)物理结构设计:为一个给定的逻辑结构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步骤:

    (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存期方法和存取结构)

    (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

5)数据库的实施

      (1)数据的载入

      (2)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6)数据库的运行维护

      (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2)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造

      (4)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发布了11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4 · 访问量 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8115310/article/details/9595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