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笔记——策略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3928412/article/details/80904230
一、策略模式的定义
策略模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式,也叫做政策模式,其定义如下:
Define a family of algorithms,encapsulate each one ,and make them interchangeable.(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互换。)
类图:
策略模式使用的就是面向对象的继承和多态机制,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我们再来看看策略模式的三个角色:
Context封装角色
它也叫做上下文角色,起承上启下封装作用,屏蔽高层模块对策略、算法的直接访问,封装可能存在的变化。
Strategy抽象策略角色
策略、算法家族的抽象,通常为接口,定义每个策略或算法必须具有的方法和属性,
ConcreteStrategy具体策略角色
实现抽象策略中的操作,该类含有具体的算法。
抽象策略角色代码: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具体策略角色代码: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1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具体策略1的运行法则");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2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具体策略2的运行法则");
    }
}
封装角色代码: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 null;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public void doAnything() {
        this.strategy.doSomething();
    }
}
高层模块: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声明一个具体的策略
        Strategy strategy = new ConcreteStrategy1();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strategy);
        context.doAnything();
    }
}
二、策略的优缺点和使用场景
优点:
算法可以自由切换:这是策略模式本身定义的,只要实现抽象策略,它就能成为策略家族的一个成员,通过封装角色对其进行封装,保证对外提供“可自由切换”的策略。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判断:如果没有使用策略模式,我们想想看会是什么样子?一个策略家族有5个策略算法,一会要使用A策略,一会要使用B策略,怎么设计呢?使用多重的条件语句?多重条件语句不易维护,而且出错的概率大大增加。使用策略模式之后,可以有其他模块决定采用何种策略,策略家族对外提供的访问接口就是封装类,简化了操作,同时避免了条件语句判断。
扩展性好
缺点:
策略数量增多:每一个策略都是一个类,服用的可能性很小,类数量增多。
所有的策略类都需要对外暴露:上层模块哦必须知道有哪些策略,然后才能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这与迪米特法则是相违背的,
使用场景:
多个类只有在算法或行为上稍有不同的场景。
算法需要自由切换的场景。
需要屏蔽算法规则的场景:现在的科技发展得很快,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太多的算法你只要知道一个名字就可以了,传递相关的数字进来,反馈一个运算结果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3928412/article/details/8090423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