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下) 爱情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DanielDingshengli/article/details/81745124

1.涉及人格价值判断,如何理解人格的意义,人格的内涵;
2.涉及传统文化背景,如何以过去才子佳人式的浪漫爱情加以回应;
3.贵族阶级对爱情的认识,爱情应该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状态底下呈现;
千千万万不要以我们现代人的尤其是混杂了情欲的那个爱欲的概念来理解,不要以爱恋来理解。

一见钟情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建立在偶然的基础上,带有不确定的因素。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认知,不是在一个自觉的选择底下所做的理性的行为,所以它必须承担着不确定的风险。
美好的爱情固然应该得到上天的鼓励、赞美、祝福。但一见钟情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不应该完全改变自己,完全改变自己这隐含的就是“对自我的推翻”,你走向了一个异化的道路,而异化就是脱离比较真实的、比较原来在轨道上的自我,在脱序、脱轨的境遇下,进入到一个高风险、一种不可知的状态。而这对一个人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
尤三姐一见钟情柳湘莲,他五年不来,那她就五年的吃斋念佛;十年不来,就十年的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那终身不来,或者死了,那她情愿去剃头做姑子。这样的爱,之子靡他。贾琏为尤三姐说媒,柳湘莲在没见到尤三姐的情况下,将鸳鸯剑送给尤三姐,算作定礼。冷静之后,柳湘莲发现这是一个很莽撞的决定,他还是希望好好了解,他到底所娶的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柳湘莲遇到宝玉,做出退婚的决定,当下引发了尤三姐的绝望,当场以鸳鸯剑自刎而死。
尤三姐一件钟情式的爱情固然充满了爱情的纯真跟执着,跟坚定,跟全心意地投入,但问题是她真的了解柳湘莲吗?柳湘莲也了解她吗?贾琏不说是尤三姐的自择之语,因为那个时代女方不可以有婚姻自主权。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跟读者以为的《红楼梦》是只宣扬情的纯粹性而超越道德的看法背道而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尤三姐用鸳鸯剑自刎而死。
省思:第一,恋爱和婚姻并不是两个人之间在真空状态下所发生的事情,只要要求纯粹就好;
第二,对妻子的要求,合乎贤德标准:贞洁;
爱情要圆满必须兼顾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怜,可怜! 余音袅袅
这里写图片描述
情欲混淆是对爱情的侮辱。
茗烟与万儿是礼不下庶人的庶人。
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专注于肉欲,而忽略相恋的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中国传统的小说: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
为什么爱跟欲会相混淆?
这里写图片描述
传统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超越了现实,现实的计算,包括门第,门当户对和其他的社会价值。
为什么禁绝案头剧?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仔细思考:
1.情不知所起?
浪漫化的包装;
2.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对无知的,对爱情充满空幻浪漫的想法的人造成误导;
3.情理冲突论,是非者理也,爱恶者情也,情在而理亡?
想当然的误导?合乎真正的爱情本质?
这里写图片描述
包装了太多的浪漫,太多的虚构,太多的不合情理。迷其途远而不自知。

对情欲霸权论述的省思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宝黛之情

真正的爱情是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点点滴滴,体会到的一种幸福的活泉,这个活泉不是汪洋澎湃,因为它一点没有真实生活的土壤,这个活泉它是细水长流,可是却能够渗透到土壤当中,给每一棵植物,每一个生命,真正的滋润,而因此可长可久。
宝黛起初是亲密友爱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亲密友爱随着年龄和见闻的增长,然后才逐渐转化为男女之爱。
这里写图片描述
邪书僻传:才子佳人小说。
二玉的知己式的爱情
这里写图片描述
至情就在于它可以经得起显示跟琐碎无穷无尽的耗损,现实生活是很粗浅的,它会牵连非常多不断重复无聊的琐碎,因此它很容易把美好的爱情,浪漫的幻想给打破,但是就是要经得起这些耗损,这个情感才会使深邃而深长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至情——根植于现实的土壤。
所谓的爱情原来它必须也要同样地建立在人跟人之间互相非常美好地对待的心意上,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今而知一往情深者,其所由来者渐矣。
是在点点滴滴但持续不断地累积当中培养出来的。

情理兼备——痴理

两尽其道,各尽其道。
这里写图片描述
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
爱情如此短暂,而遗忘太长。
两尽其道——对内心情感的执著,对外在世界的圆满。
爱不仅仅只是狭隘的男女爱情,爱是人格整体之展现。
爱是需要学习的,是建立在己方或对方的人格所达到的成熟状态。——佛洛姆
生命教给我们,爱嫔妃存在于互相的凝视,而是两个人一起望向外在的同一方向。——小王子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anielDingshengli/article/details/8174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