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九年

    2015年6月8日写完“工作第八年”,转眼工作的初中二年级已经到来,2016年6月8日。
    继续在sonoscape,收获痛快和成长。

1. 经历

    1.1 过程

    这一年的经历,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自我修炼。2015年2月,软件测试经理离职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为了应急,也为了锻炼,向领导自告奋勇兼职软件测试部门的管理。通过向领导表述测试“质量守护者”的定位,争取到领导形式上的重视支持,引入了一些硕士应届生,以及有经验人员,同时对内部原有人员进行培训和取缔,到2015年底,人员从10来个,增加到25个,同时建立了6个技术组(3个产线,其中两个产线内窥镜、分析仪人数较少,各在一个小组;大产线超声分为4个组)。本人主要关注超声线的测试。
    形势大好。2015年3月,超声软件已经资深人员后,技术方向分为应用、图像,每个方向有4各组,到2015年6月份,已有45人。到年底,因为项目压力主动离职和淘汰,人力又下降到40以下。同时,因为产品项目和新项目的并行,软件人力越发吃紧。
    激励。在大伙共同努力下,2015年组织获得“优秀研发团队--软件测试部”,“创新二等奖--自动化测试”,“优秀研发经理”等团队奖和个人奖。
    好景不长。2016年2月,春节后,离职高峰期到来,考核靠后的人员离职在预料中,但没有预料到的是资深人员的离职。外部软件专业就业环境,加上深圳生活水平大涨,加上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冲刺,4月后涨薪方案实施下来,又一波离职高峰。软件开发人员下降到30人,软件测试人员下降到20。
    峰回路转。2016年2月,向领导反馈预警软件团队的建设问题,建议在其他地方设置研发中心,最后选择了武汉。从4月开始陆续招聘,试用期在深圳,试用期结束后到武汉工作。到6月份,已有18人签约,已入职有近10人,算是远水解近渴。

    这一年,产出主要是间接的组织成果,对直接的代码产出,几乎为零。

    1.2 软件集成
    开始主要是对缺陷管理有些心得,才主动申请兼职软件测试管理。一年多下来,对软件开发、测试有了更细节、完整的认识,理解到软件集成在嵌入式产品中的工程化重要性。
    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中,软件已经取代结构,成为整个系统的集成者。除了软件自身的应用功能外,软件还是算法、操作系统、FPGA、临床参数的实现载体,软件还是结构、硬件、探头、发货自检的整体使用者...无论是开不了机、偶发死机、操作无响应、图像错误、速度慢、功能异常、操作流、界面,每一个软件都脱不了干系。这些软件工作,是冰山之下的内容,做好了透明无视;做不好就成为用户强烈抱怨的点。
    软件系统集成,对工程化生产批量、稳定的嵌入式系统,非常重要,但其工作量和重要性,却往往被忽略。我们的项目中,没有单独的软件系统集成阶段(只有软件测试的系统测试阶段),大家理解这个点只是软件自己的事,结果在这个点延期很多。
    整理一个“超声软件系统集成”的文档,介绍了软件系统集成概念,把软件系统拆分为“应用,超声图像,FPGA、探头表、图片资源、操作系统、整机设备”等几个子系统,最终对外发布的是“整机设备 + 操作系统包 + 应用软件包”。对项目、软件、硬件、FPGA、系统、需求临床进行宣讲,除了完成子系统本身,还有子系统之间的联调,还有软件系统集成过程。

    1.3 软件开发流程
    去年,推行了“软件版本开发流程”之后,软件参与产品化项目,基本从混乱到有序,能按流程、阶段、活动来组织10~40人的项目团队,推进3~6个月的版本。先评审需求规格,确认需求功能点列表,做版本开发计划、模块开发计划,设计、编码自测、集成测试、确认、然后发布。
    而项目的负责人,也从项目管理部的部门长,变为专业一般项目人员。再加上软件测试后续发布的“软件版本发布流程”,能够把能否发布、发布质量,通过已实现需求点、bug趋势、自动化运行时间等客观数据来评价。
版本开发、发布流程,对硬件已稳定,纯软件类需求的需求变更,比较合适。对于在项目中的硬件、算法变更,则有心无力。特别是新产品中,我们往往会在产品化项目中,加入前面没搞定的技术难点攻关!这成为项目延期的另一个原因。所以又整理了一个“软件开发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根据项目顶层流程,分为:立项、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实现、测试、生命周期。
前四项,重点强调“风险预研”,建立团队,软件技术选型,并评估确认系统方案,解决技术难点、工程化机制风险。一个验证重点是,这些预研的内容,要在搭建的“最小系统”中集成起来,并验证通过,才启动产品化版本开发。
    后面三项,就是在系统较为稳定下,进行若干个版本开发流程。

    1.4 挑战
    2016年,深圳的自然硬件环境,仍然是非常适合宜居的。蓝蓝的天空,免费的公园,街道两边绿树成荫,长达几十公里的海滨休闲带,帅气漂亮的年轻帅哥美女,能力大于人情的简单职场关系...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同时,也有很多问题,成为个人及大家的挑战。飞涨的深圳房价,变态的股票市场,互联网+的鼓吹,传统行业的守旧...

2. 个人成长

    2.1 下一代

    2016年,一个最大的改变,是终于升级为家长了。从此,无聊的自由时间,一去不复返了。从宝宝的成长中,个人也在跟随成长。
    察言观色。开始宝宝只有两种反应:哭,不哭。哭了,要么是饿了,要么是拉了。一般先检查是否拉了,然后再试着喂奶。至少有20次以上,宝宝是吃着就拉了。后来,宝宝开始笑了,睡梦中、或抱着,一般持续1~2秒,想摆拍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运气地抓拍。再后来,宝宝眼神聚焦了,能和爸爸妈妈对视。再再后来,宝宝听力聚焦了,对听歌有兴趣,对异响表示惊吓。宝宝吃拳头了,饿的时候宝宝吃手指了,热的时候不耐烦的哭,能够被都笑...
    终身维护。从宝宝出身开始,开始操心了,脱胎皮、理胎发、天使之吻、痱子、屁屁乐、尿布疹...黑白卡、小铃铛、洋娃娃、听儿歌、讲故事...头扁、耳朵塌、挠脸、不吃奶、拉得多或拉得少...身体的、教育的、风险问题的,一件件的具体事,必须解决。原来认为项目任务繁杂多变,和宝宝相比,真的是小儿科。

    2.2 持续改进
    最近要面试,把很久没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设计模式、反模式、敏捷软件开发等等拿出来翻阅。结合工作和生活,真有“温故而知新”的理解。

   对比与借鉴。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概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很多概念是服用过来的,用计算机方式实现,自己独自发明的其实较少。每天我们都在各式的排队:红绿灯、收费站、银行、公交站、电梯、吃饭、过关口岸...计算机中也有;每天我们都在被各样地驱动:计划、闹钟、电话、朋友圈、意外、内急...计算机也是。“代码大全”已经提到,“借喻”是学习的有效方式。

   角色与职责。每个人都要合适地承担若干角色(配偶、儿女、父母、下属、上司、朋友、同学、陌生人...),每个角色都有职责、权利、利益。如果你尊重角色职责,并能及时分清角色,做好规划、执行、风险处理、改进,你会富有激情活力、成长收获;如果不分场合角色,不管职责影响,就会面对重重阻碍、寸步难行。

   组织和位置。三人以上,必有组织,否则无法一致行动做事。清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组织的整体结构、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能够指导行动方向、具体目标、完成标准、协作规范等。代码也一样,大规模的代码,必有组织(专业名词叫架构),否则必定陷入焦油坑。

3. 总结
    又是一年高考季,有人欢喜有人愁。高考只是又一个起点,如同总结一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ouyulu/article/details/5160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