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的备考历程

     我呢,是搞技术这块的,以前在学校里面学移动编程这块,出来之后进了一家私企工作,工资少的可怜,那时候真的很郁闷,感觉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没什么技术含量,我想努力的提升自己,我先去考了初级程序员,想着往更高层次走,我又去考了软件设计师,可能有的人觉得不就是一个证么,但是你在备考的过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是你以前没接触过的,可能又有人说这个证有用么,要是没用的话,那为啥有那么的人去考呢,那肯定就有它出现的价值。

下面就来说说当时备考软设时候的一些小心得,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仅限于参考吧!!!这部分专业能力严重依赖工作实践,要求有一定经验的积累,是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体现,但目前大量在校生参加考试,虽没什么工作经验可言,但通过学习和借鉴,仍可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考试大纲要求:要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及指定的四种面向对象语言中的一种。

  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下午的考试题中,现就如何应对下午的考试进行分析:

  在近几次考试中,下午试题分五个题目,一个数据库、一个程序填空题、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题,另两个题目分别为数据流图、UML或流程图等。

  数据库题目,要求补全SQL语言,这要求考生熟悉SQL的语言,无论对上午题目还是下午题目都很重要。记住,这是一个重点!!!

  数据流图,DFD是一种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意在让用户理解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请认真弄清其应用后,在画出数据流图的情况下,系统的功能也就确定了,再经过细化,逐步向物理结构迈进。考核时,试题多从父图和子图的平衡来分析。这部分内容,解题的关键是高度重视题目说明,务必正确、深入理解其内容,必要时要读几遍,同时对于给出的图表,也要务必看懂,这样答题就轻松了。

  流程图类题目,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它就一个具体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描述,是面向过程的。但所求问题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应理解思路,细心作答。

  程序填空是答题形式最简单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为便于阅卷,这类题目以程序填空形式出现,这不仅要求理解问题本质,同时也要弄清作者解题思路,这一点比自己独立完成程序设计要难得多。依个人经验,首先要针对问题,设计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确定先后顺序;然后试读程序,如果思路大体一致,题就容易解决了,如果思路不一致,就要设法弄清每一段代码的功能及其逻辑结构,进而弄清命题人的解题思路,再顺势解决问题。人们常讲,答案就在题目中,这是对的。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找到所求答案。不过前提条件是考生要熟悉这种语言,又要明白解题思路,这样才能正确作答。

  近年来对于统一建模语言UML考查较多,已引起了考生的注意。它代表了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目前是可视化建模的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人们对于图的理解相对其他形式更容易一些,图能更清晰地描述和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UML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类题目难度与数据流图相似,自然解题思想也相同。从形式上看,数据流图更朴实一些,UML类的题目则透出一种新颖、现代的气息。

  最后的题目面向对象语言是一个选做题,给考生以自由,可以发挥个人的优势。命题已注意到不同语言的考查难度的一致性,要求考生就同一问题回答,实现了形式上的公平。

  应考的核心问题

  要高度重视近几年的试题。试题是对考试大纲的外化,是对相应知识的梳理,直接体现考查意图。如能把历年试题研究几遍,通过考试不成问题。因此,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先研究历年考试题,通过做题,巩固已有知识,强化能力。针对试题不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查找相关资料,做到有效性的学习。从应考角度讲,这种方法效率可能最高。

  考试是对参考人的综合性评测,每个考生只要答对一半多的题目就能通过考试。考过了,意味着一个学习阶段的终结,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是对个人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的检测。

  考前集中学习是必要的,研究往年考题很重要,考试信心要增强。虽然软考的通过率并不高,但要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道理。

  另外,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形成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通过学习进一步强化能力,这一过程是不能跨越的。基于自身条件、所处环境等因素,会更有优势。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3916991/215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