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MVC、MVP、MVVM架构总结

MVC

Model

  • 实体模型(数据的获取、存储、数据状态变化)

View

  • 指的是XML布局文件或者是用Java自定义的View

Controller

-对应于Activity或者是Fragment,处理数据、业务和UI

总结:从上面这个结构来看,Android本身的设计还是符合MVC架构的,但是Android中纯粹作为View的XML视图功能太弱,我们大量处理View的逻辑只能写在Activity中,这样Activity就充当了View和Controller两个角色,直接导致Activity中的代码大爆炸,各层次之间的耦合情况也比较严重,不方便单元测试

MVP

Model

  • 实体模型(数据的获取、存储、数据状态变化)

View

  • 对应于Activity和XML,负责View的绘制以及与用户的交互

**Presenter

  • 负责完成View与Model间的交互和业务逻辑

MVP优点:
前面我们说,MVC中的Activity充当了View和Controller两个角色,MVP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核心理念是通过一个抽象的View接口(不是真正的View层)将Presenter与真正的View层进行解耦。Persenter持有该View接口,对该接口进行操作,而不是直接操作View层。这样就可以把视图操作和业务逻辑解耦,从而让Activity成为真正的View层。

MVP弊端:

  • Presenter(以下简称P)层与View(以下简称V)层是通过接口进行交互的,接口粒度不好控制。粒度太小,就会存在大量接口的情况,使代码太过碎版化;粒度太大,解耦效果不好。同时对于UI的输入和数据的变化,需要手动调用V层或者P层相关的接口,相对来说缺乏自动性、监听性。如果数据的变化能自动响应到UI、UI的输入能自动更新到数据,那该多好!
  • MVP是以UI为驱动的模型,更新UI都需要保证能获取到控件的引用,同时更新UI的时候要考虑当前是否是UI线程,也要考虑Activity的生命周期(是否已经销毁等)。
  • MVP是以UI和事件为驱动的传统模型,数据都是被动地通过UI控件做展示,但是由于数据的时变性,我们更希望数据能转被动为主动,希望数据能更有活性,由数据来驱动UI。
  • V层与P层还是有一定的耦合度。一旦V层某个UI元素更改,那么对应的接口就必须得改,数据如何映射到UI上、事件监听接口这些都需要转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这一层也能解耦就更好了。

复杂的业务同时也可能会导致P层太大,代码臃肿的问题依然不能解决

MVVM

View

  • 对应于Activity和XML,负责View的绘制以及与用户交互。

Model

  • 实体模型。

ViewModel

  • 负责完成View与Model间的交互,负责业务逻辑。

MVVM的目标和思想与MVP类似,利用数据绑定(Data Binding)、依赖属性(Dependency Property)命令(Command)路由事件(Routed Event)等新特性,打造了一个更加灵活高效的架构。

数据驱动

在常规的开发模式中,数据变化需要更新UI的时候,需要先获取UI控件的引用,然后再更新UI。获取用户的输入和操作也需要通过UI控件的引用。在MVVM中,这些都是通过数据驱动来自动完成的,数据变化后会自动更新UI,UI的改变也能自动反馈到数据层,数据成为主导因素。这样MVVM层在业务逻辑处理中只要关心数据,不需要直接和UI打交道,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简单方便很多。

低耦合度

MVVM模式中,数据是独立于UI的。
数据和业务逻辑处于一个独立的ViewModel中,ViewModel只需要关注数据和业务逻辑,不需要和UI或者控件打交道。UI想怎么处理数据都由UI自己决定,ViewModel不涉及任何和UI相关的事,也不持有UI控件的引用。即便是控件改变了(比如:TextView换成EditText),ViewModel也几乎不需要更改任何代码。它非常完美的解耦了View层和ViewModel,解决了上面我们所说的MVP的痛点

更新UI
在MVVM中,数据发生变化后,我们在工作线程直接修改(在数据是线程安全的情况下)ViewModel的数据即可,不用再考虑要切到主线程更新UI了,这些事情相关框架都帮我们做了。

团队协作
MVVM的分工是非常明显的,由于View和ViewModel之间是松散耦合的:一个是处理业务和数据、一个是专门的UI处理。所以,完全由两个人分工来做,一个做UI(XML和Activity)一个写ViewModel,效率更高。

可复用性
一个ViewModel可以复用到多个View中。同样的一份数据,可以提供给不同的UI去做展示。对于版本迭代中频繁的UI改动,更新或新增一套View即可。如果想在UI上做A/B Testing,那MVVM是你不二选择。

单元测试

我们前面说过了,ViewModel层做的事是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View层中关注的是UI,两者完全没有依赖。不管是UI的单元测试还是业务逻辑的单元测试,都是低耦合的。在MVVM中数据是直接绑定到UI控件上的(部分数据是可以直接反映出UI上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修改绑定的数据源来间接做一些Android UI上的测试。

如何构建MVVM应用框架

如何分工

构建MVVM框架首先要具体了解各个模块的分工。接下来我们来讲解View、ViewModel、Model它们各自的职责所在。

View

View层做的就是和UI相关的工作,我们只在XML、Activity和Fragment写View层的代码,View层不做和业务相关的事,也就是我们在Activity不写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相关的代码,更新UI通过数据绑定实现,尽量在ViewModel里面做(更新绑定的数据源即可),Activity要做的事就是初始化一些控件(如控件的颜色,添加RecyclerView的分割线),View层可以提供更新UI的接口(但是我们更倾向所有的UI元素都是通过数据来驱动更改UI),View层可以处理事件(但是我们更希望UI事件通过Command来绑定)。简单地说:View层不做任何业务逻辑、不涉及操作数据、不处理数据,UI和数据严格的分开。

ViewModel

ViewModel层做的事情刚好和View层相反,ViewModel只做和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相关的事,不做任何和UI相关的事情,ViewModel 层不会持有任何控件的引用,更不会在ViewModel中通过UI控件的引用去做更新UI的事情。ViewModel就是专注于业务的逻辑处理,做的事情也都只是对数据的操作(这些数据绑定在相应的控件上会自动去更改UI)。同时DataBinding框架已经支持双向绑定,让我们可以通过双向绑定获取View层反馈给ViewModel层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上进行操作。关于对UI控件事件的处理,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些事件处理绑定到控件上,并把这些事件的处理统一化,为此我们通过BindingAdapter对一些常用的事件做了封装,把一个个事件封装成一个个Command,对于每个事件我们用一个ReplyCommand去处理就行了,ReplyCommand会把你可能需要的数据带给你,这使得我们在ViewModel层处理事件的时候只需要关心处理数据就行了,具体见MVVM Light Toolkit 使用指南的 Command 部分。再强调一遍:ViewModel 不做和UI相关的事。

Model

Model层最大的特点是被赋予了数据获取的职责,与我们平常Model层只定义实体对象的行为截然不同。实例中,数据的获取、存储、数据状态变化都是Model层的任务。Model包括实体模型(Bean)、Retrofit的Service ,获取网络数据接口,本地存储(增删改查)接口,数据变化监听等。Model提供数据获取接口供ViewModel调用,经数据转换和操作并最终映射绑定到View层某个UI元素的属性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6057629/article/details/8136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