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培训之旅——Linux-5(磁盘管理)

    既然软件都安装完毕了,那么下一步就是磁盘的管理了,就像windows系统一样Linux也装到磁盘中的(这是句废话),说的这就得说说存储工具,比如:硬盘,软盘,光盘什么的,那么Linux是否可以像windows系统插入硬盘来增加容量呢,答案是必须可以。

    对于Linux系统来说我们常用的磁盘有:IDE磁盘(SATA),在系统中被识别为/dev/hdXX

                                                               SCSI磁盘(SAS),被识别为/dev/sdXX

                                                               软盘,被识别为/dev/fdXX

                                                               移动硬盘,u盘,被识别为/dev/sdXX

    具体的磁盘结构呢,这里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话百度吧,因为我们重点不是硬件,但是我们仍需要知道一些,比如分区的类型以及其作用:主分区:存储了系统的引导记录,最多只能分4个分区,当然这只是在Linux系统中;拓展分区:用于存储更多的分区,解决主分区的限制;逻辑分区:每个逻辑分区存储一个分区,而且只能在拓展分区之下,那么就让我们实际来操作一下我们的虚拟机吧。

——————————————————

——————————————————

——————————————————

——————————————————


——————————————————

——————————————————

——————————————————

——————————————————

——————————————————


——————————————————

——————————————————

——————————————————

——————————————————

——————————————————

——————————————————

——————————————————

——————————————————

——————————————————

——————————————————

——————————————————

    基本的分区操作就是这些了,之后来看看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有很多,比如Linux专用的ext,ext2,ext3,swapfs等,其他的还有msdos,vfat,ntfs,udf等等,那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在Linux中创建文件系统。

——————————————————

——————————————————

——————————————————

——————————————————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置成开机自动挂载,编辑/etc/fstab文件,在中间加入/dev/sdb    /root/Desktop/aa/    ext3    defaults    0 0,这一行需要填挂载的设备,挂载点,设备上的文件系统,挂载选项,是否备份分区存档,磁盘检查fsck顺序。

    挂载分区就是这么简单,因为我们之前做过cdrom的挂载,所以大家应该游刃有余了,下面就开始研究交换内存(Swap Memory)了。交换内存是Linux系统中暂时取代物理内存,以便提供更多内存的机制,当然当Linux有足够内存的情况下就不会用到交换内存,交换内存有两种类型,分区类型以及文件类型,而且交换内存的大小也有规定,不足的情况下交换内存=物理内存X2,内存充足的时候交换内存最大值不要超过2G。

——————————————————

——————————————————

——————————————————

——————————————————

——————————————————

    交换内存就是这么操作,其实也不算很难,只要熟悉fdisk的操作就可以了,磁盘管理部分还有一个叫做LVM逻辑卷管理,他用来动态调整磁盘的容量,从而提高磁盘管理的灵活性。 创建LVM逻辑卷的步骤是现创建PV(Physical Volume,物理卷,整个硬盘或者分区,包括许多默认4M大小的PE(Physical Extent,基本单元)),然后创建VG(Volume Group,卷组),LV(Logical Volume,逻辑卷)

——————————————————

——————————————————

——————————————————

——————————————————

——————————————————

——————————————————

——————————————————

——————————————————

——————————————————

——————————————————

——————————————————

——————————————————

——————————————————

LVM管理命令
功能 物理卷管理 卷组管理 逻辑卷管理
scan扫描 pvscan vgscan lvscan
create建立 pvcreate vgcreate lvcreate
display显示 pvdisplay vgdisplay lvdisplay
remove删除 pvremove vgremove lvremove
extend扩展   vgextend lvextend
reduce减少   vgreduce lvreduce

例如

        -pvcreate+设备名

        -vgcreate+卷组名+物理卷名1+物理卷名2

        -lvcreate -L+大小+-n+逻辑卷名

        -lvextend -L+大小+/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这东西完事之后就是RAID了,raid是由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利用数组方式做磁盘组主,要就是用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分类也有很多,外接式磁盘阵列柜被常常用在大型服务器上,具有热交换的特性,不过价格很贵;内解释磁盘阵列卡,价格便宜,但是安装技术需要的有点高;或者利用软件仿真,但是会拖累机器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常用的RIAD有:raid0: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需要两块以上的硬盘成本低,可以提高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没有荣誉或错误修复能力。

                raid1:镜像,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得有两块磁盘,支持容错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结构,将纠校验码存在所有磁盘上,效率较高,至少三块磁盘,支持容错

                raid10:高可靠性与高校磁盘结构,是一个带区结构加一个镜像结构,相互补充,既高效率又告诉,但是可扩充性不好,主要用于数据不大,但是要求速度和容错控制的数据库中。

    这里完成raid,我们需要用到Mdadm管理工具,我们需要去做raid5所以需要再添加几块磁盘,具体添加方法,上面有说哦,我打算再添加四块,算上之前添加的还有最原来的,一共是六块。

——————————————————

——————————————————

——————————————————

——————————————————

——————————————————

——————————————————

——————————————————

    在raid有一个配置文件/etc/mdadm.conf,用来跟踪raid的配置,而且可以配置监视和时间上报选项,其中写入每一个阵列组成的详细情况,用于在下次开启阵列后依据此文件重新装配开启阵列,否则需要手动定义成员。

——————————————————

——————————————————

——————————————————

    当然raid可以被删除,但是这功能除了工作单位面临破产应该用不到,把服务器存储数据的磁盘删除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下面就总结下各种磁盘操作,可能有笔误,还以上面演示的为主。

——————————————————


——————————————————

——————————————————

——————————————————

——————————————————

    磁盘的操作就写这些了,不知道为什么csdn上传图片突然不好用了,只能用外链了,希望外链好用吧,下一篇我们将会研究研究ssh+crontab+at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982508295a/article/details/81028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