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诞生记

背景

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增强,近两年网络协议已逐步从Http协议向Https协议开始过度,目前大多数APP/Web都开始使用Https协议,这里以Http逐步发展成Https协议的过程为导向,介绍Https的诞生过程。

HTTP协议的缺点

  • 通信使用明文;
  • 不验证通信方的身份;
  • 无法验证报文的完整性;

通信使用明文

通信使用明文意味着安全性大大降低,当通信过程被窃听后,无需花费额外的投入就可看到传输的数据。例如使用抓包工具,无需任何配置就可查看任何使用HTTP协议的通信数据;

不验证通信方身份

不验证通信方的身份,将导致通信过程被窃听后,可能会遭遇伪装,例如使用抓包工具抓取数据后,就可按照数据包的格式构造HTTP请求;

无法验证报文的完整性

不验证报文的完整性,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就可能被篡改,本来想看喜洋洋呢,结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换成了光头强。

解决方案

通信使用明文

既然明文不安全,那可以考虑使用密文,即: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即便数据被窃听,对方依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投入来破解,这种高昂的成本间接提高了安全级别。

不验证通信方身份

和服务端使用相同的算法,根据网络请求参数生成一个token,请求/应答时根据token来确定双方的身份。

无法验证报文的完整性

使用MD5/SHA1等算法进行完整性验证, 对方接收到数据后,根据同样的算法生成散列值,比对发送方生成的散列值,即可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解决了HTTP的以上问题,HTTPS协议就诞生了:

Https = Http + 加密 + 认证 + 完整性验证

而对于加密,认证和完整性验证这些特点,TCP/IP协议族中已经提供了一个用于数据安全传输的协议——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层,虽然也是基于TCP实现的,但SSL并不是应用层协议,而是一个位于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的协议,(具体协议相关的理论知识可参考网络编程之理论知识。)其目的就是为上层的应用层协议提供安全的传输通道。这时Https协议就可用以下形式表示:

Https = Http + SSL

这样看来,HTTPS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应用层协议,而只是Http使用SSL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那么对于Https, 只需要了解Http(参考HTTP详解)和SSL协议即可。而所谓的HTTPS报文也就是SSL报文:

SSL协议

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层,是一种位于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完整性验证的一种网络协议。

相对于TCP或HTTP协议,SSL协议要复杂很多。由于它也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所以在使用SSL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先进行三次握手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具体的流程如图所示:

SSL协议的握手过程

  1. 客户端先给服务端发送一个消息,消息内容包括:客户端支持的加密方式,支持的压缩方法,SSL的版本号,客户端生成的随机数,文本内容“Hello”等;
  2. 服务端接收到消息后,也回发一个Hello,并携带从客户端支持的加密方式中选择的加密方式,服务端生成的随机数,服务端的SSL版本号等信息;
  3. 随后服务器给客户端发送一个Certificate报文,报文中包含服务端的公钥证书;
  4. 紧接着服务器给客户端发送Server Hello Done, 表示最初的协商握手过程结束;
  5. 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握手结束的消息后,以Client Key Exchange作为回应,此报文中包含通信加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被称为Pre-master secret的随机密码串,并使用第三步接收到的公钥证书进行了加密;
  6. 接着客户端发送Change Cipher Spec报文,该报文告知服务端,此步骤之后的所有数据将使用第五步中生成的master secret进行加密(master secret的生成过程看后面的介绍);
  7. 随后客户端发送Finish报文,此报文中包含连接至今所有报文的整体校验值,用于完整性验证;
  8. 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Change Cliper Spec报文后,同样以Change Cliper Spec报文作为回应;
  9. 接着服务端发送Finish报文给客户端,表示服务端已正确解析客户端发送的整体校验值,至此,SSL握手的过程结束。
  10. 随后开始使用HTTP协议传输使用master secret加密过的数据。
说明
  • 前两步是协商加密算法以及传输各自生成的随机数(为后续生成master secret做准备)的过程;

  • 第三步服务端将自己的证书发送给客户端,这个证书中包含一个数字签名(CA签名)和服务端CA证书的公钥,客户端对证书中包含的服务端信息进行Hash, 同时使用接收到的公钥对数字证书解密,获取其中的Hash值,与前面计算得到的Hash值进行比较,即可验证证书的有效性(完整性&真实性);

  • 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Change Cipher Spec(第五步),会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获取报文中的Pre-master secret,这时通信双方都拥有对方的Random(前两步生成的),Pre-master secret,以及自身的Random, 将三个数作为种子通过算法生成master secret, 用来加密后续Http请求过程中的数据。其中master secret的生成规则为:

    master_secret = MD5(pre_master_secret + SHA('A' + pre_master_secret + ClientHello.random + ServerHello.random)) + MD5(pre_master_secret + SHA('BB' + pre_master_secret + ClientHello.random + ServerHello.random)) + MD5(pre_master_secret + SHA('CCC' + pre_master_secret + ClientHello.random + ServerHello.random));

更详细的有关SSL协议的内容可参考:RFC 6101 SSL

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

两个方面的考量:安全,效率。如果直接使用对称加密的方式进行加密,如果密钥不被泄漏当然也是安全,但问题是:密钥如何传递给另一端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通信被窃听,则密钥被窃取,那此时加密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那可不可以使用非对称加密的方式呢?理论上是可以的,数据传输之前,服务端只需要将自己的公钥传输给客户端,客户端在传输数据时,使用接收的公钥进行加密,服务端接收到数据后使用私钥进行解密即可。但这里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效率。非对称加密需要大量计算,肯定会占用很多硬件资源,所以效率太低。所以为了解决安全和效率问题,SSL使用了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的密钥)和非对称加密(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组合的方式:使用非对称加密的方式传输对称加密中生成密钥的种子(pre master secret)【对应上面的第五步】,然后使用对称加密的方式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对应上面的第十步】,既保障了密钥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加密速度。

Https真的安全么

既然Https那么安全,那为什么用抓包工具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数据。这里需要对抓包过程的原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抓包,其实就是中间人攻击,在网络请求过程中,抓包工具充当着客户端/服务端的角色,当客户端请求数据时,抓包工具将请求进行拦截,然后构造数据(冒充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请求,此时服务端会返回自己的公钥证书,然后抓包工具将服务端的公钥证书替换成自己的公钥证书,随后将数据返回可客户端(此时充当服务端的角色)。客户端拿到公钥证书后,使用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Pre-master secret进行加密,并发送给服务端,发送过程中又被抓包工具拦截,由于客户端使用的公钥其实就是抓包工具生成的证书公钥,所以抓包工具只需要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即可拿到真实的Pre-master secret(因为抓包工具在之前的过程中已经拿到了双方的随机码,所以到这一步抓包工具相当于已经拿到了后续通信使用的密钥),随后抓包工具使用从服务端接收到的公钥证书中的公钥对Pre-master secret进行加密,然后发送给服务端。随后的通信过程虽然进行了加密,但抓包工具已经生成了密钥(master secret),所以可以查看Https的通信内容。一图以蔽之:

image

从抓包的原理可以看出,对Https进行抓包,需要PC端和手机端同时安装证书。

既然这么容易被抓包,那Https会不会显得很鸡肋?其实并不会,能抓包,那是因为你信任抓包工具,手机上安装了与之对应的证书,你要不安装证书,你抓一个试试。而且安全这个课题,是在攻防中求发展,没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所以将攻击的成本提高了,就间接达到了安全的目标。

如何对Https进行抓包

这里以Charles4.0为例,对Https进行抓包:

  1. 依次点击菜单Help -> SSL Proxying -> Install Charles Root Certificate安装PC证书;
  2. 依次点击菜单Help -> SSL Proxying -> Install Charles Root Certificate on a Mobile Device or Romote Browser, 此时会弹出一个框,提示让你去 chls.pro/ssl 去下载证书,下载完成后进行安装即可;
  3. 依次点击菜单Proxy -> SSL Proxying Settings, 选中页面中的Enable SSL Proxying, 然后点击下面的add, 在弹出的框中的Host编辑框中填写*.* (表示可对所有Https请求进行抓包),端口填写443,点击OK;
  4. 手机设置代理(你的电脑的IP地址,端口默认为8888)即可进行抓包;

如何避免被抓包

既然使用了Https协议,就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数据,那如何避免被抓包呢?这里有2种方法可参考:

  • 使用自定义协议;
  • 使用SSL Pinning;

使用TCP协议

使用自定义协议,也就是以TCP/UDP为基础,使用Socket进行通信(具体可参考网络编程之理论篇),这种方式由于不是使用的Http/Https协议,所以可避免Http类型的抓包工具(如Charles, Fiddler)进行抓包, 但不可避免WireShark,毕竟它太强大,可抓取网络模型中各层的数据。

使用SSL Pinning

看着很陌生,其实也不是啥新技术,只需要将服务端的公钥证书一起打到APK中,在网络请求时,与服务端的公钥证书进行比较,即可避免抓包工具使用构造证书进行抓包的情况。

总结

以上便是整个Http过渡到Https的过程,这种以协议发展为导向的方式,可能更有助于理解。当然,这只是个人对Https协议的理解,如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指正。

参考书籍/文章

图解HTTP

SSL/TLS原理详解

猜你喜欢

转载自juejin.im/post/5aeee624f265da0b8e7f4c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