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上建高楼”,开启一场数智化时代新修炼

821c946023c3d434e34afe25ef1620ea.gif

“数字化也好,数智化也罢,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他们与信息化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在信息化方面已投入那么多,为什么又要投那么多钱搞数智化?”

中国软件网、海比研究院在《2024中国企业数智服务趋势洞察研究报告》的调研过程中,有很多CIO向记者抱怨这个问题:企业一把手经常质疑他们在数智化方面的建设情况。

虽然天天在报道企业数字化,现在已然升级为“企业数智化”,但说实话,记者也一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

直到听了蓝凌软件董事长杨健伟在“数智2023”蓝凌用户大会的主题演讲,以及后来对他的深度专访以后,才开始恍然大悟。

说真话的数智化专家

在杨健伟看来,之所以很多很多企业的董事长、CEO对CIO有上述质疑,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目前整个产业界存在对数智化的认知偏差。

作为数智化的一线实践专家,他一直倡导说“真话”,其直言不讳,从他举的两个典型例子可以看出。

第一个例子便让记者吃了一惊。他认为,很多人被当前AI大模型“忽悠”了。

“在去年底ChatGPT发布的时候,蓝凌是做知识管理的,当时我一看这东西,那太激动了。知识管理可以做成这样子,一定会带来市场革命。”

他马上在公司调了一堆人,马上去用ChatGPT。但用了大概两个月左右,就开始觉得有点问题了。

“因为大家都发现了一个问题,ChatGPT会正儿八经的很规范的说空话、说不对的话。“

“这要命了!我们是做toB交付的,没有95%以上的准确率,我们是决不可以交付给企业服务的。“

“ChatGPT、大模型是未来发展方向,这一定是对的,但离立即就能用的生产力工具还不够。”

第二个例子,杨健伟认为,“CIO将不再占据数智化时代的C位”。

他认为,在信息化时代,CIO是信息化的主导者。

“客观地说,对于信息化,他比较了解,是专家;但对于数智化,有很多新生事物,他就不一定那么了解。但也被很多厂商“忽悠”为专家,这就带来一定风险。“

事实上,杨健伟认为,在数智化时代,企业的主导权已在悄悄发生变化。“我觉得2023,疫情过了,带来的变化太大了。疫情之前我很清楚,我的数字化服务一定是CIO主导的。但当疫情过后,我发现一个重大的变化。“

“以前的CEO都是问CIO,数字化转型要怎么做,你打算怎么做。然后CIO就告诉CEO怎么做,然后跟CEO正式汇报。但现在变了,现在企业家几乎都在讲数字化转型,而且讲起来一套一套。并且,CEO、企业家开始要求CIO怎么做。“

“这样一来,CIO就面临巨大压力了。因为企业家的学习模型和CIO不一样。企业家们在看了别人家的数字化实践之后,有很多的想法,CIO要满足他的要求,就太难啦。“

所以,杨健伟认为,CIO当前最大的挑战是,怎么从信息化时代的主导角色、专家角色向数智化时代的新角色转换,要想好怎么和CEO、企业家对话。

更进一步,他认为,IT部门需要加速自我角色转型,也要积极将业务部门和CEO拉入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因此,CIO需要转变思维,从技术视角和赋能角度入手,与CEO建立强烈的共鸣,以便更好地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四梁八柱:企业数智化的关键

CIO怎样才能做到在数智化时代不被“边缘化”、少遇到些“麻烦”?

杨健伟认为,非常关键的是要对企业数智化有准确的认知。

业界虽然都在谈数智化,但对于数智化的关键要素到底是什么,仍然是众说纷芸。

有“平台说”,认为数智化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数字化平台,建立统一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构建PaaS平台;

有“底座说”,认为数智化最关键的是建立数字底座,建立统一的数据底座、基础设施底座;

有“云原生说”,认为数智化最关键的是云原生,要建立云原生的环境,采用云原生的架构、技术和产品;

……

但不管哪一说,记者调查发现,都没有让CIO们没有“大彻大悟”。

杨健伟通过蓝凌公司自身在数智化运营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自己不断的深入思考,总结他对于企业数智化的思考。

在他看来,企业数智化有两大特点:一是没有边界,未来的一切都将数智化。它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同步变化,不断演化;二是它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化时代构建的各种系统。

因此,他提出,企业数智化的关键是要构建“四梁八柱“,而后在此基础构建各种数智化的应用。

“八柱“是指企业构建数智化应用所需要的八大能力引擎,即组织引擎、空间引擎、内容引擎、流程引擎、代码引擎、整合引擎、数据引擎、智能引擎。

杨健伟认为,有了这“八柱“,企业就可以完成数智化的三大重要任务,即修改老系统、整合老系统,以及构建新应用。

并且,要能保证所有的数智化系统,无论是新系统还是老系统,都能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

“四梁“则是指四类典型的企业数智化应用,如中台应用(如门户、AIP、BPM等)、协同应用(如协同办公、知识管理等)、专业应用(如财务、法务、采购、合同、项目管理、CRM等),以及行业端到端应用(如DSTE、LTC、MTL、IPD等)。0ea48663f97b5f67e4e1782222858eaa.png

35e71176bbbe249de898abdb08e88d88.png

杨健伟认为,有了这“四梁八柱“,企业数智化就有了根基,有了抓手,有了着落。

记者也感觉到,相对于“平台说“、”底座说“、”云原生说“,蓝凌的“四梁八柱“说更能反映企业数智化的新特点,也更清楚地表明了与信息化时代的不同。

据杨健伟介绍,过去5年,蓝凌一直在MK数智化工作平台的“四梁八柱”架构上持续迭代产品,用它支撑一个组织、一个企业数智化可持续发展,用它来为客户持续提供数智化的各种服务。

在今年的蓝凌用户大会上,蓝凌发布了新一代数字化工作空间、AIP蓝博士、蓝鲸DI三大产品,并宣布用AI增强BPM流程&集成框架、低代码、KM知识管理平台。

这些新产品也是蓝凌在企业数智化“四梁八柱“总体布局方面的持续深化。

城中村上建高楼:企业数智化的路径

除了让记者眼前一亮的“四梁八柱“,杨健伟还提到了另一个企业数智化的方法论——城中村上建高楼。

这也让记者感到颇有新意。

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其方法论非常清晰,IBM、埃森哲等国内外IT厂商都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和实施路径,形成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最佳实践。

只要按照标杆企业的最佳实践,形成顶层规划,企业信息化就能非常清晰地实施下去。

但在数智化时代,国内外的组织都处在探索期,没有最佳实践,也没有非常成型的方法论可以借鉴。

数智化到底该怎么在一个组织有效落地与实施,也是CIO们经常被质疑的问题。

“城中村上建高楼“,这是蓝凌提出的企业数智化方法论,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77eb18837d5af44d2797a5d3d7f14093.png

d81f16a3eadb4e72d41f5aba7ef89094.png

作为一家领先的企业级管理软件提供商,杨健伟通过蓝凌公司自身的数智化建设,充分感受到,企业数智化必须以前的“盖房子”转化为“搭柱子”。

数智化和信息化一个非常大的差别就是,信息化建设基本是从0到1,而数智化建设则面临很多老投资、老系统。

“很多CIO在数智化规划或建设时,往往导入新平台、引入新技术,将老系统推倒重来。但这其实与CEO、企业家们的想法是矛盾的。老系统已经建了很多,也投资了很多,每次都推倒重来,浪费太多了。”

这怎么建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城中村上插柱子、搭框架。

“当把几根重要的柱子插上去,我们就可以建起另外一个工作面。这个工作面上,城中村可以再建8层楼、10层楼,并且不破坏原来的楼房。”

数智化转型的建设也一样。

可以在信息化上构建数智化的“四梁八柱”,而后在这个工作面上构建新的系统,或者改造和完善旧的信息化系统。

关键是,有了这些“柱子”,迭代的任何新系统,都是跟过去的系统是有数据连接的,都是能流程打通的。

因此,未来的数智化系统建设会变成这样一种架构:插柱子建中台,然后往上再“搭房子”。

“只有真正变成这样子,才能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才能真正满足CEO的需求。”

当然,“城中村上建高楼”是一项对技术和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事情。杨健伟告诉记者,“其中云原生和AI是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能力。“

“在以前,蓝凌主要专注于构建“实体建筑”,即各种应用系统。但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兴起,我们现在的关注点转向了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这其中,微服务架构的应用和云原生技术的承载能力是关键。”

杨健伟自豪地说,“云原生架构是蓝凌产品的一大亮点。“据他介绍,以蓝凌和钉钉合作的产品为例,现在已能够支持100个容器、1000个微服务的运行。

他告诉记者,“这在整个业界都是比较领先的。”

另外,蓝凌的AI应用场景落地能力也是其产品的另一大优势。

虽然杨健伟说自己被ChatGPT“忽悠”了,但蓝凌还是抓住了大模型的本质,将大模型和企业应用场景做了深度的整合。

例如,蓝凌成功地推出基于大模型的“企业级搜索”等产品和服务,都已在企业中真正得到落地应用。

厂商、用户的深度共创

四梁八柱、城中村上建高楼,这是数智化和信息化的最大不同点。

杨健伟还告诉记者,厂商、用户共创系统,也是数智化建设的一个新模式。

信息化时代,厂商是专家,厂商比用户更专业,因此厂商是自己研发产品,而后用产品提升用户的运营与管理水平。

数智化时代,厂商不是专家、用户也不是专家,两者都在探索。因此,数智化应用需要两者的深度共创,而不是厂商闭门研发再交付给用户使用。

“与用户共创日渐成为常态”,杨健伟向记者介绍,“只有通过与用户紧密合作,才能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最优质的用户和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蓝凌通过日渐成型的“四梁八柱”框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与客户一起共创,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杨健伟向记者举了个共创的典型例子:与OPPO共创合同管理。

如果按信息化时代的方式,蓝凌推出合同管理,基本上就是由蓝凌安排一个产品经理,做一些同行与用户的调研,形成一个基本的产品需求,而后交由研发人员开发。但数智化时代,蓝凌完全采用了和客户共创的方式。

“客户的需求不只是将合同归档、管理好,而要利用数智化技术上的微服务化,助力合同管理业务上的微服务化。他们要将销售合同、采购合同、劳动合同等各种合同统一纳管,将合同要做成共享服务,要为全公司的合同做一个统一的收口服务,而不是做和信息化时代一样的、简单的合同管理模块。”

杨健伟认为,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产业界和CIO的另一个认知误区:应用系统和软件只有产品化,只有实现软件产品的标准化、复用化。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收益。

“但数智化时代不是这样,基于平台定制将成为常态,与用户共创将成为常态,产品化的思维是有局限的;信息化时代是更多是基于流程做系统,数智化时代更多是基于场景做赋能,做数据,用数据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一个事情不一定非要固定流程,不一定非要产品化。”

他说,“CIO要跳出产品思维,数智化厂商也不能只这么想,产品化满足不了数智化时代快速应变的需求。”

需要数智生态合作

四梁八柱、城中村上建高楼、厂商与用户深度共创,这些数智化的新方法新模式,还需要一个数智化的新生态做为支撑。

杨健伟认为,企业在数智化建设时,不仅要看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自身发展状况,还要看他的生态伙伴分布情况。

“数智化和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不同点是,企业在数智化时代所需要建设的数量会远远超出信息化时代,可能会百倍、千倍。因此,单靠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自身的能力将无法满足企业千变万化的数智化需求。依靠生态伙伴则唯一的方法和路径。“

为此,蓝凌在产品和合作模式方面做了精心部署,并基于此大力发展生态伙伴。合作伙伴可以基于蓝凌的产品进行个性化开发,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同时,蓝凌的产品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普适性,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厂商的硬件设备进行集成,从而降低合作伙伴的开发成本和难度。

例如,杨健伟告诉记者,对于系统集成公司和咨询公司而言,这种合作模式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当前的信息化建设中,很多客户都面临着硬件设备不兼容、系统集成难度大等问题。而蓝凌的生态合作模式可以帮助这些公司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业务竞争力。同时,咨询公司也可以通过与蓝凌的合作,为客户提供软件和数智化应用方面的服务,实现咨询与业务运营的整合落地。

此外,这种合作模式也得到了众多中国大型集团的IT三产公司和数科公司的认可和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蓝凌也提供了类似App Store的数智化应用市场,合作伙伴可以将其开发的各种数智化应用在其中展示,拓展市场。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还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梁八柱、城中村上建高楼,这背后是厂商与用户、生态伙伴的三方深度共创,将促成一场新的数智化修炼,照亮彼此的初心与未来。记者相信,这不仅是记者自身感受到,很多CIO可能也会有这种感觉,这其实是一个面向数智化时代的新蓝凌。

杨健伟说,他希望蓝凌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以“让组织更智慧”为使命,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蓝凌将继续坚持“做柱子、搭台子、做好场景赋能”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和拓展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圈,为CIO、为CEO创造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1Y492Vn3ZYD9et3B06/article/details/1348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