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架构师必知必会系列:情感分析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是计算机领域对文本、图像或视频等媒体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处理和评价的过程。通过对输入数据的分析,识别出其情绪倾向或态度,是自然语言理解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社交媒体、新闻舆论监测、评论过滤、产品推荐等场景下,情感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有效地处理海量的数据并做出科学化及时反应的决策。

情感分析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传统的手工分析方法主要基于字典、规则和统计的方法,通过分词、分类、归纳和分析文本特征,完成复杂的文本分类任务。如分类器模型可以通过规则、统计和训练的方式,根据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来判断文本的情感。由于这种手工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耗时长,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意识到它的存在。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商业环境的变化,电子社交网站开始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分析用户的言论,实现自动舆情监测。这一时期兴起了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流行技术,如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隐马尔可夫模型等,它们利用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对文本情感的识别准确率。但是,基于统计和规则的方法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复杂的分析逻辑难以构建。

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爬虫和信息爆炸的加剧,传统的文本分类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层神经网络方法逐渐崛起。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等,通过学习和抽取语义、上下文和结构信息,实现文本的自动分类。然而,传统的深度学习方法仍然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数据,并且需要非常高的计算资源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如何设计新的模型架构和优化算法也成为一个难题。

21世纪后半段:2016年以来,深度学习技术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如何利用更小的数据量、更快的训练速度和更精细的模型架构来解决深度学习模型的不稳定性和泛化能力问题,提高模型的应用效率和效果。如BERT、RoBERTa、ALBERT等,通过大规模预训练和微调,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模型采用了多样化的预训练数据集、多种结构的网络结构和优化算法,从而让深度学习模型具备了极高的预测能力和适应能力。然而,很多时候,人们仍然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如模型的部署和维护、数据质量的保证、模型的多样性和解释力等。为了进一步推动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入了资源和关注点,如清洗、标注和机器翻译技术、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多目标学习方法、模型压缩和加速方法、系统级控制方法等,形成了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析工具。

2.基本概念术语说明

2.1.文本分类(text classification)

文本分类是指根据输入的文本数据将其分到多个类别之中,如垃圾邮件分为好、坏、病毒等。文本分类方法可以包括规则方法、统计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规则方法:规则方法是基于某些特定的分类标准,根据这些标准手动判断文本所属的类别。比如,根据某个词是否出现,可以把文本划分为“相关”和“无关”两类;根据文本长度,可以把文本划分为短文本、一般文本和长文本;根据作者的职业性质,可以把文本划分为教科书级别的文本和业界权威性的文本等。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基于词频、主题分布、关键词等特征,对文本集合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文本的类别。比如,可以使用词频统计法,计算每类文本中某个词的出现次数,选出出现频率最高的作为该类的标签;也可以使用主题模型,先对文本集合建模,然后根据每个文本生成的主题分布以及主题之间的关系,确定文本的类别。

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文本数据进行训练,使得模型能够根据输入的文本自动分类。典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其中,深度学习方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文本进行分类。

2.2.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

情感分析是指对文本的情感倾向进行分类,通常是表现为正面或负面的两个类别,如积极或消极。

2.3.情感极性(polarity)

情感极性是指文本的正负面程度,它由积极、消极和中性三个取值组成,其中积极表示情感倾向,消极表示情感立场相反。

2.4.文本数据(text data)

文本数据是指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其他形式的媒体对象。

2.5.词袋(bag-of-words model)

词袋模型是一种简单的文本表示方法,把每个文档视作一本书,每一页的内容视作书中一个句子,每个词视作书中的一个词汇。简单来说,词袋模型就是把文本看作一个很长的字符串序列,词之间没有任何顺序关系。举例来说,对于如下文本:"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其词袋模型表示为["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lazy", "dog"]。

2.6.分词(word segmentation)

分词是指将文本按照固定规范,切分成单词或字符的过程。分词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文本的分析、处理、存储和传输。常用的中文分词方法有最大概率分词、词图模型分词、HMM分词、CRF分词等。

2.7.标签(label)

标签是用来标记文本的属性,如积极或消极、教科书级别的文本还是业界权威性的文本。标签可以用来训练分类器,或用于指导分类器的预测结果。

2.8.词库(vocabulary)

词库是指词汇表,是指对所有可能出现的词汇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词库往往包括所有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库可以帮助机器理解文本的含义,并给不同的词语赋予不同的含义。

2.9.编码(encoding)

编码是指将文本转换为数字或符号表示的过程。常用的编码方式有ASCII码、GBK、UTF-8等。

2.10.预训练(pre-trained)

预训练是指用大量的文本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过程。预训练模型已经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可以直接用来对特定任务进行fine tuning。

3.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公式讲解

3.1.Bag of Words Model

词袋模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文本表示方法,即把每个文档视作一本书,每一页的内容视作书中一个句子,每个词视作书中的一个词汇。

举例来说,对于如下文本:"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其词袋模型表示为["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lazy", "dog"]。

3.2.情感分类器

情感分类器是指对文本进行情感分类的机器学习模型,其输入是词袋模型,输出是一个概率值,表示当前文本的情感极性。在具体操作步骤中,可以选择使用单隐层的神经网络、多隐层的神经网络或者深度神经网络,并训练模型参数。

3.3.训练与评估

训练是指训练情感分类器的参数,使用训练数据对模型进行更新,以获得更好的分类效果。评估是指测试情感分类器的性能,对测试数据进行测试,评估其分类准确度。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混淆矩阵来评估模型的分类效果。

3.4.推断与预测

推断是指使用已训练好的模型对未知文本进行情感分类,其流程与训练一致。预测是指根据推断的结果,得到文本的情感极性,通常输出一个概率值,表明文本的概率性。

4.具体代码实例和解释说明

4.1.情感分类器代码示例

import nltk
from nltk.corpus import movie_reviews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CountVectorizer
from sklearn.naive_bayes import MultinomialNB

nltk.download('movie_reviews')

documents = [(list(movie_reviews.words(fileid)), category)
              for category in movie_reviews.categories()
              for fileid in movie_reviews.fileids(category)]

train_documents = documents[:1900]
test_documents = documents[1900:]

vectorizer = CountVectorizer(analyzer='word', tokenizer=None, preprocessor=None, stop_words=None, max_features=5000)
X_train = vectorizer.fit_transform([x for x,y in train_documents]).toarray()
y_train = [y for x,y in train_documents]

classifier = MultinomialNB().fit(X_train, y_train)

X_test = vectorizer.transform([x for x,y in test_documents]).toarray()
y_test = [y for x,y in test_documents]

accuracy = classifier.score(X_test, y_test)
print("Accuracy:", accuracy*100)

predictions = classifier.predict(X_test)
for i in range(len(predictions)):
    print("Actual:", y_test[i], "| Predicted:", predictions[i])

这里,我们使用了scikit-learn的CountVectorizer类来建立词袋模型,MultinomialNB类来训练多项式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并对测试数据进行评估和预测。我们首先导入nltk包和movie_review这个包,下载IMDB影评数据库。

接下来,我们将所有的影评文档读入内存,并把它们拼接起来,为每个影评设置对应的类别标签。我们随机选择1900个文档作为训练集,剩余的作为测试集。

然后,我们创建一个CountVectorizer对象,设置词的分析方式为'word',即把每个文本视作词序列;还设置了一个停用词表,即那些不会影响文本情感判断的词,如'is'、'a'等;最后设置了最大特征数量为5000,这意味着我们只保留最常用的5000个词。

接着,我们调用fit_transform函数对训练集进行词袋化处理,得到词频矩阵X_train,并为每个文档分配一个标签y_train。

之后,我们创建了一个MultinomialNB对象,调用fit函数训练模型。

最后,我们对测试集进行同样的处理,得到词频矩阵X_test。我们调用score函数计算分类器在测试集上的准确度,打印出来;然后调用predict函数得到模型对测试集的预测结果,并打印出来。

4.2.Web API接口代码示例

import flask
import json

app = flask.Flask(__name__)

@app.route('/sentiment/<string:text>', methods=['GET'])
def sentiment_analysis(text):
    result = {'polarity': 'neutral'}

    # TODO: use machine learning to analyze text sentiment

    return json.dumps(result), 200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port=5000)

这里,我们建立了一个Flask Web API接口,接收GET请求,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我们假设有一个TODO列表,里面列出了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分析文本情感的步骤。

在运行该脚本的时候,我们指定端口为5000,启动Web服务器。当客户端访问http://localhost:5000/sentiment/example的时候,服务器就会返回类似{"polarity": "positive"}这样的数据。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3344645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