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保研er被导师养鱼了怎么办?!

写在前面

对于保研er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好不容易通过了重重考核终于获得了梦校导师的口头offer后,原以为距离成功上岸仅一步之遥,谁料导师竟然在“养鱼”……

在每年的保研套磁中,总有花样百出的“养鱼”事件发生,保研er们如何判断是不是被导师“养鱼”了?心仪导师答应给offer后该不该再联系其它导师呢?作为“弱势”方,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应对以及尽量规避这种事情呢?

01、什么是“养鱼”?

常见的养鱼招式

保研人给导师发送套磁邮件后,收到的回复各式各样,我们来看几种常见的回复方式,根据导师的回复内容以及语气,来判断导师是否在养鱼。

回复含糊不清

一般情况下,收到这种类型的邮件说明要么是导师在养鱼,要么是导师委婉地拒绝了你。导师含糊不清是否给offer,可能是在养鱼,他会根据保研人的教育经历、成绩绩点、科研竞赛成果等条件进行筛选,选出自己最满意的学生。另一种情况,导师含糊不清说明对学生没有意愿,委婉地拒绝了学生。

让同学提前进组学习

在发送套磁邮件后,一些导师会表现得非常热情和主动,欢迎学生报考他们的工作室或实验室。例如,他们可能会提供自己的微信号,询问学生的本科信息,关心学生的研究生规划,并将学生拉入课题组群聊等等。

此外,导师还可能邀请学生提前加入他们的研究组。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导师对该学生表示出了兴趣,希望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能力,好好把握机会,很有可能会给予学生录取的offer。

然而,我们也必须考虑到自己有可能被导师“养鱼”的情况。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一直表现热情的导师,尤其是弱com院校中,他们会给学生营造较多的幻想。但最终学生可能会遭到无情的拒绝。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过于依赖或过于相信某个导师的承诺。

为何导师养鱼逐渐成风

在保研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即硕士名额有限,而保研人数却非常庞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优秀的导师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对象,他们拥有很多候选学生,形成了所谓的“养鱼”条件。导师们希望能够选拔到最优秀、最适合的学生,因此就出现了这种“养鱼”的现象。

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双向选择过程,不仅导师想要挑选到最合适的学生,同时学生也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和项目,因此存在导师和学生互相“养鱼”。

学生每年“鸽”学校、“鸽”导师的情况不在少数,有些导师为了防止被学生“鸽”,确保能够招到足够数量的学生,会多答应一些学生给offer,最后择优筛选出最符合要求的学生。总而言之,导师和学生都想挑到最适合的人选,达到最佳匹配,这种双向选择导致了“养鱼”现象。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养鱼了

通过导师回复邮件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导师回复邮件的语气和内容来判断导师是否“养鱼”。

一般来讲,如果导师答应给offer,但是邮件内容偏官方、偏客气的,例如“我这边还有剩余名额给你,欢迎报考”,导师一般对这位学生没有太大兴趣,保研er不要抱以太大的希望,而是应该继续套磁其它导师。

然而,如果导师答应给offer,并且邮件回复的内容较为热情,并且表示进一步推进的意愿,例如提到“我这里还有名额给你,可以先加我微信号,方便进一步沟通联系”、“可以报名我的研究生,近期找时间聊一聊”、“我给你留一个名额,给你篇论文先看看,过两天交流一下”等,那么这说明导师对该学生明显更感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保研er应该充分把握与导师的交流机会,遵循导师的要求,及时回复邮件,表现出自己的学术热情和深入研究的能力,很容易能够获得导师的offer。

虽然导师回复邮件的语气和内容可以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判断依据,但并不能完全确定导师是否会"养鱼"。面对这种情况时,保研er要保持理性思考,积极主动地了解并评估导师的研究背景、实力和团队情况,以确保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导师和团队。

搜集信息、了解导师评价

通过收集近三年往届同学反馈、查阅导师评价网和保研经验帖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导师的招生风格和是否有"养鱼"的倾向。一般来说,如果往届同学反馈中某位导师存在"养鱼"情况,那么今年大概率该导师仍然会有这个倾向。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往届没有"养鱼"习惯的导师今年也可能会改变策略,开始"养鱼"。因此,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此外,在信息较为丰富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尝试推测导师的名额指标。通过观察往届同学的录取情况、了解导师所在实验室的规模和研究项目等因素,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导师可能招收的学生名额范围。但这只是一种推测,实际情况还需要以招生通知或导师的官方回复为准。

打听有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

在保研过程中,通过了解导师是否给其他同学发放offer以及是否存在竞争对手,我们也可以判断导师是否存在“养鱼”的情况。在一些保研QQ群、微博超话等网上的帖子中,有些保研er会分享保研进展、导师回复邮件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其他同学是否收到了导师的offer。

如果发现存在竞争对手,就需要防止导师“养鱼”,给自己多留后路。重要的是,我们不必过多担心竞争对手的存在,而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集中精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寻找更多的机会。

02、被“养鱼”的对应策略

如果是非常有意向的导师,加强联系,表现自己

如果导师答应给出offer,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进行交流和汇报工作。首先,可以向导师提出能否提前加入研究组的请求;其次,主动询问导师能否安排一些学习任务,可以是相关领域的文献阅读、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或者数据分析等任务;此外,定期向导师汇报近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进展也非常重要。这种持续的交流可以加强与导师的联系,让导师更加信任自己。

同时,如果和导师的联系较早,可以抓住节假日、导师生日或导师获得重大表彰等特殊时机,向导师送上祝福和祝贺。这样不仅能够增进与导师之间的亲密度,还能够在导师心中留下积极的形象。

意向不是特别强烈,多套磁几位老师

对于保研er来说,无论能否辨别出导师是否在"养鱼",都应该提前制定备选方案,以防万一。即使成功地与某位导师建立联系并获得口头offer,我们也不能过于兴奋,而是要及时调整套磁邮件的内容,继续与其他导师建立联系。这样一来,即使不幸碰到了"养鱼"的导师,我们也不会因为被拒而毫无选择余地。

另外,通过与多位导师接触,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实验室氛围和学术导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导师。

积极参加其他院校的预推免

如果夏令营联系的导师“养鱼”,自己在填写保研系统前后被导师拒绝了,保研er应该立刻调整心态,积极主动寻找其他学校的预推免机会。

保研系统开放大约二十多天,保研er应该抓住预推免的机会,多多搜集资料,关注其他学校的预推免政策和时间安排,寻找合适的研究方向和导师资源,并认真准备相关申请材料,积极参加预推免为自己争取保研机会,一定能成功上岸。

BAOYANDAO

写在最后

在当下的保研环境中,导师选择"养鱼"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警觉,及早辨别,及时止损,并为自己留下后路。只有擦亮慧眼,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余地,才能在复杂的保研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走得更加稳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aoyan_cs/article/details/132782392